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司隐和采薇见状,相视一笑,心想:看来陛下和昭仪之间的感情,真是越发深厚了。不久,大家收拾完了残羹冷炙,萧承渊和林清婉回到了内室。
他看着她,轻轻地伸出手,抚过林清婉乌黑如瀑的长发,感受着发丝间的柔顺与丝滑。
突然忍不住轻咳起来。
“陛下这是怎么了,身体不舒服吗?怎么咳嗽起来了?”林清婉眉宇间满含关切,轻声问道。
“可能是昨夜受了些风寒,不碍事的。”萧承渊说道。
“我这就去吩咐司隐熬些姜汤,为您驱驱寒气。”说罢,她起身欲走,却被萧承渊轻轻拉住。
他环住了她的腰身,将她轻轻拉至自己的腿上坐下,轻声道:“婉儿,朕这样抱着你,就舒服多了。”
他将头埋入她的胸怀,深深地呼吸着她身上散发出出来的独有的奶香味道,这香气总能给他带来无比的安心与宁静,可以抚平他内心所有的忧虑和烦躁。
沉默了片刻,他忽然低声呢喃:“你为什么不早一点来朕身边?”
“陛下,臣妾现在不就在陛下身边吗?”林清婉回应。
听到她的回应,他没有言语,也没有抬头,只是紧紧地抱着她。
林清婉感受到了萧承渊的沉默和情绪,她轻轻抚摸着他的头发,柔声道:“陛下今晚是怎么了?若是陛下身体不适,臣妾这就去叫太医过来。若陛下心中有烦恼,不妨告诉臣妾,臣妾愿尽己所能,为您分担。”
听到她天真又真挚的话语,他忍不住轻笑,笑声中带着几分自嘲和无奈。
他抬起头,深邃的眼眸注视着她:“朕不需要你分担什么,有你在朕身边,就足够了。”
第94章
招纳宫女
皇后在得知谢淑仪被萧承渊降级并严厉禁足的消息后,心中升腾起一股难以名状的轻蔑。
她微微眯起凤眸,不屑地嘟哝:“本以为她是个手段高明的角色,没想到在关键时刻竟如此废物,如此之事都无法妥善处理。”
然而,最令她难以置信的是,在萧承渊被酒精与媚药双重侵袭的昏沉之际,他竟能稳住心神,坚定拒绝那些诱惑,坚守自我,这简直超乎了她的想象。
皇后的眉头紧锁,那双明眸中闪烁着复杂的情绪——困惑、不安,以及一丝难以察觉的挫败感。
她转向吕嬷嬷,沉声问道:“这林清婉,究竟给陛下下了什么蛊?还是说她有非凡的秘术,能让陛下对她如此宠爱有加,甚至对其他后宫佳丽都视而不见?”
吕嬷嬷也面露难色,同样为这谜题感到困惑。
她轻摇头颅,低声道:“娘娘,奴婢也是百思不得其解。论容貌,她并非倾国倾城;论智慧,也并非出类拔萃。然而她总能在细微之处赢得陛下的欢心,这其中的缘由,实在是令人费解。”
此刻的皇后,心情愈发烦乱如麻。
谢淑仪的禁足之令已下,而那个江淑仪,又与她貌合神离,始终不肯真心与她合作。
她缓缓起身,目光如炬,扫视着四周的穹顶,仿佛要将这一切的束缚与限制都尽收眼底。
“本宫还偏偏不信,陛下的宠爱会如此轻易地只系于一人之身。”
隔天,皇后便去了永宁殿。
阳光透过轻纱般的云层,斑驳地洒在宫殿的金砖上,映照出一幅静谧而庄严的画卷。
当她抵达永宁殿时,只见太后正坐在软垫上,手持佛珠,闭目诵经,神态安详而庄重。
皇后缓缓步入殿内,向太后恭敬地行了一个大礼,声音温婉地说道:“儿臣参见母后,愿母后福寿安康。”
太后睁开眼睛,看见是她,脸上露出和煦的笑容,她放下手中的佛珠,示意皇后起身。
皇后起身走到太后身边,关切地问道:“母后近日身体可好?儿臣一直忙于后宫事务,未能常来探望,心中甚感愧疚。”
太后微笑着拍拍她的手背,安慰道:“你无需自责,哀家知道你繁忙。有你这样孝顺又能干的儿媳,哀家心中很是欣慰。”
两人开始寒暄起来,皇后询问了太后的饮食起居,太后则关心地询问了皇后的身体和生活状况。
聊了一会儿,皇后轻叹一声,语气中透露出一丝无奈:“母后,近日来,宫中的不少宫女因年满出宫,导致人手捉襟见肘。尤其是陛下那边,他将司隐和未央两位贴身宫女都赠予了林昭仪,而他自己却迟迟未再招纳新的宫女。宣明殿的事务繁多,岂能缺了人手?”
