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02章

    “我老早便看出来,这些人应该是谷积山中的乱军。”

    而就在同一时刻,远远在后方督战的完颜撒离喝双手握住战马缰绳,面露不屑。“一身皮甲够干什么的?不去山中躲着,如何敢当道拦我大军,还用韩世忠来吓我?前面都快崩了,后面还烧水烧的那么勤?”

    几名猛安、谋克一起附和起来。

    这个说,那是因为伤员太多,才不得不烧开水取箭。

    那个讲,这是宋人兵书上的增灶之计,乃是原定好的,装作后面有大军在用饭的样子。

    不过,更多的人只是不屑。

    其实也由不得如此,因为撒离喝说的大家都懂……当年女真人初得两河,根本不知道怎么统治,河北那边是东路军干脆把猛安、谋克分封到了地方,而猛安谋克又是有治权的,所以几乎是瞬间河北便有倒退到奴隶时代的样子,引发了大量河北百姓不论阶级地位,直接抛家弃业,或上太行山,或过河南逃。

    也逼得当时的金国国主完颜吴乞买匆匆下旨,强行中止了这种历史倒车。

    而河东这里,西路军军纪比较好,像东路军那种把汉人当赌注筹码的事情的确少见,但架不住粘罕这个人做事严苛……在他那个时期,什么商人一天不准走超过三十里路,什么剃发令,什么偷盗一文钱,乃至于路上捡了一文钱就要处死。

    种种匪夷所思的临时性律法,基本上比军法还要严苛,偏偏被分派过来做官的燕云汉人又普遍性有仇视宋地汉人的心理,屡屡拿着鸡毛当令箭,用这种法子虐待百姓。

    这种情况下,莫说平头百姓,豪强地主也都捱不住。

    所谓河东严苛律法,河北分封圈奴,再加上河北北部与河东北部地区对关外的强制人口迁移,这三件事情直接促成了当时的太行义军大爆发,也使得金军常年无法有效统治两河地区。

    当然,这倒不是说要搞什么政治反思,而是说,金军和这些义军也都是老相识了,一看到这些部队装备、听他们传令呼喊的口音,便立即晓得是什么来历。

    所以,才会不屑。

    不过,也有一名契丹谋克忍不住表达了疑虑:“是谷积山中的乱军应该不错,但乱军难道不晓得自己一身皮甲只好在山中活动,如何反而敢当道阻拦?真不怕死吗?”

    撒离喝愈发冷笑不及:“你来问我,我去问谁?说不得是被宋人大官逼得!”

    “末将正是这个意思。”那契丹谋克居然顺势颔首。

    撒离喝稍微一愣,然后略一思索,倒也认真了起来:“太师奴,你是想说,这些谷积山中乱军未必是情愿过来的……要么是身后有宋军要逃,用官爵拿捏住这些乱军首领,逼他们打阻击,要么是有人唬他们,说是会有援军?”

    “不错。”那唤做太师奴的契丹谋克颔首不及。“这是最有可能的,但还有一种可能……万户,会不会真有宋军御营精锐在这里?宋军也该想到在此处遣一军扼守吧?”

    “不可能……”打断此人的不是撒离喝,而是另外一名刚刚从前线回来的女真猛安。“俺刚刚亲眼去看的清楚,这营垒的功夫全在临道的沟壕栅栏上,内里远远望去,虽然雾气缭绕外加栅栏密集,看不清内情,但依然能看到后方连些个帐篷都无,可见是这营寨本身是仓促弄出来的……若真有主力藏在后面,便是多个几千民夫,又何至于此?”

    “今日早间先行了十里的斥候也是这般说的。”又一女真军官开口,验证了这种说法。“说宋军数量不多,装备杂乱,营寨空虚,唯独这当道的栅栏和壕沟足够长,整个遮蔽了咱们的进军线路……”

    撒离喝微微颔首。

    “末将的意思是,有些宋军御营主力,但数量不多,所以让山中乱军先来送死……如此,足可使我们大意轻敌,也是诱我们深入的意思。”那太师奴终于不耐,干脆一口气说出了自己的担忧。“然后他们再忽然出战,造成杀伤……”

    “所以要先打着韩世忠的名号来给我送羊肉汤与炊饼?”撒离喝打断对方,若有所思。“届时咱们猝不及防之下,受了伤亡,只以为韩世忠真到了此处?说不得会沮丧退兵?”

