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91章

    其他人,肯定不敢跟皇上动手,摄政王自持身份也不会对皇上动手,就只有使唤晏屿。

    晏屿难得没有跟摄政王对着干,朝皇上走去。

    皇上大吼:“你们都不准拦朕,不能听摄政王的,朕要去救……”

    他话还没说完就被晏屿一个手刀砍晕了。

    摄政王镇定地发布一系列命令:“去请太医过来救治伤患。”

    “再调十对人马过来,加大灭火力度,宫中的水不够了就派人去宫外就近取水,无论谁妨碍皆可直接抓捕收押。”

    “尚公公,你去查此番着火是意外还是人为。”

    ……

    一系列的安排下来,原本乱作一团的人都恢复了秩序,也冷静了不少。

    这场大火,烧了一个多时辰才被灭掉,等火灭掉之后天都已经亮了。

    侍卫从焦黑的屋子里抬出十几具尸体,其中一具尸体的手腕上,残留着一个变形了的金镯,依稀能看到些隐约的凤凰样式。

    因着这个镯子,所以这具尸体被认为是皇后。

    皇后的宫殿,几乎全部被烧毁了,但死亡人数却很少,大部分都逃了出来。

    皇上还昏着,摄政王留在宫中主持大事,他让人去请了贵太妃回来帮助皇上料理后宫,同时帮忙操持皇后的后事。

    沈虞和晏屿坐马车回府的路上,皆一言不发,十分沉默。

    前脚,有人在醒酒汤里头下了毒,后脚皇后就出事了。

    但背着黑锅的皇后活着,肯定比死了好。

    她活着,大家就能怨恨她,且有心之人就可以利用这份怨恨让皇上无法坐稳皇位,这也是下毒之人的初衷。

    可皇后如今却死了,还是被烧死的。

    人死债消,大家就不好再揪着醒酒汤的事情不放了。

    这件事情,表面上看受益最大的是贵太妃,所以贵太妃在这些事情里头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摄政王在这里头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

    去宫中的路上,摄政王的一举一动都说明,他对皇后宫殿着火的事情也感到十分诧异。

    啧……

    这可真是,越来越乱了。

    因为宫中着火的事情,除夕夜宴上齐家和齐秀秀的事情反而没得到太多的议论,毕竟这场火,可是烧死了一个皇后。

    沈虞本以为,皇后死了会引起诸多的连锁反应,这段时间都不会太平。

    但与她猜测的相反,宫内宫外反而恢复了过去的那种安静。

    皇上因为皇后死了,伤心过度一直卧病在床,不是吃药就是吐血。

    贵太妃重掌后宫。

    沈太傅在朝廷结束休假,恢复办公后,也不再告假,老老实实去上早朝。

    苏丞相在过年期间加紧让人把蜂窝煤制作了出来,以不算昂贵的价格售卖出去,收获了一波不错的名声。

    宁王也很低调,没有因为贵太妃掌管后宫,皇上伤心就趁机搞事情。

    摄政王因为皇上那个样子,只能无奈的代皇上批奏折。

    沈虞和晏屿虽然关注朝堂,但并没有把所有精力都放在那边,晏屿把所有精力都拿来防摄政王和去查先皇后的事情了。

    沈虞则是一边收钱组织办水泥工坊,一边去她那个小院子捣鼓她的东西。

    第207章

    商会

    摄政王一系的官员有很多,那天宫宴也有许多官员主动的来找了沈虞,统共加起来差不多有一百五十人找她了。

    沈虞干脆做了一个计划书,找了个时间把所有人都请了过来。

    素来稳重,且能控制住自己的好奇心的金玉都忍不住问沈虞:“小姐,这么多人一起办水泥工坊,真的能办成吗?”

    她实际上更想说的是,这么多人一起办,一人说一句,一人提出一个问题,这水泥工坊都不用干了,天天听人说话和解决问题去了。

    沈虞直接把计划书给金玉看了,金玉看完之后一脸佩服。

    惹得金盏也好奇不已,连忙伸头过去看,这可把陈婆子给急坏了,她剁了跺脚:“你们就欺负我不识字吧!”

    她这一跺脚可不得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她跟着沈虞过后天天吃得太好,力气不减反增,这一跺脚,地都抖了抖。

    沈虞眼皮子抽了抽。

    嫉妒。

    她太嫉妒了。

    她也想有陈婆子的这把子力气。

    “好了,明天带你一起去,届时你就知道我要怎么操作了,你在我的计划里可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

    陈婆子瞬间就被安慰到。

    过去,不喜欢被人看见的人,现在也逐渐变成了渴望被人看到。

    “何大人,好巧啊,你也去兰苑吃饭?”

    兰苑并没有在京城内,而是在京郊,兰苑的东家当年修建兰苑的时候特意从京城修了一条路出去直通兰苑,以免有人去兰苑吃饭会发生交通堵塞,或者是路不好走的情况。

    所以,只要走在这条路上的人,都知道对方肯定是去兰苑吃饭的。

    “对呀,徐大人也是?”

    “嗯,我瞧着前头那马车,似乎是丞相府的?莫非丞相府今天也有人要去兰苑吃饭?”

