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静默片刻,皇帝转身:“去告诉长公主,叫她进宫来吧。”庞乘领旨而去。
陆贵嫔软着手脚几乎是爬到了皇帝脚边去拽他的衣袍:“陛下……不是臣妾……不是臣妾……”
皇帝一脚将她踢开。
“陆贵嫔,赐自尽。”
【第一百一十二章
青楼花魁vs禁欲帝王48】
从太后宫中出来,皇帝甚至没有乘坐御辇,就这么一步步走向紫宸殿。
昨日椒房殿被烧毁一半,皇帝就下令让扶姣母子与他同住紫宸殿,他携带着一身风霜,就这么径直走向床边。
扶姣听到了声音,撑着身体半倚起来。
她已经从系统那儿得知了太后与陆贵嫔之事。
因为好孕体质,扶姣能够自己选择生产时间,她是仔细算过一切因素的才选择了昨天,包括昨日那场突如其来的暴雨、皇帝猝不及防的赶回,一切都在她的掌握之中。
完全把握之下,她才在系统兑换了猛火丹放置在椒房殿内,还趁红姑姑不备在她存放杂物之处伪造了那只油桶。
所以椒房殿起火完全是扶姣自导自演的一场戏,她提前叫曲贵嫔拿着玉佩去找济灵均就是为了让那些证据自然而然的出现在皇帝面前。
当然,扶姣对曲贵嫔的说辞是让她叫人过来以防万一。
事情也正是按照她的猜想发展的,红姑姑被抓走,一个晚上就认下了纵火一事,为了能死的痛快些,她还将这事扣在了陆贵嫔的头上,并将陆贵嫔原本的图谋都说得一清二楚。
所以即便下令催产的人是太后,陆贵嫔可以用这个借口来逃脱教唆红姑姑在生产中谋害扶姣的罪名,却不能将纵火之事把自己摘干净。
到了这个地步,以皇帝的脾气来看陆贵嫔本来也活不了了,所以扶姣并没有再动手,她临死之前还能将太后给气到中风瘫痪并不在扶姣的算计之内,这纯粹只是一场有利于扶姣的意外。
只是对于陆贵嫔和太后两人而言,这简直是一场荒谬的结局。
扶姣收敛起略微有些复杂的心情,她没想到皇帝刚刚处理完这事就跑回了紫宸殿,并且还是直奔她而来。
现在消息在宫里已经传得沸沸扬扬了,床帐被掀开的时候,扶姣立刻便露出了悲戚的神色。
“陛下……”
她伸出手,皇帝略有些迟钝的握住,缓缓坐在她床边。
皇帝的手有些冷,扶姣从来没有在他身上感受到过除了温暖炽热之外的温度。
“姣姣,太医说,太后大概清醒不过来了。”
这句话说得缓慢,听起来没有什么起伏,可扶姣却从皇帝的语气中听出了一丝迷茫与哀伤。
这种哀伤并不浓烈到撕心裂肺,却也不容忽略。
扶姣几乎立刻便意识到这或许是她与皇帝感情更进一步的契机。,所以她立刻便挣扎着挪动身体,将皇帝抱在自己怀中。
从前都是皇帝来抱着她,但这一次,皇帝俯首在她柔软的怀抱中,扶姣的体温偎贴了他有些麻木的心脏。
“陛下,臣妾知道您很伤心,没关系的,现在没有谁看得见,哪怕是皇帝也有悲伤的权力,您不是铁打的,人心皆是如此,七情六欲才是寻常。”
皇帝却没有流泪,他只是闭着眼睛,近乎贪婪的吸取扶姣身上的温暖。
这是第一次有人跟他说哪怕是皇帝也可以有一瞬间的脆弱。
皇帝想起幼年时的场景,以前从未跟人提起过的那段时光,他本来以为自己早就忘了。
“朕三岁时被先皇册封为太子,先皇曾教导朕,天家无情,只有大爱。所以无论是何人何事,朕都不该有过分的喜怒哀乐。”
“先皇驾崩时朕只有十二岁,当时跪在他床前,没有流一滴眼泪。曾有人以此攻歼,说朕无情不孝,不配为天子,可先皇那日对朕说得最后一句话便是‘做的很好’,他很满意朕的无情。”
