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2章

    第五十七章

    发作

    话说,张俊一直以为自己受苦受累,却让韩世忠抢了威风,吃了肉,夺了战功,但实际上,那一日折腾虽然动静极大,但双方却都并没有一个确切结果,谁也没真正吃到肉!

    没错,不仅是河上战事因为韩世忠的到来猝然中止,使得金军除了一条浮桥外并无多少损失,便是那夜被引诱过来的那个猛安,也就是金将术列所部千人,却居然也没有被即刻消灭……实际上,从挡住金军渡河的兴奋感中解脱出来以后,所有人都没有什么意外。

    毕竟嘛,野战,金军还是要比宋军强太多!

    宋军这里还是一团糟,所谓各自为战、空员空饷,一鼓作气,二鼓便衰,送个书信通报军情还要耍小手段,以至于这种破事互相上几十个奏疏弹劾,搞得原本应该即刻恢复的太尉又没了……这跟冲个几十个来回都不泄劲、困在死地也不投降的金军相比,根本是全方位的落后。

    不过也就仅仅如此了,术列所部毕竟不是神仙,一支千人孤军,内无补给、外无援兵,又被王德领着傅庆、呼延通、杨沂中三部给死死堵在了硖石山的一处山谷中,根本难以突围,干粮吃完了,终究是要覆灭的。

    恰如另外一支被韩世忠用水军围在河心洲的残兵一样……虽说是渔猎民族,但总不可能真靠钓鱼打猎一直坚持下去吧?

    不过,术列的坚持,以及下游河心洲那队残兵的存在到底是给了金兀术一个固执的理由,这些日子他果然如阿里猜度的那样,拒绝调整战略,转回头来认认真真填沟架梯、起砲砸城,反而依旧孜孜以求当面破韩世忠大船之法。

    你还别说,正所谓十步之内必有芳草,金兀术还真找到了应对之法——参军时文彬是个有见识的,后者曾为郓城知县,临着当今中原第一大湖梁山泊,而梁山泊素来多水匪,偏偏又是中原交通要害,所以赵宋朝廷也曾多次用兵,却懂得一些船上区别。

    而按照时文彬所言,当日不是没人提议让海上大帆船沿着济水入梁山泊剿匪,但却早早被人否了,因为海上帆船入内陆江湖,虽然堪称水上巨无霸,却远不如人力踩踏的‘轮船’‘机巧’,一旦风停,便不能动弹,此时只要引小舟密集上前,以火箭射帆,便可轻易破之!

    对此,金兀术自然大喜,却又亲自鞭了这时文彬一顿……无他,知道了破敌之法固然是好事,可现在这个情况,却让他从何去寻小船来?须知,此时连上下游好不容易收集的一些船只都被他刚刚葬送了。

    且说,金兀术从军以来,初次受挫,既担心身后完颜挞懒以及燕京方向会来人催促,又不舍得就在眼前的赵玖,而且他毕竟年轻气盛,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自己引数万无敌之众到此徒劳无功……明明真比战力,宋军加一块也不够两万金军当面一冲的,可偏偏就是为一条大河、一座坚城、一支舰队,外加一面金吾什么纛所挡!

    甚至,金兀术自己也开始渐渐怀疑起来,是不是真的中了宋国人计策,引一支偏师来到了对方预设的战场之上……不过转念一想那刘光世的作为,便是阿里和讹鲁补都说不出这种话来。

    总而言之,这位金国四太子明显有些心境失衡,进退失据,以至于喜怒无常,足足拖延了数日都无决断……甚至于每日在阿里和讹鲁补那里受了气,回来只能靠鞭打时文彬,以及军中契丹、奚人、汉人军官撒火。

    然而,且不提金兀术如何想到新的应对战略,就在这段相持之日中,随着赵玖之前的诸多旨意、文书发往各处,却也到底是起了无数波澜。

    仅在两淮,便有无数义军蜂拥而起,或三五百,或一两千,都是豪门大户自带干粮、自募青壮,纷纷往寿州汇集……不过说句实话,这些兵马,从淮南过来的都还好,多少都能平安抵达寿春、八公山一带,让新来却意外没给什么正式差遣的张所张龙图整编收纳着;可从淮北过来的,却多不是金兀术所部随便一支游弋猛安的一合之敌,往往几只义军汇合一起,声势大作,刚刚推举了首领在周围官府领了个有名堂的告身,一上路便被五六百闻风而来的金国骑兵一击而碎,继而变成溃兵,乃至匪兵。

