第36章
快习惯孙十万称呼的孙权:[麻木]“孤辛辛苦苦修的宫殿,怎么都要住我家!!!”
司马炎叹气:“唉,唉,唉,求求天幕以后还是少提我晋吧…”
心花怒放的李世民:“太原公子,这个称呼好久没听过了。让朕又想起了当年与观音婢在太原的时光。”
【天俾万国
煌煌业宏达
……
燕云让
北境百年任踏
……
崇文守内
始奠祖宗之法
……
胡骑掳掠
靖康血洒
……
敢忘尸谏
屈和于金下
……】
<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
儿皇帝石敬瑭!!!割了燕云!!!过了几百年,直到明朝才收回。>
<
宋的确经济繁华,也最文雅,但是经常乞和…>
<
岳飞真的好可惜,南宋后期的皇帝想北伐可惜……>
……
已经习惯天幕剧透的大宋的赵匡胤:“真是又送又怂啊。”
岳飞:官家真的只想偏在江南不想再北伐吗?
建国公赵瑗(未来的宋孝宗赵昚)在内心轻轻发誓:“靖康之耻,祖宗江山,北伐!勿忘!”
【
大哉乾元
统四海降纳
……
“日月重开大宋天”
……
论洪武光勋
驱除胡夷克复中华
……
世宗不视朝
居西苑崇道诵法
……
怎奈敌天罚
天罚
天罚
天罚
……
康乾盛
隆极纷奢养乏
嘉道中衰
硝烟发
借端虎门
启割剐
……
约法换新元
帝制散成沙
……】
<
都是华夏,没道理总是说宋忽略了辽、金…>
<
山河奄有中华在,日月重开大宋天——明太祖朱元璋>
<
嘉靖老道士在位45年,30年不上朝>
<张居正一条鞭法
死后唯一保留下的东西>
<
小冰河时期,什么地震,鼠疫全来了,唉。>
<林则徐虎门销烟!
>
<孙中山先生
>
赵匡胤看着明太祖朱元璋那句话有些感慨。
忽必烈:“失于纵驰,瞬而崩塌吗?”
明武宗朱厚照:“嘉靖是世宗?就那混账东西还能是世宗?还活了这么久,竟然可以不上朝!!!”
康熙帝猛然惊醒:“销烟?烟?鸦片!”
天幕众人不敢相信:帝制怎么可能没有!那华夏是什么?他们听谁的?
【
……
蛮夷践血地
神州同披甲
……
捐躯十四载
逐寇振中华
……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天阵扫边方
铸汉姓脊梁
……
德威服众邦
安社稷宏壮
……
我辈皆炬火
复民族荣光】
<
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
南京!南京!南京!>
<
十四年抗战,终驱逐日寇,恢复中华。>
<杀尽日寇平生愿,甘洒热血报民>
<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
致敬!人民共和国万岁!!!>
……
看见各种屠杀的李世民:“怪不得华夏后人这么恨日本!日本该死!”
李治平静道:“日本,朕早晚为后世报仇。”
忽必烈:若朕打下了日本,后世史册对我的描写应该多于祖父吧。
明太宗朱棣甚至放下征漠北,而去征日本的念头。
康熙帝:闭关锁国不可取,但开放关口等也得让自己人来做,汉人不行。
天幕各界的人对【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很不理解,就像不理解为什么没有皇帝一样。
直到看到评论区写着【
人民共和国万岁!!!
】
人民!平民百姓怎能万岁?
是你们的意思是人民的?
天幕下的普通百姓丝毫不信,只当天幕是戏耍。但作为王朝的掌权者却不得不重视起来。
第52章
华夏图现,各有各的不满
歌还蛮好听的,主要是词写的好。看得出来是下了心血的。
李然然将其重复播了两遍,一遍是为看字幕一遍是为看视频内容。
刷够后,再点开了下一个视频
【你们都知道古代王朝的流放地有哪儿些吗?】
(AI语音自动播放)
【流放在古代是仅次于死刑的刑法,不仅仅是因为去往流放地的途中艰难,还因为到了流放地后还要做劳役、开垦荒田等,其终身都很难重获自由。今天来看看古代王朝的流放地有你家吗?
一:川蜀地区,今四川省。在秦汉时,这里崇山峻岭,交通不便,是流放的最佳之地。现在的四川成都更是天府之国,乃休闲宜居之地。
二:西北边疆地区,即河西走廊、河套平原地区。在两汉时期喜欢将犯人流放到此。
三:房陵地区,今湖北省十堰市房县。在隋唐时,房陵地处腹地,四面环山,交通不便,是古代达官贵人,皇室贵族的流放地。现在的湖北十堰房县自然风光秀丽,乃旅游必去之地。
三:岭南地区,今两广、海南一带。在隋唐宋时期,这里有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为界,气候炎热,潮湿多雨,多有蛇虫鼠蚁,瘴气、疟疾频发,很多犯人根本活不到目的地,在路上就已经死了。
犯人多被发配于循州(今广东惠州市)、钦州(今广西钦州市)和廉州(广西合浦县),这里一度成为隋唐宋时期的热门流放地,在元朝时一般将女真与高丽人流放到此。今天的广东却城市繁华,海南更是旅游热门之地。
四:沧州,今河北沧州。在北宋时期,这里自然条件较恶劣,且接近辽国,多将犯人发配于此守边关。
五:宁古塔,今黑龙江省牡丹江海林市。在清朝时,通常将犯人发送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永世不得入关发。而现在的牡丹江被誉为“苍茫林海中的秀色江南,白云黑水之间的鱼米之乡”。
六:新疆伊犁,这里交通不便,路途遥远,很多犯人还在路上就丧生了。
七:云南,明朝时实行南人北流,北人南流,北人通常发往云南。
八:辽东,今辽宁省。这里气候严寒,明朝实行南人北流,北人南流,南人多发往于此地。】
<又想起之前在某音上的一个网友了,他感觉清宫剧里每次都说流放宁古塔,真的好惨,后面他才知道,原来他家就在宁古塔那儿块[狗头]>
<不愧是东拼西凑的视频,好多都没说。[无语]元朝有的还会流放到附属国或者边疆羁縻地区。>
<哈哈哈哈,只有北宋才去沧州吧…>
<想起之前读书时室友问我是河北哪儿的时候我说是沧州的,他就很疑惑说一直觉得水浒里刺配沧州很远欸,没想到就在河北[无奈]。>
<北宋还能流放到沙门岛,今天山东蓬莱的长岛县>
<苏轼:小意思[OK]>
<苏轼真的去过好多地方,他是多招皇帝厌啊…>
<现在这些地方全是旅游之地>
<清朝普通百姓就在各省的流放地,像那种朝廷官员的才能去东北和西北>
<宋徽宗和宋钦宗表示:人在哈尔滨旅游,生活不错,有一堆的后代。[滑稽]>
<其实宁古塔还好,是黑龙江那边最宜居的了……>
<正经中原人士路过[吃瓜]>
<北京也算的,古时候幽州那边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