“后来朕登基,太后并不懂朝中大事,却无数次旁敲侧击的跟朕说要朕善待陆家。朕告诉她,陆家玩弄权术需要制衡,她却并不赞成,言辞之中多是不满,叫朕不要如先皇一般不顾旧情。”
扶姣的手被皇帝握着放在他心口处,鼓动的心跳一声又一声,每一声都又急又重。
“当时朕的心跳便如现在一般,因为朕还记得先皇在世时太后曾对朕说万般事只听先皇教诲,可先皇去了,太后便全然忘了曾经说过的话,满心满眼都是陆家。”
皇帝竟苦笑一声:“朕看见太后倒在床上的样子,想起了先皇,他们对朕看似不同,可实际上却别无二致。”
一个爱他,但更爱江山,所以要将他教导成为一个只会做“帝王”的皇帝;一个爱他,但更爱陆家,所以要推翻他的冷心冷情叫他为陆家做靠山。
要是说皇帝没有半分悲伤,那自然不是,可若说皇帝当真为了太后而痛不欲生,却也没有。
他只是觉得哀伤,为先皇,为太后,也为他自己。
太后不曾全心全意对待先皇,陆家不曾全心全意对待太后,也没有人全心全意对待他。
殿中沉默了许久,久到皇帝甚至有些失望。
他以为扶姣会说什么,可她没有。
皇帝忍不住想,或许扶姣终究还是怕的,怕他是皇帝,所以将曾经的全然信任爱慕抛却,对他有了保留。
他放开了扶姣的手,想要撑起身体站起来,可扶姣却死死抓着他的衣襟。
两个人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扶姣整个人都在皇帝的笼罩之下。
皇帝皱了皱眉头,下一秒却觉得胸膛处一片湿润滚烫,他一怔,意识到是扶姣在哭。
心中的那些失望转变为无奈,他想,他比他的姣姣痴长许多年岁,怎么忍心去用全心全意的标准来要求她呢。
正要开口哄哄,扶姣闷闷的声音却从胸口处传出来。
她还带着哭腔,本来就软绵的嗓音更变得湿软,但她说出口的话却叫皇帝的身体都绷了起来。
“陛下,我会爱你,会最爱你。”
皇帝整个人都愣住了,他不敢相信会从扶姣口中听见这样的话。
她一向最害羞,有时候亲密的姿态都要他来哄,可现在她却没有半分修饰的将这样的话说了出来。
爱,甚至是最爱。
皇帝眼眶微红。
原来他一直在遗憾的就是这样的东西,还好,如今有一个人能给他。
“好。”
沙哑的嗓音低沉而温柔,皇帝低头,在扶姣额头印下一个轻柔的吻。
“朕亦是如此。”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他要将世上最好、最尊贵的一切,都送给扶姣。
【第一百一十三章
青楼花魁vs禁欲帝王49】
扶姣出月子的第一日皇帝便下旨册封她为贵妃,不仅如此,他还改了昭这个封号,改封扶姣为宸贵妃。
这个封号实在太大,大到不仅后宫,前朝也屡屡有人站出来反对。
其中虽然有宫中嫔妃的父兄,可还有许多酸腐文人。
理由无外乎宸之一字代表帝星,皇后尚且不能用,何况是用在一位妃嫔的封号上。
但虞道成在大殿之上舌战群儒,别看他是兵丁出身后又专修工器,可他这一张嘴是市井之中练出来的,所谓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说得便是如此。
虞道成左一句“太子之母”,右一句“传嗣有功”,把扶姣说成了武舜江山的大功臣,把那些文人怼得面红耳赤。
曲贵嫔的舅舅也站出来帮腔,他一个文士,此道之上更是如鱼得水,一顶顶高帽子戴在对面身上,那些人便哑了火。
皇帝宣告退朝时,那些反对的大臣们一个个喏喏不能言,就这么憋屈着接受了宸贵妃。
无法,皇帝决定的事,他们只能吵一吵,还能真的起到什么决定性的作用吗?