    而这一日,时间来到元宵佳节,赵玖的那些旨意文书,却是终于传到了早无昔日繁华景象的东京,落到了东京留守、枢密使、副元帅宗泽的手上。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岂堂堂中国无人哉?若须牺牲,当自朕先……”

    “别念了!就知道说这些大话,未曾见半点作为!”

    留守府中,宗泽光着脚披着裘袍,盘腿坐在榻上,一面翻看批阅文书,一面听自己儿子宗颍立在榻前官家的那堆文告,却又忽然不耐。“依他的意思,着人誊录一番贴出去便是……”

    “儿子知道了!”宗颍小心答道,却又一时不解。“只是爹爹,官家如此转变,又是抗金,又是启用李相公,还给爹爹如此厚待,不正是爹爹一直求的吗?如何反而不喜?”

    且说,年近七旬的宗泽披着裘袍,犹然显得身体精瘦,头发更是花白成片,俨然垂垂老矣,唯独抬起头时,一双眼睛炯炯有神,显得精力过人,此时在灯下更带了一丝嘲讽之意:

    “谁说我不喜了?若这些文书都能坚持下去,我怕是要欢喜的延寿两年!只是我儿,你以为赵官家是何等人啊?”

    “请爹爹指教!”宗颍回头看了看,见周围无人,方才低头请教。

    “有什么可避讳的?”宗泽见状愈发不耐。“我一个快死的老头,还有拥立之功,还是东京留守,皮给他扯下来他又能奈我何?”

    “爹爹少说些生死事……”

    “你听好了。”宗泽扔下手中笔,昂头睥睨言道。“我在河北便看的清楚,这位赵官家内里之不堪,不比他父兄少半分……只是此人极善作伪,逢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表面上体体面面,内里却懦弱不堪,见风使舵,随波逐流,放在官场也正是个蔡确之流,所谓善变无端之辈……依我看,他在金营中,其实早已经被金人吓垮了,如何真敢与金人作战?便是此番南下,不也是趁着李相公病重,忽然又改道扬州了吗?这才被金人追到了寿州!”

    “那这些旨意、文书……又如何?”宗颍愕然一时。

    “怕只怕他发这些旨意文书,是故意给金人还有淮北张俊那些人看的,然后好伺机逃窜!”宗泽言至此处,不免气上胸来,喘了好几口气方才稳住。“当日在河北,他不就是这样弃千万两河士民的吗?”

    “彼时官家毕竟还不是官家……”宗颍还是有些难以接受。“此时官家却已经是天子,应该不至于如此!”

    “狗屁官家天子!”宗泽冷冷相对。“官家天子便不是人了?当日二圣在这东京城内也是正经天子,出尔反尔、六丁六甲的丑态你不知道?我算是看明白了,摊上这父子三个官家,乃是国家之大不幸!”

    哪怕是父子单独相处,宗颍也不敢接此话。

    “不过这旨意来的到也算是个时机!且这位官家到底是系上了天下安危的,便是万一可能,也不能不管!”宗泽复又微微敛容道。“你拿这些旨意去寻刚刚回城的岳飞,先去杀了金人使者,再去将马扩一起带来见我!”

    “此时吗?”宗颍抬头看了下窗外暮色,不由怔了一下。“而且人家是使者……”

    “这不是人人皆据土而战吗?不是不准议和吗?杀个金使而已,还要挑时间吗?”宗泽一拍榻前几案,须发飘荡。“现在便杀了那几个给金人做狗的宋奸,你家爹爹说不得能多活三个月!我再写一封请赵官家回东京,提六军北上复燕云的奏疏,写完了你若还不能提人头回来,便自去军中效力!”

    宗颍狼狈而走。

    第五十八章

    元宵(上)

    “岳统领来了?”