太后听后,眉头微蹙,不禁感叹道:“皇后所言极是。不过这皇帝也是,宫里其他地方宫女不少,他非得把自己身边的宫女给那林昭仪送去,简直是莫名其妙。”
皇后笑道:“昭仪妹妹温婉贤淑,深得陛下宠爱,如今又怀有龙嗣,陛下宠着她惯着她,也是她应有的福分。”
太后却轻哼一声,直言不讳道:“哀家也没看出她有多少贤淑之处,恐怕只是会些讨巧的手段罢了。”
言罢,她目光转向皇后,神情转而温和:“不过,难得你还如此关心后宫的琐事,知道替皇帝分忧,招纳宫女,哀家心中甚慰。皇帝向来挑剔,你与他相处多年,对他的喜好自然了如指掌。宣明殿的宫女选拔,就由你亲自把关吧。”
皇后闻言,声音谦卑而坚定:“儿臣定当尽心竭力,严格把关,确保宣明殿宫女的人选皆为上品,不负母后所望。”
没过多久,招纳宫女的工作便如火如荼地展开了,整个后宫都为此忙碌起来,各个环节的工作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这天,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御书房内,萧承渊手持御笔,眼睛专注地盯着桌上的奏折,一笔一划地批阅着。
姜元静静地站在一旁,偶尔帮他传递一下奏折,但更多的是在观察陛下的表情和神态。
看着陛下认真工作的模样,心里琢磨着如何开口向陛下报告关于宫女招纳的事情。
就在这时,萧承渊似乎感受到了姜元的目光,说道:“说吧,从刚才朕就看到你一直欲语还休的样子。”
姜元见陛下主动询问,心中一喜,连忙轻声报告:“陛下,奴才听说皇后娘娘已经着手进行宫女招纳的工作了。”
萧承渊手持御笔,眼睛盯着桌上的奏折,随意地点点头:“这些后宫的事务向来都是皇后在操持的,她喜欢怎样便怎样吧。”
姜元看出陛下对此事并不太上心,便继续道:“陛下,奴才可听说这次招纳的重点是宣明殿的宫女。”
萧承渊的手仍旧没有停下批阅奏折的动作,他简单地回应了一声:“哦。”声音平淡,仿佛对这件事并没有太多的兴趣。
姜元一看陛下的反应,心里琢磨着要不要再说些什么t?。
他明白,皇后这次招纳宫女的意图显然不只是为了充实后宫的劳动力,更多的是想借此机会将自己的亲信安排在宣明殿,从而增强自己在后宫的影响力。
但他更清楚,陛下是个有主见的人,不会轻易被他人左右。
他跟在陛下身边这么多年,亲眼见证了他身边的下人换了一波又一波。
皇后能让她们进来,陛下自有很多办法让她们离开。
这时,萧承渊见姜元在沉默,这才抬起头,看着他,问道:“怎么不继续说了?”
