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英语老师徐颖笑道:“就是,你八卦那么多干嘛?”“真的是。”
“这是老师聊的话题。”
李子浩厚着脸皮笑道:“也没有啊,我也想为二大争光,最好是把这个示范性大学的名额,落实在咱们二大。”
听到这话,三个老师都被逗笑了。
一个学生。
还真的能为学校着想。
不过毕竟说这话的人是李子浩,她们也就是笑了笑,并没有觉得有什么问题。
蔡老师笑道:“你啊,升学考试的时候发挥好一点,考一个好学校,就是为学校争光了。”
“我记得你上次一模考试六百六十分还是多少?”
“这成绩就不错,年级第一。”
英语老师徐颖点头道:“对,但是千万不要自满,我跟你说,你那是预测对了题目。”
“升学考试的时候可没那么简单。”
李子浩好奇地问道:“我还是想知道,刚才蔡老师说,一大的校长。”
“为什么会觉得还是一大被选上?”
蔡老师犹豫了一下,最后左右四顾,发现饭堂周围也没有其他的老师过来,她这才小声道:“唉其实呢,一大的校长,人家是上面派来的。”
“那么几个学校,直接就降落在一大了。”
“他一来,就说要在几个学校里选一个示范性大学,上报上去。”
“反正听说是关系来头不一般。”
蔡老师叮嘱道:“反正你也就听听就算了,这种事情跟你也没关系。”
李子浩恍然大悟。
果然。
看来自已之前还是太天真了。
看来这学校评估重点中学,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还涉及到了人情世故。
或者说校长的政绩。
就在此时。
突然班主任徐颖问道:“对了,你周末不是去参加了那个新概念作文大赛。”
“考得怎么样?”
话到这里,五班的班主任陈老师也惊讶道:“啊?”
“是萌芽那个新概念作文大赛吗?”
“李子浩去参加了?”
李子浩点头笑道:“对,侥幸,写个文章投稿,过了入围赛。”
徐颖笑道:“对,而且他那个文章,我听学生说,在萌芽最新的那一期,可以看到。”
五班班主任陈老师倒吸了一口。
“哎呀。”
“那可真的了不得。”
“你怎么没早说。”
陈老师笑道:“这也算是好事,在最新一期萌芽吗?”
“不行,回头我得让我们班那群家伙,好好学习一下人家。”
“看看人家,大家都是大三的,人家都把文章写到文学杂志上了,那群兔崽子,写个八百字作文都写不好。”
“你写那个文章叫什么名字?”
“我回去找一下。”
陈老师好奇地看着李子浩。
李子浩笑道:“噢,应该是在最新的那一期,二十几页,在新概念作文大赛精选文章那个栏目,文章的标题叫《水杯如人》。”
陈老师当即就记下了,然后笑道:“好,回头我就跟我们班那群学生好好,让他们也欣赏学习一下你的文章。”
李子浩逗乐地笑道:“不敢当不当。”
英语老师徐颖拿起纸巾擦了擦嘴,然后笑道:“那最后的那个比赛,怎么样了?”
“出名次了吗?”
李子浩摇头道:“没有出结果。”
“不过……”
“好像是还行,应该算得上有名次。”
听到这话,大三五班的陈老师顿时羡慕妒忌道:“哎呀,徐颖老师,不行了。”
“你说那么好的一个转学生。”
“怎么就轮不到我们班呢。”
“我们班也有好几个复读的啊,转学的啊。”
“偏偏这李子浩,去了你们班。”
徐颖笑道:“那我哪知道,你去问问主任咯。”
数学的蔡老师也是感慨道:“哎呀,确实啊,你说你理科成绩好,文科居然也那么好,还真的难得。”
几个老师一顿有说有笑。
最后。
李子浩也跟着老师们一起从饭堂,看到了小富婆陶菁菁和方小雅坐在那吃饭,这才走了过去。
方小雅好奇地问道:“老师找你干什么啊?”
“好好哦,还可以在里面吃饭。”
陶菁菁可怜巴巴地点了点头,应声道:“嗯嗯。”
“还有酸甜排骨。”
李子浩扑哧一声笑道:“你想吃?”
“等等。”
说罢,他直接转身跑到了老师饭堂里推门而入,然后拿饭卡跟里面的阿姨要了一份酸甜排骨。
“对,打包一份。”
“谢谢!”
一般没有学生敢去打饭。
但是李子浩显然不是一般人,再加上刚才他就在里面跟老师一起吃饭的,所以现在进去也不算是突兀。
非常顺利就打包了一份酸甜排骨出来。
拎着菜盘子。
“呐!”