    夜近三更,月圆而清冷,宗泽见到自己儿子宗颍拎着一个血淋淋的人头进来,也是不由挑眉而喜,但等看到两个年轻人跟在自家儿子身后一起进来,却是更加欢喜,乃至于直接从榻上起身来接。

    “拜见宗相公!”

    两个年轻人中一人,也就是那个容貌平平无奇,眼睛一大一小的岳飞了,听到宗泽亲自呼自己,当然不敢怠慢,即刻上前俯首便拜。

    而岳飞身后,一名身材高大、容貌出众的年轻人,乃是早年间因为联络海上之盟而知名海内的马政之子,年少时便出入宫禁的马扩马子充,见状也赶紧跟着下拜。

    且说,宗泽早在去年秋季就被赵玖加了枢密使的衔,乃是正正经经的西府大相公,又是东京留守,所谓河北中原人心所在,外加一镇诸侯的意味,而且年已经七旬,二人哪里能不大礼参见?

    不过宗泽并不是在意什么虚礼之人,双方见面之后,他自坐回榻上,却是干脆抬手示意:“岳统领留下,我有好东西要与他看,你二人且出去门口守着。”

    拎着人头的宗颍,以及从太行山北段辛苦穿越敌占区千里到此的马扩相顾泛酸,却也无可奈何,只能道了一声喏,便一起出门,当起了门卫。

    “鹏举啊。”宗泽重新盘腿赤足坐到榻上,待听到外间一声门响,方才对着立在身前的岳飞微笑开口。“可曾记得年前腊月你出征前我的言语?”

    “飞一日不敢忘!”岳飞拱手相对,严肃答道。“当时末将引五百骑,为踏白使(侦查军官),往汜水关侦查完颜粘罕大队,临行前宗相公原话是:‘汝罪当死,吾释不问,今当为我立功,往视敌势,毋得轻斗’!”

    “是这话。”宗泽继续问道。“那你是怎么做的呢?”

    “末将违背了相公军令,临阵相斗敌军大队而返。”岳飞坦诚答道。

    “是啊。”宗泽裹了裹身上的杂色裘袍,一声轻叹。“你这算是违背了我的节制与军令吧……”

    见到对方如此姿态,岳飞难得想主动解释点什么。

    然而,宗泽却微微抬手,阻止了对方的解释,而是自顾自继续说了下去:

    “其实按军规,当日你刚来东京时,便该死了,因为无论如何,脱离主将私自南归渡河,一刀杀了总挑不出错来,更何况彼时王彦孤军在北,又是我亲自任命的河北制置使,断无理由饶你。整个留守司上下人人都说该杀你……可我当时还是赦免了你,只是把你降至秉义郎。还有年前腊月那一次也是,我明明在你出征前说的清楚,不许轻斗,可你却公然违背军令,而返回后我也再度无视军律,非但没有责罚你,反而大力奖赏,并提拔你做到了统领……你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末将能抗金!”岳飞昂然答道,眼睛一大一小,宛如睥睨而对。“末将之前在河北归相公麾下,现在在东京也归相公麾下,从来都是相公麾下杀伤最多,战事最利的一个……”

    “不错!”宗泽欣然而对。“就是如此!万事以抗金为先,你与王彦出了龃龉,归根到底是要论谁的法子抗金最得力;我让你不得轻斗,乃是因为骑兵宝贵,须的留作战场大用,而非白白葬送……而你既然能不失抗金之志,又有抗金之器,我自然要大大任用你,你说对不对?”

    “不对!”

    岳飞继续昂然睥睨言道。“相公真欲收复河北,便当恪守军律,严格军纪……如相公如今这般作风,非止对我一人,对整个东京留守司,皆以情势或宽纵、或严制,虽然能约束人心一时,却不得长久,也不能养出强军!而且万事皆系于相公一身,恩威也都出于相公一人,一旦相公身体出了岔子,东京这里好大局面,便要一朝葬送!说不得此处一半兵马都要散了去做贼!”

    宗泽沉默了半晌,方才勉强在榻上言道:“你这个性子也该改改,否则换个随便一相公坐在此处,早就指着你这双大小眼说你轻视于他,然后便将你斩了!”