    其余诸多猛安、谋克一时也都有些思量,不少人随之点头。

    那唤做太师奴的契丹谋克还要言语,却不料他的上司,唤做耶律夷珍的契丹猛安却就势笑言:

    “太师奴这厮终究是揣测,依着末将看,十之八九还是万户说的对,就是汉人说书里的空城计……想想便知道了,咱们此番本是借着都统(拔离速)的掩护,然后自后方奔袭过来的,谷积山的乱军或许能察觉,但宋军御营主力又如何能晓得?”

    “耶律夷珍说的不错。”撒离喝也笑了起来。“而且便是如此,也不中用……他要是说王胜、许世安什么的,又或是对岸的吴玠,我却还能信他三分,却不该将韩世忠拿出来吓唬我们……一来,韩世忠在何处,我们比他一个谷积山乱军清楚;二来,韩世忠天下名将、堂堂元帅,所谓宋军第一人,如何亲自来阻我?估计也就是个没见识的乱军头子,乡下豪强,什么都不懂,只听过韩世忠,便趁机胡乱掰扯。”

    耶律夷珍赶紧再陪笑,其余人也都随之而笑。

    太师奴无奈,情知这支临时军队一半女真人一半契丹人,好不尴尬,而耶律夷珍是在护着自己……却也只能干笑两声。

    但笑声未落,却闻得前方战线那里齐齐发一声喊,然后便是密集的尖啸之声,再就是惨叫声、嘶鸣声、锣鼓声、喊杀声、欢呼声迭次而发。

    最后收尾的,则是一束整齐的呼啸破空之声。

    不用战斗经验多么丰富,这些金军军官也意识到了是怎么一回事,因为道路上毫无遮蔽,远处栅栏前的惨像一览无余,甚至都有克敌弓的弩矢直接飞到了距离他们不过几十步的地方。

    乱象持续了片刻,眼看着前方的金军主力混乱不堪,却因为军纪不敢擅自退却整队,又挨了一轮克敌弓的弩矢之后,后方观战的金军军官如梦初醒——前线指挥官很可能被第一时间狙杀了。

    随即,一名猛安赶紧跃马向前,吹动号角,算是临时接管了指挥,方才让前线的混乱稍停,但攻势也随即告一段落。

    金军士卒仓促退下整备,数以百计的金军伤员被抬了下来,哀嚎声遍布四面,撒离喝以下,诸将看的目瞪口呆之余,却又忍不住齐齐去看那太师奴。

    太师奴张口欲言,却终究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就眼下这个伤亡,他宁可自己没有判断对。

    不过,金军的战斗素养还是有的。

    早有军官顶着极大的生命危险上前去窥探,也有人趁势盘问退下来的士卒,很快就得出了结论。

    毕竟,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跟欢呼雀跃的谷积山义军不同,金军早已经从刚刚那前后三轮齐射窥视到了弩机的数量、发射的整齐程度,以及发射的间隔。

    他们甚至察觉到了宋军三轮齐射的落点,都极具战术优选。

    所以,答案呼之欲出——宋军不但在汾水口这里有主力屯驻,而且绝对是一支精锐部队。

    意识到这一点后,金军诸将纷纷去看撒离喝。

    而撒离喝面色铁青,骑马立在彼处,内心却居然已经想退了……因为这三轮齐射,本能让他想到了桥山之战,让他想到了吴玠的驻队矢。

    那种矢发不绝、箭如雨下,而金军精锐始终难以寸进,只能被动挨打,伤亡不断场景早就如梦魇一般,刻入了这个原本前途大好的金军万户心里。

    当然,理性在提醒着撒离喝,即便是宋军在这里候着一支精锐弩矢部队,甚至是从这些人没有铜面这个韩世忠部特有标志来看,很可能真就是黄河对岸的老对手吴玠又集合了当日搞驻队矢的精锐到此,那也不至于像桥山那一战的。

    那一战,宋军是有绝对地理优势的,居高临下以使金军不得不仰攻,道路狭窄以使金军只能密集进发,而且是山头怪石嶙峋,又有一座州城隔河与山头夹击。

    而且,前方就有宋军十数万主力徘徊,再加上娄室身体不行,使得金军前后不能相顾,但眼下呢?