姜元笑道:“陛下英明,奴才知道您自有打算。这件小事,在陛下您的
英明领导下,自然能够游刃有余,妥善处理。”
听到姜元的回答,萧承渊微微眯起了眼睛,陷于思索当中。
片刻后,他的嘴角勾起一抹冷冷笑容,这笑声中似乎透露出一丝对皇后这些伎俩的不屑。
然后,他再次低下头去,继续处理手中的政务。
阳光洒在他的脸上,映照出他坚毅而沉稳的侧脸。
整个御书房再次恢复了宁静,仿佛刚才的谈话从未发生过一般。
第95章
确实不同寻常
经历了一个月的时间,宫女招纳工作终于接近了尾声。
在这漫长的选拔过程中,无数怀揣希冀的少女们经历了层层筛选,最终有二十名佼佼者脱颖而出,为皇室服务。
这天,阳光明媚,皇宫内的气氛也显得格外庄重,因为皇后要亲自来审查这二十名宫女,确保她们不仅才貌双全,更要有足够的智慧和应变能力,以应对后宫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尚宫们早早地就开始忙碌起来,她们深知皇后对这次招纳的重视程度。
为了确保每位宫女都能在皇后面前展现最佳状态,她们提前进行了多次演练和教导。
“待会儿见到皇后娘娘,你们一定要保持镇定,不要慌张。”尚宫们反复叮嘱道,“记住,你们代表的是整个后宫的形象,一定要展现出最好的一面。”
宫女们纷纷点头称是,她们心中既紧张又期待。
随着时间的推移,皇后缓缓而来。
宫女们立刻按照尚宫们的指示,整齐地排列。
她们的脸上或庄重或喜悦,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敬仰。
皇后的目光在宫女们身上一一扫过,仔细观察着每个人的仪态和表情,心中暗自评估着她们的潜力和能力。
每经过一个女子,她便会询问她们一些问题。
那些问题既涉及日常生活琐事,也包含一些宫廷礼仪和规矩。
这时,她走到其中一个女子面前,脚步却猛地一顿。
只见那女子容色秀美,唇色淡雅如樱,肌肤白皙胜雪,仿佛被月光亲吻过一般。
而她那一双眼睛,如湖水般清澈莹润的眼睛,仿佛能装下满天星辰。
她整个人站在这群宫女里面,犹如一朵初绽的莲花,清雅脱俗。
最让人惊异的是,那女子的眉宇之间,竟隐隐透出几分与林清婉相似的神韵。
这让皇后的心头猛地一震,仿佛被什么东西紧紧揪住了似的。
一旁的吕嬷嬷看见了,眼中也闪过一丝惊讶。
然而,与林清婉不同的是,这女子在皇后的逼视下,依然保持着坚定和从容,没有露出丝毫的胆怯和慌张。
皇后进一步靠近女子,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女子淡淡地抬起头,不慌不忙地回答道:“回皇后娘娘,奴婢的名字微不足道,若是娘娘愿意赐予奴婢一个名字,那将是对奴婢最大的恩赐,也是奴婢最大的荣耀。”
听到这个回答,皇后不禁有些惊讶。
她没想到这个女子竟能如此淡定地面对自己的询问,更没有想到她会说出这样一番有深度的话来。
这个女子果然不简单,不仅长得清新脱俗,而且每一个举止都透露出聪明伶俐和应对自如的气质。
更重要的是,她对自己的忠诚和拥护表现得如此明显,这无疑让她更加欣赏这个女子。
或许,她真的能够成为自己对抗林清婉的一个得力助手。
皇后忍不住笑出声来,她的笑声中充满了愉悦和满意。
“今年多大了?”
女子微微颔首,恭敬地回答:“回娘娘的话,奴婢今年十八岁。”
皇后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她伸出右手,轻轻扶住女子的手臂,将她扶起:“既然你说自己的名字微不足道,那本宫就赐你一个新的名字吧。”
女子恭敬地等待着皇后的赐名。
皇后略一思索,嘴角浮现出一抹笑,开口道:“你看,很快就要过年了,年一过,春天就来了。本宫决定赐你‘春晓’一名,希望你能像春天的早晨一般,带来生机与希望。”
女子随即恭敬答道:“奴婢多谢娘娘赐名,春晓必将娘娘的恩赐铭记在心,以娘娘的期许为动力,竭尽所能为娘娘效劳。”
说完,她缓缓屈膝,跪地行了一个大礼。
皇后看到春晓如此恭敬和感恩,心中更是满意。
她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了和煦的笑容,仿佛春日的暖阳洒满了整个宫殿。
她轻声说道:“起来吧。”
回到琼华殿,皇后坐在精致的雕花软椅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脑海中不断浮现着春晓的身影。
她转头看向一旁的吕嬷嬷,问道:“吕嬷嬷,你觉得春晓这个人如何?”