    “末将知道,末将早非当年在河北执拗性子了,只是格外清楚恩相的心意志气,方才放肆说一番。”岳飞俯首相对。“望相公恕罪则个。”

    “无妨。”宗泽随意摆了下手。“既然咱们都知道对方志气,互为同志,就不要扯这些了,今日找你来,有三件事……”

    “请相公钧旨!”

    “当先一个,你年后这几日往滑州方向的出击,斩获又是留守司第一,听说还和你部下王贵联手斩了一个猛安,我这边已经写好了提拔你做统制、王贵为统领的文书,你拿过去便是……吉青部也还给你,再加上这次张扌为战死滑州,他的残部一千人都服气是你救了他们,也都一起给你,我明日再给你凑几百套甲胄弓矢什么的,弄个三千人的样子出来。”说着,宗泽直接从桌上取来一张纸,胡乱的用了押,便直接递给了对方。“后事留守司这边自然会做妥当。”

    “末将谢过恩相!”岳飞一面接过墨迹未干的文书塞入袖中一面赶紧俯首,这才三个月不到,他这统制就又回来了,比某人的太尉实在是顺当的太多。

    “第二件事,”宗泽继续指着桌上一堆言道。“这些旨意发的到处都是,你说不得已经见过了吧?”

    “见过!”岳飞继续干脆而答。“往河北去的信使根本过不去,全都被阻拦在了滑州,末将在军中便看了许多,只是不知道全不全?”

    “无所谓了。”宗泽摇头道。“你大约怎么看?”

    “总是好事!”岳飞依旧坦诚到了极点。“欲复河北,非一朝一夕能成,须大军数十万,迎敌主力而胜,方能成事;而欲成精兵数十万,非官家出面,定下如此决心与方略,再聚东南、荆襄、巴蜀、关中,乃至于两淮、中原之全力,否则断无可能!”

    宗泽欲言又止,却只是摇头:“这些都有些远了,咱们今日只说其中一事……”

    “可是须末将引兵去寿州勤王护驾?”岳飞本能回头看了眼外间门户方向。“不然也无须马子充来此,留守司人尽皆知,马子充此来是要面圣的。”

    “不错。”宗泽难得一声叹气。“虽说前线艰难,可官家还是要援护一番的,不然真有个万一,便是五代十国的局面,到时候莫说祖宗大一统之势难见,说不得还要见到一个女真人天子,你我子孙皆要左衽!”

    “断不许如此!”岳鹏举眼睛一眯,本能做答。“近来河北逃人愈多,便是因为彼处局面被女真人糟蹋的愈发不堪!”

    “不说这个,”宗泽复又努嘴示意。“你懂我的意思便可,回去好生休息一番,明日等军械送到,便引兵去便是。案上还有一封奏疏,乃是劝官家回东京北伐的,你也带上……”

    “相公,”岳鹏举又一次没忍住。“东京看似能挡住女真大兵,滑州白马津方向也战的激烈,但其实金国中军本意在于扫荡河北,而非渡河进取,金国三太子讹里朵此时南下,更像是为四太子兀术扫尾,并未渡河。而所谓滑州渡河当面兵马,加一块也不过是两三万,我们十余万人几十部人马前赴后继,轮番作战都还吃力,如何能让官家再至此处?官家至此,怕是要把金国东西两路兵马都引来东京城下的,到时候拿什么抵挡?”

    “是这样吗?”宗泽俨然是不想跟岳飞深究此事,便干脆装模作样。“且送过去吧,反正官家在寿州被挡着,也过不来的……九成九还是得去扬州,你且去勤王救驾。”

    岳飞无奈,只能又将那个札子塞入袖内,并好生用牛皮带扎好袖口,便欲拱手告辞……然而,他刚一抬手,却又猛地想起什么来了:

    “恩相之前说有三事,是不是还有一事未说清楚?”

    “哦,对!”

    宗泽也是恍然大悟,却干脆脱了裘袍,翻身爬上榻去,在榻上角落里翻腾了半天,然后捧出一个匣子来,这才回身招手。“鹏举上榻来,给你看个宝贝!我差点忘了!”