他放在了陶菁菁和方小雅两人的面前,笑道:“吃吧。”
方小雅凑到了陶晶晶耳边小声道:“他对你好好哦,还真去给你买。”
陶菁菁顿时脸蛋微微羞红,咬了咬嘴唇。
她抬头看了一眼李子浩,摇了摇头示意下次不要了。
李子浩无所谓地坐在旁边笑道:“没事,吃吧。”
方小雅笑嘻嘻道:“那我就不客气了。”
其实两个女生都已经吃饱了,她们之所以还在这就是想要等李子浩出来。
陶菁菁难得的又多吃了几口饭。
第104章
一大要出校园杂志了
随后。
三人,在小卖部一人买了一瓶水,就慢悠悠地散步朝着教学楼方向走去。
“对了。”
“你还没说,刚才老师找你进去吃饭,聊了什么呀?”
方小雅问完之后,她还得意地笑道:“不是我问的啊,是她!”
还指了指旁边的陶菁菁。
陶菁菁害羞地掰了一下方小雅的手,小声道:“我就随便一说。”
方小雅:“那你就是想知道。”
“我帮你问了。”
李子浩拧开怡宝水瓶子,喝了一口,然后开口道:“噢,就是聊了一下期末考,说是可能也会是四校联考。”
“因为担心有些学校故意把题目出的简单,让分数大一点。”
“家长误以为孩子学习成绩,比别的学校好。”
“反正就是涉及到了一个公平性的问题。”
“还有就是寒假补习班的事,问我有没有报补习班。”
陶菁菁呆呆地点了点头,然后小声道:“补习?”
“你也补习吗?”
毕竟在她看来,李子浩可是真正的学霸天才,她以为只有成绩不好的人才会去补习。
李子浩解释道:“补习班肯定要去啊。”
“再说都最后一个学期了。”
“哪怕是为了保持自已的学习状态,也是要去的。”
“真要玩也不贪这个假期。”
随后。
陶菁菁也表示要报补习班,而且要补习一下化学和物理两个科目。
……
两天后。
一大文学创作大赛进入关键阶段,如火如荼。
前三十名的作品,贴在了校园校道入口的两侧宣传栏,所有的学生都可以进行投票。
全校都热闹非凡。
负责这一次文学创作大赛的指导老师,正是大三二班的班主任许岩。
他还拿了专业的摄像机,站在学校门口进行拍照。
把学生们热情讨论和给校园学生创作的作品投票一幕记录下来。
就校长路过,都露出了满意的表情点了点头。
“不错。”
“有点那种感觉了。”
“学生们踊跃参与,校园活动丰富多彩。”
“一大文学创作大赛。”
“对了,你回头拍的那些照片,发给招生办,我们在学校的官网,也放些照片出来。”
一大群学生在宣传栏里游荡,拍照。
而且一旦发现自已同学,或者认识的人的作品就会显得特别兴奋。
“快快快快!”
“李庆写的。”
“哈哈哈,我也看到了。”
“第十三名耶。”
“隔壁班的这个好强啊,第四名。”
“我喜欢这个,还有这个,这两个我都看过。”
教导主任刘自强也是站在校道里,对着校长刘沈云点了点头笑道:“刘校,这一次的活动,感觉比之前的猜灯谜要活跃多了。”
“学生还是喜欢这种。”
“现在初步构思是这样的,大一大二大三,我们分成三个栏目。”
“然后呢,,诗词,都各自选出一些人气高的作品,放上去咱们的一大月刊里!”
“就是定价方面,您觉得?”
刘沈云深吸了一口气:“价格跟外面的课外杂志差不多就行。”
刘自强凑到了刘校长的耳边小声道:“如果强制要求每个人都订一本,那么我们印刷成本就可以降低很多,还能增添一笔收入。”
“我跟大三和大二的几个老师聊了一下。”
“他们的意思是,如果不强制要求订。”
“可能一个班就几本。”
“销量太低了,可能坚持不了多久。”
刘沈云笑道:“这样吧,以自愿为原则,自愿还是第一位。”
“然后,找各科的老师,在这个学校月刊里也弄一些题目,包括复习的重难点等等,特别是语文老师。”
“讲课的时候,让语文老师多拿出来讲一讲。”
教导主任刘自强顿时恍然大悟,“明白明白。”
“还是刘校您考虑周到。”
“确实,自愿为原则,自愿为原则。”
两人对视一眼,都笑了。
……
另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