    何大人看了看前头的马车,又看了看后头的马车,忽而道:“徐大人,您先前是不是去找过安王世子妃?”

    徐大人脸色一变,他是私底下偷摸去找地安王世子妃说想要跟世子妃合作水泥的事情,他如今官职虽然小,但能拿出的钱很多,他也暗示了沈虞这一点。

    今日收到沈虞的请帖,沈虞说请他去兰苑一起商议水泥的事情,所以才有今日这一遭。

    何大人是如何知道的?

    哦,对了,何大人是摄政王的党羽,莫非是世子妃告诉了何大人?

    可何大人的官职跟他的官职差不多啊,就算他是摄政王的党羽,可摄政王的党羽那么多,世子妃怎么也说不到他身上来啊!

    何大人一看徐大人的脸色变化,就知道他在想什么,他道:“据我所知,今日有几十上百人都收到了世子妃的邀约,世子妃大概也是想把这水泥给拍卖了。”

    跟这种自以为聪明的蠢人,必须直白地把话说出来,否则不晓得对方会弄出什么影响旁人的蠢事。

    徐大人一愣。

    竟是这样?

    “可若是拍卖,随便找个地方就是了啊,干嘛要找兰苑?”

    这何大人就不清楚了。

    他收到沈虞的请帖后,就跟几位好友一起分析了一顿,结果什么都没有分析出来。

    徐大人走进兰苑,看到所有的人几乎都是往一个厅走,就慢慢认同了何大人的猜测。

    若是单看钱的话,这一局他能拿下。

    徐大人这般想着,不由得信心满满,整个人都散发着愉快的气息。

    何大人不由得离他远了一些,怕被蠢虫传染。

    结果,等沈虞到了之后,他发现他自己也是个蠢虫。

    沈虞是等着人都到齐了她才出面的,她道:“诸位,今日事情颇多,所以我就长话短说,也不咬文嚼字了。”

    “今日诸位能来,想必都是诚心实意要跟我一起开水泥工坊的,对吧?

    徐大人蹭的一下站起来,问:“难道不是你要拍卖水泥的制作方法吗?”

    沈虞摇头:“非也。”

    “今日请诸位过来,我是想找一些志同道合,一起赚钱的人。”

    有坐在徐大人附近的人将其一把拉下,温声道:“还请世子妃明示筛选标准。”

    沈虞道:“没有筛选标准,只要诸位愿意与我一起,我们就可以一起。”

    大家都来了,自然是诚心的。

    于是沈虞便开始说她的合作计划。

    她要成立一个商会,在座的要想分水泥工坊一杯羹的都需要加入商会,加入商会的人每个人需要根据他们的出资比例交给商会一部分押金。

    很多人在听到这里的时候,心中直呼沈虞这是在变相搞敲诈。

    这么多人,就算是那水泥工坊再赚钱,大家伙儿也都只能喝一口汤,我为了喝那一口汤,给自己卖身,还是那种卖身还要倒给钱的,谁愿意啊?

    他们收到请帖后还过来,几乎是本着两种心态,一种是想着说服沈虞,就他们两方把这个饼给吃下。

    一种是你喝了汤,我不去喝一口好像就亏了。

    但他们在听到沈虞跟他们核对户籍,并表示要把水泥工坊建到他们的户籍所在地去,每个人就负责他们户籍所在地那一片的水泥制造和销售之时,前一秒还在心里骂骂咧咧的人,瞬间就笑开了花,在心里飞快的打起了小算盘。

    有些心算不如何的,更是恨不得空手变一个算盘出来,立马核算这其中的利润。

    沈虞在说这一条之前,已经把修建和建造一座水泥工坊需要多少钱跟他们说了。

    即便沈虞黑心的把成本算高了好几倍,但其中的利润仍旧是巨大的。

    这些都是朝廷的官员或者是各家培养出来的继承人,他们在看了水泥的作用后,很清楚水泥能用到哪些地方。

    沈虞由着他们算。

    忽而,人群中有人喊道:“那我跟周大人是同一个地方的怎么办?”

    沈虞在要这么做的时候,就知道会有这种情况,是以道:“那你们户籍周围可有空着的地方,若是有,你们商量一下,一个留在户籍所在地,一个去旁边呗。”

    那个大人痛呼:“只怕也没办法如此操作啊,我们江南那一代,很多地方都出了进士,除非以村子为单位来划分吧!”

    可用村子为单位划分,完全没搞头啊!