    岳飞一时无言,也不上前则个。

    第五十九章

    元宵(中)

    “真是宝贝。”宗泽见状无奈,只能将匣子捧到满是乱七八糟文书的案上,然后小心翼翼打开,并从中取出一副厚重的丝制卷轴,复又小心铺开在身侧榻上,这才招手示意。“鹏举来看……这是太宗皇帝留下的阵图,非大将不授,我在宫中找到的,今日专门与你!”

    岳鹏举只听到阵图二字便本能觉得荒唐,但看在太宗皇帝的面子上,还是将信将疑,上前就着灯光眯眼看了几下,然而只看了半张图,他就彻底看不下去了:

    “恩相!”

    “如何?”宗泽一脸期待。“要不要带回去慢慢看,回来再与我交几篇心得文书?”

    岳飞打量了一下宗泽的脸色,看在这位的脸上强行咽下去许多话……讲实话,若是往日正好轮在东京休整,他估计早已经捏着鼻子应下,以安慰对方,但明日就要长途跋涉去寿州了,哪里有这么多闲心搞这个?

    于是,这岳鹏举只能勉强辩解:“太宗皇帝的阵图当然是极好的,但想成这种阵势,非数万精兵以及数万特定军械不可,我一个小小统制,领着三千兵,还甲胄不全,要此阵何用?”

    宗泽是何等人物,如何不晓得岳鹏举意思,也是当即黯然:“你直接说此物没用,而我宗汝霖又不知兵,闹了笑话便是!”

    岳飞难得没有执拗,便要赶紧安慰对方。

    不过,宗泽随意收起阵图,却又说出了一番话来:

    “只是鹏举,你是我生平所见之难得将种,在我麾下,凡出战必胜,缴获斩首必然第一,而且抗金之意最为坚定,不然我跟之前的张龙图,还有专门写行状过来放你一马的王彦都疯了吗,事事曲意维护你,次次超阶提拔你?而我再不知兵,也晓得一勇之夫和大将之材是不一样的,如今既然期待你早点成大器,以成卫、霍、李、徐一般的名将,却也只能是问道于盲,病急乱投医了……”

    岳飞微微一怔,也是难得恳切:“恩相且放心,用兵之道,末将自有成算度量。”

    “什么度量?”

    “阵而后战,兵之常法,运用之妙,存于一心;兵家之要,在于出奇,不可测识,方能取胜!”

    宗泽怔了怔,然后微微摇头:“我听不懂……”

    岳飞当即便要再行解释。

    “你也不必解释,说到底用兵之道你比我强多了,你心中有计较便可!”宗泽连连摆手,然后便披着裘袍下榻。“此事就算了,我送送你!”

    岳飞赶紧推辞。

    “不至于如此,送个人而已,又要不了命,你此行若能尽忠报国,多多杀敌抗金,我说不得还能多延几个月寿……”

    岳鹏举无奈,只能低头应许。

    而等宗汝霖穿上木屐出得门来,先见到马扩、宗颍二人,这位东京留守不由微微蹙眉,便出言呵斥:“如何还拎着人头,不觉得腌臜吗?”

    宗颍到底无奈,只能赶紧将血淋淋的人头放在地上则个。

    而宗相爷根本懒得理会,只是复又抬手一指,却是指着岳飞对马扩开口言道:“马公子,你也收拾一下,明日就随在岳统制军中,往寿州见驾便是。”

    马扩不由大喜,赶紧就在门外朝宗泽、岳飞二人各自行了一礼。

    交代完这话,宗泽便不多言,而是在三人外加几名侍卫的簇拥下,一直走出留守府,来到街上岳飞侍从汤怀等人所在跟前方才驻足。

    且说,大半年前的靖康之变中,虽然金军从头到尾一直没有入城,使得建筑普遍性得以保全,但工匠、财货、军械军器、粮谷贮存却尽数失去,再加上几十万禁军与勤王兵马被击败后溃散为盗,却是使得整个城市几乎沦为鬼城!

