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晏屿觉得自己已经收敛了,可对沈夫人来说,却是觉得被狠狠冒犯了。她强忍要变身泼妇骂人的冲动,跟沈虞刚了这么多次她也长了记性,知道跟她两个对喷是喷不过的,是以她深吸几口凉气,冷静下来道:“若是你们觉得晦气,摄政王给顺懿县主赏赐的县主府也早就收拾好了,不如咱们尊贵的顺懿县主这会儿就搬去县主府,到时候直接从县主府出嫁?”
晏屿抿唇。
完犊子,闯祸了。
这个沈夫人竟然成长了。
他看向沈虞的目光里透露出几分心虚,沈虞握住他的手安抚,脸上笑容不变:“好呀,我可以搬去县主府,但你们该出的嫁妆总要出吧!”
她见沈夫人的脸色随着她的话变得难看,笑问:“还是说,你想跟我断绝关系?”
过去她不想搬离太傅府,是没想过成亲,呆在太傅府也能借势,背靠大树好乘凉。
但计划赶不上变化,如今她要成亲了,所以早离开晚离开对她来说没太大区别,而且藏在书房密室内的东西,也需要寻个时机和幌子遮掩着挪出去,那些东西当然不能挪去摄政王府。
摄政王府到处都是摄政王的眼线,晏屿自己在摄政王府都要随时保持警惕,一直演戏。
所以放在县主府就是最安全的。
县主府赐下来后,她去看过,规模虽然远比不上太傅府和摄政王府那些,但也完全够住了。
她走可以,但也不能白走,自然是要为自己划拉一些东西。
沈夫人早就想跟沈虞断绝关系了,正要开口应声。
“胡闹,虞儿这样的话可不能乱说,你永远都是沈家的大小姐,也永远都是我徐家的外孙女。”苍老有力的声音从屋外传来,随之进来的还有徐老爷子。
他听到说晏屿携礼上门,便第一时间赶了过来,就是唯恐这个女儿因着对沈虞的成见,失了分寸。
没想到还是晚来了一步。
他其实也想不明白,为何一对亲生母女,怎么就闹到了这个地步。
且两个人都是如出一辙的倔,听不进去旁人的话,也不肯低头和退步。
从这一方面来说,她们倒像是亲生母女。
说完沈虞,他警告性的看了沈夫人一眼,这才看向晏屿,含笑道:“世子今日上门,可是来商谈婚事的?”
晏屿颔首。
“虞儿她母亲近日有些劳累,这事情由我来跟世子细说吧!”
晏屿挑眉:“老爷子这是要常驻京城了?”
他对徐老爷子也没什么好脸色,若不是他把女儿惯成这个德行,他的阿虞也不会受那么多的委屈。
现在阿虞竟然也不想呆在太傅府了,他就更不会给任何人好脸色了。
先前过来,率先拜访沈夫人,也是不知道阿虞动了离府的心思,若是早知道他才不来。
徐老爷子像是没有感觉到晏屿的无礼一般,态度依旧平和中带着几分对小辈的包容:“虞儿和雪儿都定下亲事要成亲的,治儿的婚事也提上了日程,所以我准备参加了他们的亲事在回去,免得来回奔波,我这一把老骨头,也不知道还能颠簸几回。”
沈雪和七皇子的婚期,在沈虞穿来那天就已经被定下了,在三月初八,这个日子也是晏屿刚刚拿过来的那几个适合嫁娶的日子里头的一个。
徐老爷子不说,沈虞都差点把这一茬给忘记了。
晏屿没再说什么,看向沈虞,意思是你怎么看?
你想怎么做?
我都听你的。
沈虞知道徐老爷子和沈太傅是决计不会允许她从县主府出嫁的,她刚刚也是看只有沈夫人在,话赶话说到哪里去了。
这会儿徐老爷子要亲自操持她的亲事,她若是非要搬走,那就不是太傅府和沈夫人他们的不对,而是她这个当女儿的不识好歹了。
是以她含笑道:“那便有劳外祖父了。”
“刚刚我跟世子选了十二月十六成亲,其余的那些我也不懂,外祖父跟世子商议就是。”
“我父王说,婚礼的具体事宜,会让礼部操办,我等会儿去让礼部的人上门来跟外祖父详谈。”晏屿今日主要是想来见沈虞,跟她把日子定下,他好去筹备其他的事宜。
顺便告诉大家,他很满意这门亲事。
皇上下了旨,他若是不上门,会让人误以为他对这门亲事不满。
他不会让沈虞遭受这些非议。
若是没有旁人插手,他也是乐意跟沈虞一起商议婚礼的各种事情,这会儿他可不想一直面对一个老头子。
沈虞微微皱眉:“这会不会不太好,王府没有旁的合适的人吗?”
