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9章

    <刘禅、孟昶点了个赞

    >

    <

    刘禅那是他太废了“扶不起的阿斗”“乐不思蜀”…>

    <也要记得滇军呀[点赞]

    >

    <四川军阀那个时候内战打到几十年,但是最后川军出川一雪前耻!>

    <刘湘说:“过去打了那么多年内战,脸面上不甚光彩,今天为国效命,如何可以在后方苟安?”>

    <

    抗战时期外国记者问:“你们穿着草鞋,冬天怎么办?”

    答:“我们没打算活到冬天。”>

    <

    泪崩[哭]>

    <求up后面再更陕军、东北军、

    桂军…>

    <四川人打卡…

    >

    ……

    小时候跟着父母看过《壮士出川》,现在还记得最后一集梦里幽魂回故乡。李然然翻评论都要看哭了,离家读书后这么多年才知道自己挺想念家乡的。

    ————

    汉

    高祖七年

    “波兰球?就视频上那些椭圆的东西?”刘邦不太理解感觉这些球还有点吓人,不像人却神似人。

    “日寇、倭奴…”萧何想这应该是之前甲午战争中的日本吧?不是在海的那一边吗?都打到内地来了?

    “华夏危矣。”张良也回想着之前视频的记忆,看来是日本已经打到了华夏腹地,生死存亡之际。

    “嗯…我还是厉害!”刘邦得意洋洋,没想到几千年过去了,入了蜀还能打出来的也只有他!

    韩信不置可否。

    ————

    唐

    贞观元年

    “粤军户户挂白绫,这么悲惨!”长孙无忌惊呼,粤军应该还是指南越岭南那边吧,那方穷山恶水,是流放的地界。

    “日寇,日本!”李世民没想到甲午战争后日本还敢来侵华夏,看视频描述虽不甚明白但看样子很是恶战。

    侯君集秒懂李世民心思,想着打突厥是李靖,现在李靖还忙着收尾,自己总不能什么也捞不到吧。

    “大家,这日本着实可恶,臣请命日后若要打这地方就请交给臣!”

    李世民很满意侯君集的主动,点头同意。

    房玄龄和杜如晦互相看了一眼没有多言,但就是有人要上前怼一下。

    “大家不可啊,如今突厥未灭周边也有敌国,大唐百废俱兴应休养生息为主,不宜再动刀戈。”魏征因为敢于直谏很得李世民喜爱,所以他虽不是秦王府时的旧人但这次观天幕也依旧令他相随。

    “玄成啊,朕都说了日后嘛!朕只是看这日本不爽,等我大唐强盛了,还怕他吗?”李世民有时候不喜欢魏征的直谏,太下面子了!但也知道这是魏征的优点,便也忍耐了。

    ————

    唐

    乾封三年

    “媚娘,之前来的那几个遣唐使可问清楚了?”李治这些年身体越发不好了,加上天幕也认可了武则天的能力未来大唐还是大唐,李治也放心了。

    “臣妾差了些人去套话,目前得出了一些消息。”武则天知道李治想打日本,但对日本不熟且是海战,所以要先了解了解对方的情况。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

    元

    至元二十一年

    “日本真是可恨!”自上次甲午战争后,忽必烈就有琢磨再出次海,但要准备的东西实在太多。

    因前几次的失败朝中大臣和士兵也多有畏惧,这些让忽必烈很是恼火。

    朝臣多想的是就算未来日本要打华夏,可那时又不是他们大元了,关他们什么事……

    打日本还浪费钱、资源、兵卒,什么也得不到不划算。

    ————

    明

    嘉靖二十六年

    “男儿立志出夔关,不灭倭奴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处处有青山。”

    “好诗!”

    嘉靖帝朱厚熜从炼丹房中走出来,看着天幕上那些奇怪的球,想的则是倭寇猖獗,祸害遗留后世。

    现在朝中也没个有能力的解决东南沿海倭寇,还整天的要钱!

    前面提到的张居正好像是翰林院掌院学士,看来应该是个有才之人,让他去试试?

    朱厚熜的纠结还不止于此,更多的还有现在该做什么?是维持现状还是重拾以前的志向?

    前者简单,后者当年做过太难了,还有生命危险,子嗣不丰,恐落到堂兄的地步啊。

    等视频放完要开始下一时,朱厚熜选择还是做道长吧…

    —————

    大清各界面

    此时皇权高度集中,民间不许公开发言。

    鉴于天幕的出现,民间虽不敢违反规定但受过多次天幕带来的思想冲击众人也有了点醒悟。

    也正因此清廷管得更严了,文字狱又兴盛起来…

    因皇帝背后有八旗、满族人,根本不怕汉人造反,他们连剃发易服都干了,现在还敢反?