    以眼下这种宽阔的大路,平坦的地形,外加足足集中了两个万户汇集而成的实打实的一百个谋克的骑兵,要是上去摸一下就吓退了,那才叫荒唐呢!

    到时候,哪怕是四太子已经到了井陉,也未必能从拔离速的怒火下救他。

    得认真打了!

    撒离喝强做镇定,然后端坐马上,连番下令,却是指出一名本属亲信女真猛安,接任正面指挥官,以三十个谋克三千骑步的兵力接替第一波进攻的兵马,继续维持进攻。

    然后,又紧急继续分出一千五百骑,下马进入战场南面的丘陵地带,试图绕过栅栏从侧后进攻。

    这不是什么铁岭关扼口,而是汾水南岸的通道,绕过去只是时间问题。

    同时,当然也忘不了那个嘴贱的契丹谋克太师奴,受此人连累,耶律夷珍的那个猛安被任命为侧翼绕行的先锋。

    最后,免不了又让人速速往身后伐木取柴,就地以兜鍪烧水,帮助伤兵取出弩矢。

    尽管有些仓促,但不得不说,撒离喝这番布置还是很到位的。

    金军自上而下,也迅速稳住心态,尝试继续进攻。

    不过,从此时开始,他们就必须得付出切实而连续的伤亡代价了,百步之内射穿札甲的克敌弓与神臂弓可不是什么摆设。

    “金军确实不比往日了。”

    待金军发起又一波攻击后,解元自前线归来汇报,却开口不提具体军情。

    “怎么讲?”

    韩世忠捧着空碗坐在地上,身侧是刚刚撤下来的张横。

    “若是当年,金人哪怕只是佯攻,只要军令一下便会前赴后继,不计伤亡,咱们往往就会给金军压垮。”解元蹙眉以对。“而眼下这个局面,金军正面甚至不能说是佯攻,但他们见到友军步行往侧翼后,就已经敷衍起来……”

    韩世忠似乎终于稍显紧张:“不填壕沟、不推石垒和栅栏了?”

    “只填壕沟,也推石垒,却不愿靠近栅栏了。”解元摇头以对。

    “近处挨弩矢与远处挨不是一回事,人之常情。”韩世忠倒也释然了。“当年与金人作战,我就觉得怪异……为何金人都能这般悍不畏死,都能这般敢打敢杀?而咱们为何都这般胆怯,以至于望风溃逃?现在看来,金人也都是人,时间久了,想的多了,也都会畏死畏难。咱们经历的多了,想的多了,也都能渐渐不再荒唐到那种程度……不过,也还是人,不似邸报上吹得那般严整,该犯的错都少不了。”

    “若当年咱们有眼下这般军饷军备,又何至于丢了两河?”解元终于也嗤笑起来。“至于说什么犯错不犯错……说句不中听的,便都是敢为国家赴死的忠臣良将,都是好汉,依着如今渐渐宽绰的局势,不也得争个座次,分个先后?不然死了进岳台供奉着,香火都要差人一截子的。”

    “说得对,不是相忍为国的时候了。”韩世忠思索片刻,微微颔首,却又在瞥了一眼身侧明显插不上话的张横后缓缓摇头。“但两河终究未复,也不是该歇息的时候……张统制!”

    “在。”

    “先拆了南面栅栏,再去东面候着,清理营垒地面,做好准备,等南面绕过来的金军被击退,我给你军令,你就动手,自己拽倒正面的栅栏,还要推了自家的石垒、填了自家的壕沟!还要分出人手,帮着背嵬军看住战马!”

    “晓得!”张横赶紧应声,稍待之后见对方不言语了,复又小心追问。“大王还有啥要俺做的?”