她记得只有皇上和七皇子的亲事,是礼部在负责和安排。
晏屿无所谓地道:“我父王这么安排的,就随他去呗,反正他不会给我们办差了,咱们只等轻轻松松收红包,等着成亲发财就好了。”
摄政王唯一的儿子成亲,沈虞动动脚指头都能想到,可以收到多少贺礼。
她双眼发光:“那些贺礼你父王全都给我们?”
晏屿理所应当:“我们成亲的贺礼,不给我们难道他还要贪了不成?”
收礼的是他们,回礼的是摄政王,这一波,铁赚。
徐老爷子看着二人那财迷样,嘴角无声地抽了抽。
第139章
申请外调
沈虞迎接来一个让她意外的访客,她看着愁容满面,坐了好一会儿都没开口说话的苏雅,忍不住道:“苏小姐,您是不是来错地方了?”
她们两个这关系,还没有到那种可以互相倾听对方心事的地步吧!
比起她,这位难道不是更加应该沈雪那里,她跟沈雪的关系应该更好才是。
苏雅摇头:“没来错地方。”
她犹豫了一会儿方才支支吾吾的问:“你想退亲吗?”
沈虞摇头:“不想啊!”
“怎么,你想?”
苏雅叹气:“我也不知道。”
“按理说能嫁给定远侯世子这般优秀的男儿,我应当是高兴的,可我跟定远侯夫人说过话,那是一位十分威严的长辈……”
说到这里,她四下看了看,忽而靠近沈虞压低声音道:“定远侯夫人,是比贵太妃都厉害的人。”
她知道沈虞是跟贵太妃掰过手腕的,所以应该能明白定远侯夫人的段位。
若是作为定远侯夫人的儿女,有这么个母亲,那定然是十分安心且幸福的,可她是要去给人家做儿媳的,想想就很恐怖了。
尤其定远侯夫人的娘家还有两个十分厉害的姑娘,张大姑娘和张二姑娘想必也要回京城了,她之前听她娘说过,张大小姐和张二小姐,一个是要嫁给七皇子做侧妃,一个是要嫁给定远侯世子当妾室的。
那两位张小姐她过去也接触过,二人都是顶聪慧和厉害的人物。
当然,真要斗起来,她也不见得会输,也不怵。
可那样的生活想想就头疼。
沈虞没有发表什么意见和看法,她都没有跟定远侯夫人说过话。
不过原书中是提过她几句的,只说贵太妃是定远侯夫人这个长姐亲自教导的,她能进宫快速地升成贵妃,定远侯这个姐夫暗中帮了不少忙。
姐妹二人感情极深,因此定远侯世子和七皇子关系也很亲近,一心一意帮助七皇子。
苏雅也不是非要让沈虞说什么,只是她心中烦闷,一时间竟找不到任何可以倾述的地方。
赐婚圣旨突然,打得丞相府措手不及,她祖父昨天见客到深夜,今日天不亮就又出门上朝了。
今日一早,定远侯夫人携厚礼主动上门商谈亲事,并且表明他们事先也不知道皇上会赐婚,但他们都很喜欢苏雅,也是诚心求娶。
并暗示他们希望能让苏雅和定远侯世子早日成亲。
定远侯夫人虽然没有想过牺牲自己儿子的亲事去给七皇子增加筹码,但如今事情成了这样,那自然是优先抓住能抓到手里的东西。
但苏丞相出门之前却是再三跟苏雅的母亲打了招呼,若是定远侯府的人上门要定下成亲时间这些,都先借口推脱,等他那边厘清楚了再说。
丞相府收到这圣旨需要面临的问题,其实跟太傅府是差不多的。
甚至,他们比太傅府这边的处境还要艰难,太傅府这边在沈虞出生的时候就已经被逼着跟七皇子定了亲,跟七皇子沾上了关系。
只是过去七皇子没有展露自己的野心,所以这事情并没有太影响格局和战队。
可随着七皇子参政,很多东西在无形中已经开始发生了变化。
但丞相府这边却是不一样,丞相府跟七皇子那边没有任何接触,他是看起来比沈太傅更加坚实和纯粹的皇党。
丞相府这边装作没有听明白定远侯夫人的暗示,所以定远侯夫人离开的时候,并不是很开心。
这份亲事里头掺杂了太多,今日之事定远侯心里肯定也会记上一笔,在加上跟谢明梓退亲的过程并不顺利,在这个过程中见到了太多不堪和肮脏,苏雅对成亲的事情本就有些阴影了,各种不顺堆在一起,烦闷可想而知。
她也想过去找沈雪,但沈雪是七皇子的准皇子妃,肯定是希望她能嫁给定远侯世子的,所以她就来了沈虞这边。