    敢发言敢反的早死在了屠城之下了。不敢的已经习惯了服从和压迫更弱小的。

    百姓对于未来日本日寇这些不感兴趣,他们来就来了吧,那些都是后面不知道多少代的事了。

    期间,也有有志之士,但看看周围大环境根本不敢有所动作,长叹。

    要救国,民族意识就要觉醒。

    第44章

    蜀地②川军

    从评论区点进一个链接,里面讲的是四川。

    【

    出川

    】

    (随着悲壮的音乐先映入眼前的是华夏地图,随着放大逐渐来到四川。接着响起旁白声音。)

    【

    带兵出川的刘湘在抗战前线吐血病发,临终遗言:“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

    一语成谶,350万川军出川抗日,归来仅剩13万。他们穿着破旧衣服出川,赶赴最激烈残忍的战争。他们跑遍了全中国,哪儿里有抗战哪儿里有他们,最终有了“铁血川军”的威名。

    “川军能战”“无川不成军”

    】

    (地图中由四川为中心以周围四散看来。)

    【

    四川位于华夏西南部,长江上游,北靠陕西、甘肃、青海,南连云南,东接重庆贵州,西邻西藏属于华夏的大后方。

    一直以来都有一个说法“四川不灭,中华不亡”的说法,每每外族入侵,民族存亡之时,国难当头之际,川军必誓死保家卫国。

    宋末元初时,千人拼死抵抗蒙古十万大军坚守钓鱼城36年!并在重庆钓鱼城外击中蒙古大汗蒙哥使其不治身亡。

    南宋崖山海战后,丞相陆秀夫背着幼帝投海,数十万军民也跟着跳海自尽,南宋自此灭亡。而就在已经没有任何援军的情况下,四川宜宾凌霄城苦苦坚守了九年,总共坚守了整整31年,最终宜宾凌霄城举城的军民殉国。

    面对蒙古的铁骑,四川人没有投降。

    “城城皆玉碎,处处见血战。”】

    (视频播放着一些影视剧中的战争画面)

    【

    明末清初,四川有忠贞侯秦良玉和她的白杆军数次击败张献忠。秦良玉亦曾说:“我兄弟二人都战死沙场,我一个妇人,受国恩二十年。到现在这种地步,也敢与贼势不两立!”

    张献忠被杀后,四川仍在坚守,而后又经过大小金川战役,乾隆四十一年才算全部平定四川。

    四川抵抗满清,先后历经三次屠杀,几乎被杀绝。清廷颁布剃发易服的制度,明朝内部高官权贵,乡绅都选择了屈服,就连衍圣公孔府也选择了投降,但,四川的选择是坚守!

    最终成都府仅余7万老弱妇孺,湖广填川。

    】

    【

    抗战时期,四川有着全国最高的伤亡,四川参军人数是全国参军人数的五分之一,四川担负着全国抗战所需粮食的三分之一,四川担负了全国财政支出的二分之一。

    在建川博物馆中有着著名的死字旗,这是一位四川父亲在儿子出川抗战时给的:中间为“死”字,左侧写着:

    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乃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右边写着: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分上尽忠!

    】

    (视频中播放着抗日时期的台儿庄、枣庄等战役)

    (还有来自川军抗战历史研究会的文章)

    【

    “四川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民族战争之大后方的主要基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②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

    当时去建川博物馆真的都看哭了…>

    <四川人点赞

    >

    <

    钓鱼城,南宋最后的骨气

    >

    <川人自古以来从不负国

    >

    <请你们救救我们的国家,救救我们苦难的民族吧!这句话看哭了,共赴国难啊

    >

    <现在还能看到以前留下的防空洞欸>

    <四川后面还有抗美援朝这些

    >

    <

    军民一条心才能救国!>

    <在四川你随便往哪儿找个儿他往上数三代肯定有直系出去参加抗战的>

    <

    蒙古灭宋是四川钓鱼城守到最后,满清灭明也是四川夔东十三家,天下皆降闯不降,抗臣注视下让他停职接受调查。最终秦桧使出金钱开路以及人脉关系,结果还是不了了之了。

    此时大家只是觉得他秦桧卧底身份藏的深,民间也越传越真,在大家心中秦桧卧底的身份是坐实了的。

    秦桧于朝堂不受重用,于民间也声誉不好。

    岳飞看不得天幕提到的宋亡国,想到靖康之耻,崖山海战,就恨不得北伐!可,现在金国刚递来和书,朝中主和派说要休养生息,投降派说金国太强不能打。赵构让岳飞回军营待命,不可轻举妄动!

    “万望官家勿忘靖康耻,早做决断。”岳飞看到钓鱼城的惨状,心中刺痛。

    北伐,北伐啊,什么时候才能收复故河山?

    ————

    明

    崇祯元年

    因为幼时宫中险恶,就算后来皇兄登基朱由检也仍觉得生活如履薄冰。就算有孙承宗的教导,疑心病的毛病一直都存在,很难改。

    孙承宗修造了壁垒森严的山海关防务和布防严密的关宁锦防线,这两道军事防线耗费的钱实在巨大。

    如今有天幕警示也只是让大家知道了未来,甚至于有些人越加主动的联络建州女真。

    唯一改变的是因上次评论区有大量忠臣,朱由检可以放心用,但就算没有李自成、张献忠造反还有其他人…

    但钱从哪儿里来,各地灾情怎么办,拿不出好办法。

    朝堂上这边刚说了方案,那边给事中又要否定说不好。朱由检头痛死了,越发力不从心。

    “民变要解决,女真人也要解决。”朱由检和徐光启谈着问题。

    徐光启也是被天幕提过的人,而且朱由检还发现他精通火炮,天幕的视频处处显示着未来是火器的时代,朱由检决定大力发展。

    但,还是一个问题。

    “都是钱的问题!朕该怎么样才能有钱?”朱由检抱怨着。

    徐光启提出:“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大明陷入两难境地,苦一苦百姓,从商贾入手…”

    两人又谈了许多…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