    “再去与我盛一碗汤来,炊饼也没了,替我专门寻一个过来。”韩世忠将空碗递给对方,面色如常。“我饭量素来大……”

    张横怔了一下,方才赶紧去端碗。

    而韩世忠也终于向已经吃好的背嵬军统制官成闵努了下嘴,后者会意,也即刻行动起来。

    日头渐渐向上,这场战斗虽说是遭遇战,但金军战前需要披甲,然后又是冲击正面中途而废,却又将击破防线的寄托放在了绕行南侧崎岖地形的侧翼部队上,准备届时奋起夹击,却是耽误了不少时间。

    等到张横部匆匆将侧面简陋的营垒给推倒,再度转向东面的时候,整个营中,就只有一个韩世忠韩郡王,依然冷静的坐在营地里,吃他第四碗羊汤泡饼了。

    这一次,他吃的非常非常慢,可即便如此,等到碗中见底的时候,才等到了北侧来袭的金军。

    晴天白日之下,散去了早间的水汽,使得视野渐渐清明,也使得交战区域的地上烟尘渐渐滚起。

    然而,当这股下马绕行的金军先锋辛苦转过沟壑丘陵,从一条山沟里钻出来,满身都是泥土败叶,眼见着宋军大营出现在眼前,而且一览无余,却又纷纷当场惊骇难当,目瞪口呆——拆掉了侧翼栅栏的宋军大营之内,三千面带铜面、全副武装的甲士,排列整齐,端坐于当面,身后营寨中,包括营寨后方,更是满满腾腾屯了不下六七千战马、牲畜!

    “是背嵬军!”

    简单的几个要素,加上之前的那碗汤,让带头的契丹猛安耶律夷珍几乎是脱口而出。“正面是摧偏军!韩世忠真在此处!”

    “开战!”

    成闵毫不犹豫,即刻起身,拔刀指南,言简意赅。“向前!杀!”

    周围军官,立即摇动旗帜,传达军令,而三千步行作战的背嵬军,此时见到军令已下,却是阵型齐整,奋力向前,直扑从侧翼杂乱来袭的金军。

    “太师奴,你回去!”

    关键时刻,宋军喊杀声中,那先到的金军猛安耶律夷珍来不及感慨,直接朝着身侧的太师奴回头下令。“让后面那两个猛安的人不要过来送死,然后速速原路撤回去,告诉万户,就说韩世忠真在这里!背嵬军、摧偏军都在,河中偷不得了!”

    言罢,不等太师奴反应过来,却也是奋力一喊,然后拔出刀来,迎着何止数倍于己的宋军顶级精锐冲杀过去。

    太师奴明显怔了一怔,本能想追过去,但回头环顾周边不过数百先到之人,却都阵型散乱,又是辛苦翻越沟壑丘陵至此,只有一小半人跟着自家猛安冲杀过去,更多的则是面有惶恐之色,踌躇不前,却终究是一跺脚,转身钻回了那条山沟里。

    以多击少,以逸待劳,外加事先准备好的心理震慑,韩世忠根本看都不看侧翼战斗一眼,只是端着那个早已经见底的羊汤碗装模作样,喝个不停……也不知道喝的到底是啥……反正足以让所有看到这一幕的人底气横生。

    也就在营垒南面喊杀声猝然响起的同时,正东方的正面战线上,金军终于再度发起了强烈攻击。

    数以千计的金军在各自军官的指挥下,往来不断,身披重甲,波浪式轮番向前冲锋。

    原本就已经很残破的石垒被彻底推倒,沟壑也被就势填平,粗大的女真重箭密集发射不停,与宋军的弩矢隔空交错。

    不过片刻,便有小股金军骑马武士逼近了栅栏,在更近的距离,用骑射的方式开始贴身重箭与宋军交战。

    这股之前忽然涌上的宋军重甲弓弩部队,开始出现了成比例的伤亡。

    “再等一等。”

    立在栅栏后面一个仓促堆积起来小高台上的解元回头看了下坐在那里喝空气的韩世忠,又看了看此时刚刚从南侧回转的成闵部,转身下令。“再等等上面甲!”

    “再等等……”

    数百步外,完颜撒离喝从前线收回目光,低头相顾身前匆匆回来给自己进言的太师奴。“再等等……兴许是耶律夷珍弄错了……正面明明攻势顺利!”

    太师奴抬起头来,面露悲愤之态:“万户是因为我们是契丹人,所以不信我们吗?”