“你经常跟安王世子一起玩儿,是不是早就喜欢他了,所以才不想退亲?”苏雅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若是沈虞不想成亲,定然有法子把这亲事搅黄。
她本来是想过来搭个东风的,如今看来是搭不上了。
她们这边正说着话呢,万小姐也红着眼睛来找沈虞,她看到苏雅的时候愣了一下。
沈虞也想到她对定远侯世子有意的事情。
这是因为知道定远侯世子定亲了,所以难过得哭了?
苏雅不知道这些,她跟万小姐也认识,不过是点头之交。
她瞧着万小姐这样,知道对方找沈虞有事,微微点头算是打过招呼,便跟沈虞告辞了。
万家在朝堂是难得的中立派,她曾听祖父和父亲说过。
这也是为什么万家疼女儿,却要给万小姐相看褚叙良的原因,褚叙良身家清白,后面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万家不想站队。
苏雅走后,沈虞让屋内伺候的人都退下,关心地问:“这是怎么了,哭成这样?”
“我父亲说最近朝中形势复杂,为了避免家中卷入不必要的纷争,他已经申请了外调。”
沈虞知道,万大人离京意味着万小姐也要跟着一起离开京城,这一走往后大抵便是见不到的了。
但她早就习惯了各种离别,为了缓解万小姐的情绪,打趣道:“我还以为你哭是因为皇上赐婚的事情呢。”
万小姐红着眼睛道:“听到这消息的时候我的确是有点难过,但我一直都知道我跟他是不可能的,所以就还好。”
“只是一想到要离开京城,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我就心里难受。”
沈虞问:“你父亲想要外调去何处?”
万小姐脸上的愁绪就更浓了:“他申请的是毗邻北疆的甘州。”
“听闻甘州那边风沙极大,还有许多外族人,有这样那样的忌讳。可爹爹说只有去甘州,他的自由度才是最高的,原本以他的资历是可以调去富庶的地方,但他说那些富庶之地早就被地方豪强把权势垄断了,他过去任职,只能事事依从他们,说不得还要牺牲我联姻方能立足。”
第140章
轮学制
沈虞颔首,这位万大人是个难得的清醒之人。
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便是皇上去了那些地方只怕是都要盘着。
但甘州和北疆因为条件艰苦,新去的官员若是能为当地人带去利益,他们倒也不会太过为难。
而且那边是前几年朝廷才平定的,若是朝廷派过去的官员在那边的地界上出了什么事情,那边只会面临血腥洗刷,摄政王可不是个仁慈的主儿。
所以只要那边的当地人脑子没问题,都不会主动招惹。
再一个就是,苦寒之地只要做出点成绩就能被看到,可如江南那些地方,本就很富庶繁华了,反倒是不好做出成绩,即便是做出成绩怕是也要被瓜分。
甘州远离京城,京城的这些权利斗争也不太会波及那边,若是不想成为皇权斗争中的牺牲品,去那边倒也不错。
道理是这个道理,万小姐从未离开过京城,难免心中惶然,是以她宽慰道:“就当是出去看风景了。”
但她心里也清楚,这个世界的女子,最难的地方在于没得选。
万小姐是可以说亲的年纪了,最好的这几年若是随父亲去了甘州,那亲事大抵也是在甘州那边定下,很有可能往后就只有呆在甘州了。
万大人他们以后还有机会回京,但万小姐……
不过比起那些长远的,沈虞显然是更注重眼下:“你在离开京城前,最好去找一两个会些拳脚功夫的丫鬟婆子,我听闻那边民风剽悍,若是身边都是弱女子恐比较危险。”
万小姐当下也顾不得悲伤和难过了,听了沈虞的一些交代,便回去准备了。
沈虞亲自送万小姐出了府,直到马车都消失不见了好一会儿,她才折返。
时间很快就到了九月一日这一天,沈虞天不亮就起床出门坐了马车往外城去,因为起得太早,还跟出门去上朝的沈太傅在门口碰到了。