    真的是鬼城,须知道,当年东京鼎盛时期,人口一百四十万,街上摩肩继踵,而如今东京左右,城内城外寻常人家加一块却只剩二十万人口……而且人人穷弊,甚至一度闹出饥荒,得亏宗泽去年年中来到此处坐镇,一面安抚士民,一面招降溃兵,一面组织抗金,一面还要费心费力跟中枢行在文斗,这才勉强有了点样子。

    而回到眼前,今夜本是元宵佳节,放在往年,汴梁城早已经是火树银花不夜天,而此时却萧萧索索,虽有零星灯火,却也不过是兵丁巡防罢了,唯独一轮明月高挂中天,惹人遐思……只能说昔日东京繁华盛景,竟只宛如梦中。

    四人之中,三人都经历过那般盛世,自然是口中无言,心下感慨,而岳飞虽未见过彼时盛景,但只看其余三人神色,再加上今日佳节之期,却如何不懂?便也肃立不语。

    “散了吧!”

    夜寒月明,身形瘦削的宗泽披着一件杂色裘袍在街上看了半日,却是忽然主动挥手。“你们明日还要上路。”

    岳飞、马扩赶紧俯首,而宗颍原本想伸手扶着自家爹爹回去的,却想到刚刚拎了半日人头,复又只能亦步亦趋。

    然而,宗泽披着那件杂色裘袍慢腾腾走了数步,却又忽然回头,喊住了那已经上马的二人:“且回来!”

    岳、马二人不敢怠慢,复又下马回身,恭敬行礼。

    “鹏举。”宗泽果然是先对岳飞言道。“我想了下,你之前说的极对,我这套做事法子是不能长久的,而且用兵之道,我也的确不行……想要真正收复河北、迎回二圣,还得按你说的来,严明军纪,兵精粮足而军械齐备,堂堂正正去战!”

    岳飞在其余几人的注目下赶紧俯首:“末将惭愧,末将并非是指摘恩相,恩相在东京收纳人心,整饬军备,已然是帅臣楷模,末将所言用兵之道说的是临阵小道……”

    “我知道、我知道,我也没有认错的意思。”宗泽上前扶住对方言道。“我一个末科进士,做了半辈子县尉、县令,哪里懂得用兵打仗、学什么诸葛武侯?只是家国沦陷,别人都不理会,只有我一个近七旬的老朽在这废都之上,能尽量修修补补已经不错了,凭什么让我做的如什么擎天玉柱一般好?做个铁柱子不行吗?”

    “恩相说的是。”

    岳飞诚恳答道。

    且说,别看岳鹏举在屋子里一百个觉得宗泽不妥,但此时他也是真一百个觉得宗泽说的太对了……想想就知道了,局势糟糕的时候,自官家以下,所有人都在南面,而留在南面也好像也挺有道理,但宗泽愣是一个人留在了东京,然后靠着一己之力,鞠躬尽瘁,硬生生撑住这么一个大局。这时候说他不会用兵,说他做事没有制度,如果是肝胆相照之人希望宗泽做的好一点,当然无妨,可以此来攻讦对方,那跟战场上吸血的蝇虫有什么区别?

    宗泽在东京能把这些溃兵、义军收拢的如此利索,让所有人为之赴死,难道是靠什么用兵如神?

    能为今日局面,这宗元帅已经足称是此时天下第一帅臣了!因为此时这天下,根本就没有第二个人能突破之前行在的种种掣肘,与眼下种种糟糕局面,来为国家鞠躬尽瘁,做另一个合格帅臣!

    瘦削的铁柱子,也是擎天之柱!

    第六十章

    元宵(下)

    “但有些事情你说的也对,对敌之策,我们这些文臣做起来终究难如你们武将那般用心于一……”宗泽继续扶着岳飞臂膀言道。“譬如说,朝中文武,我谁都不服,却只服气一个李纲,然而陕州李彦仙当年弹劾李纲不会用兵以至于被通缉,如今却在陕州几乎以力挽狂澜之态顶住完颜娄室兵马,却不正说明人家说的对吗?所以李相公跟我,不会用兵就是不会用兵。”

    “只是鹏举,不会用兵便不会用兵,因为国家制度,几百年的传统在这里,大事少不了我们这些相公罢了!我二人在这里,还能支撑着你们在前面用兵,而真要是我与李伯纪稍微有所退让,那些乌七八糟之人便要来掌权的,官家也会再无人可制,彼时你们在前面再出色,又如何免得了靖康之事重来一回?!”