于是这宸贵妃之名一夕之间便传遍京城,就连市井小儿都知道宫里有一个美若天仙的宸贵妃,给皇帝陛下生了一个祥瑞太子。
一时间真正的皇后国母倒没了姓名,民间话本子都是讲得帝妃恩爱的故事。
小太子抓周礼当天摆了好大的排场,皇帝少有这样奢靡的时候,他几乎是把私库里面所有的好东西都摆上了桌,就等着他的宝贝太子去抓。
满宫的妃嫔和诸位宗亲大臣围了一圈,扶姣抱着孩子将他放上那张布满了珍奇宝物的大圆桌时他一双葡萄一样的大眼睛滴溜溜的转。
曲贵嫔稀罕的赞叹一句:“小太子一点都不怕生,这样多的人围着,若是寻常小孩子早就哭闹起来了。”
扶姣但笑不语,可皇帝却龙心大悦。
他对自己长子的喜爱一日多过一日,有时甚至亲自抱着小太子哄睡。
“曲贵嫔聪慧,赏。”
见状,那些宗亲臣子各个不甘落后,都纷纷夸赞起桌子上的胖娃娃,皇帝一个不落的赏过去,皇后的脸色已经难看的不能再难看了,但她一句话都不敢多说,哪怕再不满,最多也只是不跟着众人一起对扶姣的儿子讨好。
陆贵嫔的下场到底是让她害怕了。
扶姣看着胖儿子在桌上左看看右看看,有些东西明明抓起来了,看了两眼却又丢掉,小胖手揣在怀里,小肥脸蛋皱成一团。
场面一时冷了下来。
虽然小孩子的抓周礼不过就是看个热闹,可当这个小孩是皇帝寄予厚望的太子时,就算再小的事情也会被放大。
小太子这样看来看去却一个都不抓的样子明显就不是什么好兆头,连在一旁准备好唱祝词的老亲王都冒了汗,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皇后见此倒是高兴起来,从袖中掏出个东西放在桌上,发出一声轻响:“看来这上头的东西小太子都不满意,正巧臣妾的添礼还没放上,说不定小太子会喜欢。”
那响声不轻,所有人循声望去,竟然是一根金钗!
即便那是皇后才能用的十二尾凤钗,可那到底是钗环,是女子所用之物,若是今日太子在抓周礼上抓了那个金钗,明日就会有谣言传出去说太子长大后也是个贪恋美色的胭脂龙,成不了气候。
众人就这么盯着,眼看胖娃娃还真就被这金钗吸引了目光似的往那边爬过去,吓得不由自主屏住呼吸。
小太子虽然人小,但是养的好,胳膊腿都肉嘟嘟的有力气,啪的一声趴在圆桌上就伸手往金钗那个方向去够,眼看着肉肉小小的手指头就要碰到,下一秒却啪的一声将那金钗扫开了。
“呀!呜!”
奶声奶气的哼唧,小手还张着五指。
皇帝立刻往前一步伸手要将孩子抱起来,他以为是那金钗弄伤了孩子。
可方才还咿咿呀呀的动个不停的小太子立刻攥紧了皇帝的腰带,小手往下一扒拉就抓住了挂在皇帝腰间的小印,抓了半天也不松手,执着的要把那方小印拽到自己怀里。
众人比方才还要紧张,都瞪圆了眼睛。
天子三印,其一自然是玉玺,其二是虎符,第三便是皇帝挂在腰间的这方小印,此乃私印,大多刻着皇帝名讳,不过皇帝的这一个倒不是,这是个空印,只在角落的地方有一处龙纹。
只是即便上面没有篆刻皇帝名讳,这终究是帝王印玺,寻常人是碰都不能碰的,更不用说抓在手里要抢了。
皇后看着金钗被扫开还有些不快,可此时却高兴得很,她立刻拱火:“陛下,小太子毕竟还小,不懂事,所以才抓了您的印,虽然是大逆不道之罪,但还请陛下宽宥啊。”
扶姣看都没看皇后一眼。
跳梁小丑罢了。
皇后期待的看向皇帝,可却看见皇帝一向冷着的脸似有春风拂过,和颜悦色四字都不足以形容,简直是肉眼可见的满意。
他直接将那方小印解下来塞进小太子手中,将肉乎乎的孩子抱进怀里掂了两下,眼风冷冷划过皇后。
“皇后此言差矣,太子本就要在朕百年之后继承大统,一方印而已,如何就成了大逆不道了?皇后实在失言。”
宗室朝臣们都是震惊。
古往今来,哪有皇帝动不动就将百年之后这样的话挂在嘴上说的?
虽然按理来说太子的确是皇帝驾崩之后的皇位继承者,可那都是按理,君不见那祖上代代太子,能有几个安安稳稳继位的?远的不说,就说当今,皇帝虽然是以太子之身继位,可在朝臣们看来,若先皇再晚个十年二十年的驾崩,他还真就不一定这么顺利。
父衰子壮本就是天家大忌,有几个皇帝对太子是这样全然爱护信任的?
这根本不是天子与太子之间的相处之道,反而更像是平民百姓家中那样,为父者为子计虑周全,恨不能满腔心血都放在孩子身上。
陛下竟然宠爱小太子到这种地步!