    “韩世忠怎么可能在这里?”撒离喝听着不好,赶紧解释,却不知道是在跟谁解释。“他便是察觉到我们从都统身后过去的动静,然后立即过来,也要从河中府那边绕路的……怎么可能比我们先到?还是那句话,他难道是飞来的不成?!”

    太师奴又气又急,以至于站起身来,立在那里,但偏偏他也不可能知道是李彦仙对河东地形烂熟于心,结合局势料敌以先,以至于人家韩世忠是提前两天出发,才能远路先至的……所以,想来想去,终究不知道如何说服对方,只能咬牙切齿。周围金军军官无奈之下,也多焦躁,却是纷纷看向前方主战场,甚至有性急的按捺不住,打马向前去观察。

    但是,观察的结果真就跟撒离喝说的那般,虽说前方伤亡不停,但的确攻势顺利,越来越多的金军攻击波次已经直接触及到了那层最主要的栅栏。

    而那层栅栏也摇摇欲坠,似乎真的随时可能会被压倒,然后骑兵就可以顺势跟上,大肆在路中屠杀这些宋军一般。

    “韩世忠是故意的!”

    那太师奴也在地上咬牙看了一会前线烟尘,却似乎是忽然想到什么一般,直接放弃了纠结时间问题,并跑过去抱住了撒离喝的马脖子。“万户,韩世忠是在反过来学当日四太子在淮上那一战!”

    “什么?”撒离喝茫然一片。

    “我们要奔袭过去,要让骑兵过去,就得沿途捣毁铺平道路!”太师奴在马下仓促解释。“所以韩世忠坐而不动,乃是要等我们一边受伤亡,一边填平道路,好方便他的背嵬军反冲出来!然后便是狭路相逢,将我们冲回去!”

    “若是想以背嵬军当面狭路来冲,为何要耗费那么多力气仓促建垒?”撒离喝也有些气急败坏了,直接拿马鞭戳向了对方的兜鍪。“太师奴,你一个跟着耶律余睹逃到西夏又逃回来的罪人,若非耶律夷珍看在旧日情分保举你,耶律马五又是个心软的,如何能让你在军中继续厮混下去……结果你都胡扯些什么啊?!”

    太师奴闻言愈发焦急,却是松开马脖子,在原地转了好几个圈,然后忽然又醒悟:

    “万户,宋军必然是两股,一股是阻击的乱军,在此立垒;另一股是韩世忠率背嵬、摧偏两军仓促来援,但因为疲惫不堪,所以干脆用疑兵之计,让我们来替他们平垒,自己在后方歇息进食……做出一副从容模样!”

    撒离喝怔怔听完,思索片刻,还是本能保持了反对意见:“还是不对……若是摧偏军,为何不见铜面?!”

    “什么?”太师奴一时没理解对方的思路。

    “我是说,这当面阻拦我们的弩手明明没有铜面,明明便是吴玠仓促调集来的弩手……”撒离喝好像摸到什么了不得的论据一般,又好像驳倒了对方会有什么成就奖励一般急切。

    “那又如何?!”这次不是太师奴,便是旁边一名女真猛安也醒悟过来。“万户!前面的弩手是吴玠的驻队矢还是韩世忠的摧偏军,到底有什么区别?”

    “若是驻队矢,不是摧偏军,那就是后面在假装韩世忠啊……”撒离喝赶紧再解释。

    “铜面而已,随时可以戴上啊!”太师奴听到一半,终于也气急败坏了。

    撒离喝终于怔住。

    而太师奴依然愤愤:“万户,你还不明白吗?从那碗汤开始,韩世忠就是故意的,就是让你不信他亲自到了这里,这样待会他亲自带着背嵬军冲出来,你怕是要直接慌起来,不敢战了!”

    撒离喝刚要再说些什么,却忽然闻得前方战线处轰然一片,乃是宋军弩矢不知为何突然又密集起来,将金军整体逼退,而且似乎还有些别的什么说法。

    很快,一名谋克匆匆疾驰而来,当面汇报:“万户,宋军忽然齐齐上了面甲,俱是暗红铜面,俺家猛安让俺转告你,当面必然是韩世忠摧偏军……速下决断,务必小心!”