    第208章

    清平公主失踪

    沈虞直接拖了一张她结合地理志画出来的大幅地图。

    “自然不能按村来划分,按府划分即可,我数了一下,今日到场的一共有一百四十三人,咱们有一百四十五个府,怎么都够分了。”

    “诸位大人是何地的,且先把名字写上去,至于那种一个地方有不少大人的,咱们就在其余空着的地方抓阄,抓到哪里就是哪里。”

    这下,谁都没啥可说了。

    水泥这种东西,好的地方需要,差的地方只会更需要,不像有些东西在富庶之地好卖,在穷苦之地就卖不出去。

    关键问题都解决了,接下来就是商量合作的具体事宜,说是商量其实大部分时间都是沈虞在说,并让他们配合,若是有人提出意见,沈虞就是一通解释。

    她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愣是让那些提出异议的人,全部都顺从了她。

    商会确定成立,除了要取一个名字,还要选人出来管理商会,以及选一个地方成为大家有事的时候沟通或者开会的地方。

    商会的会长,不用旁人说什么,自然是由沈虞担任。

    但沈虞不想承担太多琐碎的事情,所以提出选两个副会长,其中一个她定了苏雅,另外一个她让大家投票选举。

    最后大家选了刑部尚书的儿子罗呈云来担任。

    罗呈云表示他家有一处房子很适合拿来作为商会办公的地方,愿意免费提供,沈虞这人虽然喜欢讹钱,但也不是什么钱都讹。

    她跟罗呈云签了租赁合同,并让商会的成员一人掏了一百两银子,作为运行商会的费用。

    她自己也掏了那一百两银子。

    相较于沈虞之前开口说的那些建工坊的钱和让他们交的押金,这一百两银子对众人而言就是一粒沙子,所以没有人揪着说什么,都爽快的当场就把钱给了。

    沈虞直接把这钱交给了苏雅,让她管理和做账这些。

    苏雅有些受宠若惊,她以为沈虞选这两个副会长出来,只是为了做给大家看,免得让大家觉得她太过独断专行,却没有想到沈虞当真会放权。

    她郑重地道:“郡主放心,我定不负您的重托。”

    她现在是出嫁女,虽然祖父还是会把苏家的事情交给她做,也是因为知道如今只是权宜之计,她跟定远侯世子不过是做做戏。

    总有一天她会跟定远侯世子和离,回到苏家。

    但……苏家是大家族,她总归是要家人的,不可能用一个和离妇人的身份继续呆在家中。

    所以她也需要为自己积累声名和势力,这样和离后也不用担心婚事再被人左右。

    既然成立了商会,还是这么多权贵都在的一个商会,商会正式挂牌那日,沈虞特意举办了一个挂牌仪式,放了不少鞭炮,惹得往来的人纷纷驻足询问,他们这商会是个什么意思,是个什么东西,有什么作用。

    原本那些以为沈虞搞这一出就是为了圈钱的,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沈虞不是单纯地为了圈钱,而是把这些人用利益联系在了一起。

    让他们跟她,成了利益共同体。

    这天底下,利益形成的团体和关系,最容易破裂,却也最不容易破裂。

    沈虞这一手,最开心的就是皇上了,他兴奋得自言自语:“沈虞当真是好胆色,早知道朕就应该将她纳入宫中,而不是赐婚给晏屿。”

    “太便宜晏屿了。”

    “不过没关系,沈虞如今相当于是在挖摄政王的墙角,王府如果内斗,就是朕的机会。”

    他一通念叨过后,推开门出去,问:“放火之人,查到了吗?”少了皇后的帮衬,他发现他的处境越发艰难。

    有皇后在,有些事情他不便出面,都能通过皇后的手去办。

    如今皇后不在了,他做起事情来便需要花费更多的心思。

    他的心腹太监摇头:“未曾。”

    皇上怒骂:“废物,还不抓紧去查!”

    他掌了几日的权,品尝过权利的滋味,已经无法做到如过去那般能装了。

    ……

    贵太妃终归还是没忍住去找了摄政王:“你到底什么时候才处理沈虞?”

    “过去,你没有把她放在眼里,可如今她抢人都抢到你的手上来了,难不成你还要纵容她?”

    摄政王没有跟贵太妃说他已经多次派人去杀沈虞的事情。

    不过,如今他的确没有要动沈虞的意思,是以他道:“还不是时候。”

    贵太妃气得暴走:“还不是时候,那几时才是时候。”

    “你让我同沫白说,让他今日低调一些,你天天去捧皇上的臭脚,还让我暂时不要动皇上也就算了,沈虞那个贱蹄子你也任由她在京城搅风搅雨。”

    摄政王面对暴走的贵太妃十分平静,他好似看不到也听不到一般,也好似习惯了,等的贵太妃自己嗒嗒嗒地埋怨了一通,他才给贵太妃倒了一杯茶水放在桌上:“好了,你放心这皇位必定是吾儿的。”

    “时间不早了,我先出宫了。”

    自从上次摄政王搬回摄政王府住过后,即便因为皇后的事情他重新把很多政务都收了回来,除非实在忙到太晚不便再出宫,其余时候基本上都会回摄政王府住。

    “王爷过去也没有赶着出宫,如今怎么这么喜欢回王府了,莫不是王爷给已故的摄政王妃添了几位妹妹?”贵太妃原本是把沈虞送画像的事情压在了心里,让自己不去追究深思的。

    可如今摄政王的样子委实不得不让她多想。

    摄政王若是有了旁地女人,说不得那些女人也会给他生儿子,他有了其他的儿子还会一心捧她的儿子吗?

    摄政王眉头一皱,不明白贵太妃这话是什么意思。

    他并非那种重色重欲之人,只是贪慕权势野心勃勃,除了贵太妃身边再无旁人,他正要出声询问贵太妃何出此言。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