    非止岳飞,其余马扩、宗颍,乃至于一旁的汤怀听到宗泽如此恳切,也都纷纷肃然。

    “所以鹏举,我现在喊住你,是想告诉你,你想得是对的,不要管我们这些老朽如何,自己且依着你的军纪严明、兵精粮足的法子去做便是!将来成擎天玉柱之人,还得是你们这些知兵的年轻人!但是,彼时我们必然不在,你们若想成事,须懂得自保和结识内外援护……”

    宗泽也越说越严肃。

    “你说你性子改了许多,这是好事,但一定要再改一改才好,千万不要学我又臭又硬,你一个武人,哪来我的这般恣意?你有我的资历吗?有我的进士身份吗?有我这个年纪吗?有我这份拥立之功吗?所以此去一定要保重!再保重!”

    岳飞张口欲言,却不知该说什么好,只能睁大眼睛勉力颔首而已。

    “马公子,这几日招待不周,让你见笑了。”宗泽见状也不多言,复又拽着裘袍扭头先对马扩缓缓言道。

    “宗相公说笑了!”马扩回过神来,不由苦笑。

    “其实没什么可遮掩的。”宗泽微微叹气。“一来你父子参与海上之盟,东京这里留守的士民都有怨言,我虽不以为然,但也不好约束,以至于你受了委屈;二来,你来做的这件事情我做不了主,而依我猜度,按照官家的秉性,知道了以后表面上自然是一万个孝悌恩义,但实际上却未必会有个好结果,偏偏你在五马山做的好大事业,我又拦不得,便只好不做处置。”

    “宗相公不必多言,这些我也懂得。”马扩愈发苦笑。“但如今河北骚动,抗金之事正在其时,什么多余计较都该扔下……”

    “这便是我叫住你的缘故了。”宗泽也上前扶住此人臂膀,恳切相对。“官家近来发的那些旨意,别的不提,只说有些话道理还是对的……当此时,一千个一万个不妥,只要能为抗金出力,那便是妥当之事……我老了,只求你、鹏举、李彦仙这等年轻一些的人能尽忠报国,将来支撑起大局……这样的话,若有朝一日能收复河北,乃至于直捣黄龙,我彼时则虽在泉下,犹如生息!刚刚那番话,岂是说给岳鹏举一人听的?”

    且说,马扩自真定一路南下,历尽艰辛,再往前数,这几年更是遭受下狱、俘虏等等,受了无数的委屈,此时当得宗泽一句认可与勉励,只觉得鼻中一酸,虽未哭出来,却觉得万事都值了。

    “走吧!明日还有事情要做!”

    宗汝霖是个痛快性子,几句话交代完,便也不再拉扯,而是直接转身,拖着那身杂色裘袍步入府中。

    至于马扩与岳飞一直目送对方入府,方才一起无言转身,上马归路。

    而且不说马扩回去如何准备,另一边岳飞回到城中住所,将随行的汤怀等人连夜派出城到军营中传达军令,预备明日军事之后,却是半点睡意都无,反而望月兴叹,心绪久久难平。

    临到三更,岳飞愈发焦躁,总觉得要做些事情才能抚平心境,左思右想之后,他却是唤来一名侍从,让此人去往城中戍卫营中寻一人来,而对方闻得是宗相公身前第一红人岳鹏举相召,哪里敢怠慢,赶紧便带了全套工具匆匆随侍从到此。

    “你便是城中戍卫营内手艺第一好之人?”岳飞见得此人,也不废话,而是开门见山。“俺明日还要出征,可能一夜妥帖?”

    “太尉放心!”此人举手指天,连打包票,却居然是个善于纹身的军士。“从无为军到东京城,谁不晓得俺单手独龙贝言的手艺?甭管是什么图案,什么地方,一夜保管妥帖!”

    “那便好。”

    岳鹏举也是干脆,却是直接当面在空荡荡的舍中脱了衣服,露出一身洁白的腱子肉来……其实想想也是,虽说纹身是力气活加技术活,没足够耐力和本事根本纹不好,可宋军中既然纹身成风,那最好的纹身师傅自然都也是军中出身,岳飞有什么理由信不过此人呢?

    “岳太尉竟然从没纹过身吗?”这什么单手什么龙上下一看,也是惊讶一时。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