    言罢,这谋克便又疾驰回去。

    周围猛安谋克闻言,全都面色不善,纷纷盯住了撒离喝和撒离喝马下的太师奴,太师奴一声不吭,神色严肃,直接翻身上马,而撒离喝当此之时,却居然怔在当场,只觉手脚冰凉,脑中空洞,言语如噎。

    但好歹没又一次哭出来。

    “好汤!”

    就在数百步外这般热闹的时候,空荡荡的营垒里,韩世忠将汤碗交给了张横,然后戴上兜鍪,扣上甲扣,从容翻身上马,周围成闵以下,早已经折返回来,却也是随之再度登马,换上长矛,并排列整备,以待军令。

    “可以了。”看了一眼周围的背嵬军骑士后,韩世忠从腰后摸出铜面,当场罩上,然后再度朝张横出言。

    张横闻得军令,也不亲自去传,也没有什么号角锣鼓,只是高高举起手中早已经干了的汤碗,在空中做了个往下一扣的动作。

    随即,早有准备的谷积山义军便拖动绳索,一起发力来拽。

    然后便是扑通之声响彻河间山谷,并带起无数烟尘。

    韩世忠也不言语,只是一手勒马一手取出长矛甩开矛头套索,便兀自冲向烟尘,周围亲卫纷纷涌上扈从,接着不用成闵下令,上马的三千背嵬军便齐齐涌上,随着自家郡王向东冲锋。

    且说,之前扑通声作响,震起无数烟尘,而烟尘之外,金军尚在茫然,又闻马蹄轰隆之声,紧接着又是不知道多少人的呼喊助威之声,更有克敌弓、神臂弓趁势叠发,更加慌乱。

    却不料,随即铁骑铜面,金戈亮矛,如箭离弦,穿破烟尘滚滚,自西向东,当身而来,恰如霹雳弦惊。

    如此这般,但还是个人,又如何能当此之势?!所谓三番四碗,隐忍待时,奋力一击,便夺三军之志,便出胜负之分!

    而当此一冲,汾水之畔,烟尘之内,这些最前线的金军比撒离喝更早一瞬间相信,韩世忠在此!韩王在此!

    几百步外,虽说前方烟尘滚滚,让人看不清具体局势,但马蹄隆隆却足以让撒离喝恍然若醒,随即数千金军狼狈逃窜,匆匆夺马向后,口中或言背嵬军,或喊韩世忠,更是让他彻底醒悟。

    狭路相逢,前军已溃,当此局面,撒离喝恨恨看了眼身前的早已经握着兵器的太师奴,转身打马便走。

    太师奴目瞪口呆,怔怔望了下东面,又瞥了眼东北面,但眼见着烟尘滚来,却也只能恨恨调转马头而去。

    “解元!”

    另一遭,韩世忠既已冲垮当面措手不及的金军步行骑士,却不急着砍杀,反而直接转到之前解元的大略方位,在烟尘中奋力呼喊。“事成了!”

    “在呢!看到了!”虽然隔着烟尘,但解元几乎都能想象的到装了大半日姿态的韩世忠此时是如何耀武扬威,在烟尘中横戈立马的,却是赶紧放声回复。“五哥请下令!”

    “让摧偏军回去上马!跟上来!”

    隔着烟尘,韩世忠的声音如雷如电,穿透一切。“你路近,今日俺韩五就先送你回家!”

    烟尘滚滚向东,而烟尘与铜面之后,解元久久方应。

    第五十章

    忽暗忽明

    十月中旬发生在汾水畔的这场战斗毫无疑问是一场击溃战,而且是一场骑兵之间的击溃战,而且还是一场道中相逢、以少胜多的骑兵击溃战。

    这种战斗,想要扩大战果只有战后迅速追击,或是趁势造成伤亡,或是趁势夺取一些战略要地。

    否则,这一战只能说是挫败了金军偷袭河中的图谋而已。

    当然了,这已经很了不起了,但韩世忠的性情摆在那里,绝不可能就此罢休……故此,其人一冲成功,只是回身与解元交代一句,便即刻催动背嵬军逆汾水向东追击不停。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