最近朝堂诸事纷杂,沈太傅也没有对沈虞甩脸色,或者说任何不好听的,只是看了她一眼就上了马车。
万大人虽然申请了要调任去甘州,但官员的调动,尤其是外放官员的调动,都有固定的程序,万小姐暂时还呆在京城,所以今日她还是去了修建的时候她负责的那个义学那边盯着报名的事情。
“小姐,前面堆了好多人,把路堵了。”
马车距离义堂还有些距离的时候,车夫停下马车开口道。
沈虞闻言掀起马车的帘子探头看去,果真是很多人,而且那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便是都带着孩子。
沈虞知道,这些人都是要来报名的。
她知道免费二字放出去,会有很多人来学习,毕竟这年头无论是读书识字还是学习一门手艺,那都是极难的。
很多人为了学一门手艺,是要给对方养老送终的。
至于读书,那就更难了,因为即便你愿意给人养老送终,怕是都不会有人收。
可她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人。
修的教室,只怕是不够哇。
外城的东西南北四家义学,沈虞都修了四十间教室,每个教室可容纳五十名学生,也就是说,一家义学可以同时有两千名学生上课。
沈虞从马车上下来,拥挤的人群中也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顺懿县主来了。”
众人齐齐回头朝沈虞这边看来,也得亏是沈虞心理素质好,迎着这么多人的视线还是抗住了。
她清了清嗓子,喊了声:“诸位,借过一下。”
她话还没说完,大家就立即给她让了一条路,人群也变得安静,不知道是碍于身份还是碍于她办了这义学,所有人看她的目光里都充满了敬意。
沈虞走到义学门口,打开义学的大门,也不多说废话,立即让人搬桌子出来开始登记。
二十张桌子,一溜排开,陈婆子张罗让大家排队。
登记的这些都是沈虞招的老师,她之前把这事情搞忘了,沈雪虽然说了要帮忙找老师,但她找的人不太够,只够她自己盯着修建的那家义学需要的数量。
她其实可以继续张罗再找些人的,但她见不得沈虞那么悠哉,而且苏雅有事跑去找沈虞的事情也让她有些不满,觉得沈虞故意在抢她的好友。
沈雪干脆摆烂,临近义学要开学了,才“歉然”地来给沈虞说了这个噩耗。
她想看到沈虞惊慌失措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样子,然而沈虞情绪稳定还淡淡的来了一句:“辛苦二妹妹了,我也知道你已经尽力了,余下的事情交给我便是。”
沈虞在穿来这个世界之前,什么事情安排下去了,就会当甩手掌柜,因为她知道一起奋斗的同伴们都是可靠的。
但来了这个世界,明知一起做事的是对头,她哪里还敢当甩手掌柜,所以她一直盯着沈雪那边,沈雪摆烂的时候她就做好了心理准备,但她并没有立即行动去招老师。
等沈雪来告知她尽力过后,她才开始放出要招老师的消息,这消息一出,之前那些因着谷先生去了义学递帖子想要上门拜访的人,哪里还坐得住?
所以沈虞只花了一天的时间,就把另外三间义学的先生招到位了。
不过按照沈虞原本的计划,报名后第二天这些人就可以来义学读书,但现在天还没有亮明就已经有这么多人了,她估摸着后续还会有更多的人来,既然来了,沈虞也不想把任何一人拒之门外。
所以她琢磨着就跟上班搞轮班制一样,她也准备搞个轮学制。
因此只让登记的老师们把来报名的人的个人信息详细地登记了,让他们九月三号再过来领学习用具。
她想着她这边的人都这么多,其余几个地方应该也是同样的情况,遂派人去另外三家义学说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