众人为之骇然。
皇帝将众人神色尽收眼底,还要再加一把火:“吾儿既然喜爱此物,那朕便将这方印赐给太子,朕之印为其首印,倒也是一桩美谈。”
此话一出,后续宴上众人都是神情恍惚,至少在这几年里,他们是再没有别的心思了。
这便是皇帝想要的。
他要将对扶姣与孩子的偏爱天下皆知,叫宫里宫外再无人敢对她们母子动手。
【第一百一十四章
青楼花魁vs禁欲帝王50】
“阿循,不许跑那么快!”
扶姣在亭中与曲贵嫔相对而坐,看见儿子在御花园里疯跑险些滑倒在鹅卵石上,训了他一声。
三年前她冒险生子,因为其中凶险万分,所以皇帝对这个长子更是爱若珍宝,赐名承琮。
承,继天下大统;琮,祭祖宗之器。
只是扶姣觉得这名字太过正经,私下里只叫太子小名儿,阿循。
阿循看起来与普通孩子没什么区别,只是更活泼爱闹些,三岁大的小包子还没有人的大腿高就四处乱跑,精力充沛到扶姣自己根本带不了他,只是他父皇惯着他,无论到哪儿说抱抱就抱抱,叫飞飞就飞飞。
曲贵嫔看着阿循乖乖应话之后还在蹦蹦跳跳的扑蝴蝶,有些发愁:“你准备什么时候给阿循启蒙啊?如今他也三岁了,再过两年就是进学的年纪了,你还不着急吗?”
扶姣不急不缓的拿起一只牛乳糕咬了一口。
“急什么,这事又不是本宫要做的。”
曲贵嫔恨铁不成钢:“怎么就不是你来做呢?难道你还要放任着阿循一个字都不认识就去进学吗,那宫学里头那么多宗亲子弟,阿循要被他们笑的!”
她越说越忧心。
这三年里曲贵嫔是看着阿循长大的,她膝下无子,说句僭越的话,她心底里是把阿循当成自己的孩子对待的,看到扶姣不重视阿循的教育,这两天嘴上都起了水泡,愁的不行。
“我看是这两年陛下待你太好,皇后和楚妃又都避着你,把你这宸贵妃的野心都给磨没了!”
“你可别忘了,陛下对阿循可是寄予厚望啊,当年抓周把私印都给了阿循,你怎么能不重视呢?”
扶姣放下牛乳糕,觉得腻了些,又拿起茶水来喝,眼看着曲贵嫔的确是急,这才施施然道:
“陛下对阿循寄予厚望,那自然是陛下来重视。”
曲贵嫔先是一愣,随后便是无奈一笑,有些恼羞成怒道:“好呀,你明明早就知道陛下有这份心思,就眼看着我着急!”
是她局限了。
在曲贵嫔的认知中,宫中养在母亲膝下的皇子要在五岁之前送到宫学,可在进入宫学之前的日子都是由母妃启蒙,否则一旦入了宫学便会跟不上进度。
至于皇帝,身为掌权者日理万机,怎么会有那份心思为幼儿启蒙?那岂不是耽搁了国家大事吗?
这样看似天经地义的想法放在皇帝身上,只需要仔细想想便能知道不对了。
皇帝对承琮的这份疼爱,是帝王身上少见的温情,何况承琮是皇帝唯一的孩子,又早早立为太子,那自然是对他寄予厚望,即便是抽出时间来为承琮启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是我多虑了。”
曲贵嫔这样说道。
扶姣当然没有没心没肺到那种程度,会对承琮的学业漠不关心。实际上皇帝已经不止一次的跟她提起,说等到承琮过了三周岁的生辰就要将他带到紫宸殿去亲自教导。
“太子所学之道并不仅仅在于四书五经这类文史通典,更在于如何御掌天下,帝王心术之于我们阿循更为要紧,此道之上,朕便是他最好的老师。”
扶姣颇为赞同,自然不会阻挠。
宗室里许多子弟打从会说话开始便开始有人教导识字看书,可扶姣并没有这样要求承琮。
之前长公主进宫旁敲侧击的对她提起这件事,恰好让皇帝听见了,但皇帝比扶姣更疼承琮,几乎是明言拒绝。
皇帝自己就是极小时便启蒙,他受过那滋味,不想将他和扶姣的孩子也养成那般模样,三岁开蒙已经不晚。
那次之后,旁人就明白了皇帝的心思,也就没有人再提起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