吕嬷嬷斟酌了一下言辞,回答说:“娘娘,春晓确实不同寻常。她模样与昭仪有几分相似,但她的举止更为得体大方,从容不迫。而且,我感觉她心思细腻,洞察力极强,这样的女子,若是在后宫之中,稍加施展手腕,恐怕陛下也难以抗拒。娘娘用她,必须深思熟虑,三思而后行。”
皇后点点头:“嬷嬷的担忧我自然明白。这个春晓看着就比那林昭仪段位高多了,她的出现确实让我有些意外。不过,我暂时还不想错过这样一个有潜力的女子。我打算再挑选一名宫女,与她一同前往宣明殿。这样一来,既能让春晓为我所用,又能形成互相制约的局面,确保她不会逾越我设定的界限。”
吕嬷嬷听后,赞同地点点头:“娘娘英明,这样的安排既能发挥春晓的才能,又能确保她的忠诚,实在是高招。”
皇后说:“传春晓过来。”
吕嬷嬷领命而去。
不一会儿,春晓就来到了琼华殿。
她一见到皇后,便低垂眼睑,深深地跪在地上,展现出她对皇后的绝对服从、谦卑与忠诚。
皇后示意她起身,温和地说道:“春晓,本宫看你聪明伶俐,留在本宫身边,恐怕会限制了你的发展。所以本宫打算安排你去宣明殿,侍奉陛下,希望能让你得到更好的施展才华的机会。”
春晓听后,恭敬回答:“回娘娘,春晓不管在哪里,定会尽心尽力完成娘娘所托的任务,不负娘娘的期望。”
皇后满意地看着她,继续说道:“很好,本宫相信你的能力。在宣明殿,你要时刻注意陛下的动静,留心他的情绪变化,本宫这么说,你明白吗?”
春晓听懂了皇后娘娘的话外音,她点头答应道:“娘娘放心,春晓定将谨遵教诲,不辱使命。”
皇后点点头,她转过身,从身旁侍女的手中接过一只精美的锦盒,轻轻地递到春晓的手中。
她微笑着说道:“这是本宫的一点心意,你拿去吧。”
春晓双手接过锦盒,小心翼翼地打开一看,只见盒中静卧着一对温润如玉的白玉耳坠,光华流转。
于是,她再次跪下谢恩:“娘娘的恩赐,春晓倍感荣幸,必将竭尽全力,为娘娘效命。”
皇后满意地挥手,示意她退下。
春晓缓缓起身,行了一礼后,便退出了琼华殿。
第96章
和她长得很像
半个月的光阴匆匆而过,新招募的宫女们都已圆满完成了皇宫中严谨的培训课程。
培训结束后,宫女们被一一安排到了相应的部门和位置,开始了她们在皇宫中的新生活。
而春晓和一个叫青棠的,则被尚宫大人带领着,前往了宣明殿,以侍奉皇帝陛下。
姜元远远地看到了尚宫带着两名宫女缓缓走来,便走出了殿外,迎上前去。
待她们走近,姜元这才细细打量起来。
青棠举止得体,倒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然而,当他的目光落在春晓身上时,姜元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春晓的面容清秀,眉宇间透着一股淡雅气质,与林昭仪有着几分相似之处。
姜元心中不禁暗想,这样的相貌若是被皇帝陛下看到,定会引起一番波澜吧。
毕竟,陛下对林昭仪一直宠爱有加,若是看到与昭仪相似的宫女,恐怕会勾起他心中的某些回忆和情愫。
尚宫见姜元愣神,便轻声介绍起这两位宫女来。她向姜元说明了春晓和青棠的姓名和来历,以及她们在皇宫中的表现。
姜元这才回过神来,对这两位宫女的到来表示了欢迎。
春晓见状,连忙向姜元微微欠身t?,声音如清泉般悦耳:“姜公公,以后在宣明殿,还劳烦您多加提点和关照。”
她的声音轻柔而又不失恭敬,让姜元也不禁心生好感。
姜元竟有些不好意思了,咳一声,回应道:“春晓姑娘客气了。能够来到宣明殿,说明你们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相信你们能够胜任这里的工作。”
随后,尚宫走上前来,语气庄重地叮嘱道:“在宣明殿,你们要时刻小心行事,严格遵守规矩,不得有丝毫懈怠。”
春晓和青棠都恭敬地点了点头。
尚宫再次转向姜元,言辞恳切地说:“姜公公,这两位姑娘就拜托您了。她们都是新来的,以后有劳您费心教导。”
姜元连忙应承:“为陛下效力,自当竭尽全力。”
尚宫见事已安排妥当,便不再多留,转身离开了宣明殿。
待尚宫走后,姜元开始带着春晓和青棠熟悉宣明殿的日常工作。
他一一为她们讲解各项任务的流程和要求,还亲自示范了如何操作。
春晓和青棠仔细聆听,不时地点头表示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