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56章

    别看她在外长于算计,心眼子比莲藕还多,

    可是人就有弱点。

    宋静芝的弱点就是娘家。

    跟扶弟魔类似,她是扶哥魔,抚侄女魔。

    自从她嫁进刘家,实现阶级飞升之后。

    宋家人就打开思路,走起卖女求荣的路线。

    正好宋老爷子两儿一女,两个儿子又都生有女儿。

    以后全都高嫁,宋家还不得借势飞升?

    所以宋静芝也一直在首都帮侄女们物色合适的婆家。

    周末。

    刘振兴和宋静芝出发。

    刘宇宁得到消息,火速联系之前去宋家村采访的记者。

    他和宋春花的事,现在是极好的澄清时期。

    采访的记者和刘宇宁是同学,稿子早就写好了,就是在等一个合适时机。

    之前因为这件事牵扯到刘家和宋家,报社领导怕上面有人出面干涉,建议等一等。

    现在终于等来好时机!

    此时不发更待何时?

    前脚宋静芝刚走,后脚《法制日报》就刊登了一篇普法新闻。

    立意很正能量:呼吁各界重视偏远山村的普法教育。

    切入点从宋春花全家乱伦开始,吊起读者兴趣。

    接着笔力集中在主角宋春花身上。

    详细描述她如何利用腹中乱伦产物,算计栽赃大学教授,借娃骗婚。

    初尝权势滋味,她嚣张跋扈,多次大闹首都大学。

    在学校师生中造成十分恶劣的影响。

    她抱着侥幸心理,屡屡在法律高压线上试探。

    没想到最后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以欺诈罪被捕。

    目前正在西北某监狱服刑。

    报道一出,立刻在首都群众中掀起讨论热潮。

    如果这个时代有网络热搜的话,此时一定会有一个事件词条,后面紧跟着一个“爆”字。

    记者太懂怎么讲故事了。

    乡村乱伦、村妇飞上枝头、小人得势君子落寞……

    每一点都精准无误地踩到群众的G点。

    简直太好聊了!

    当然,按照孟真和刘宇宁之前制定的计划,这还只是刚开始。

    接下来,当群众把关注点放在扒皮新闻背后的人物时,那才是渐入高潮。

    果然,没多久就有人开始对号入座。

    首都大学的学生们看到报道,第一时间就和本校老师“刘宇宁”对上了。

    教室内,大家正在传阅最近卖到脱刊的《法制日报》。

    “你们看,这个新闻里的刘某某,是不是说的刘老师呀!”

    “啊!我看看!”

    “我也要看!”

    几个女学生立刻围上来。

    凑到一起看新闻内容。

    女生就是天生的福尔摩斯,乍一看到内容里提及的细节,立刻对上号。

    “这就是刘老师!宋某某就是去年在学校撒泼打滚的那个孕妇吧?叫……”

    “宋春花!对!就是这个名字!”

    “我天,怪不得当时我就觉得刘老师那样的人怎么会娶她,原来是被村妇算计了!”

    “啧啧,这女的家里还乱伦,那肚子的孩子到底是爷爷的,还是伯伯的呀……”

    “脏死了,这样的女人就该枪毙!不,她们全家都该枪毙!”

    “是啊,要不是刘老师这么多年一直在找证据,怕是一辈子都得跟这个恶毒的女人捆绑在一起了。”

    渐渐地,这件事在学生中越传越广。

    甚至首都的几所高校学生,全都听闻。

    大家深深为刘宇宁老师鸣不平。

    刘宇宁本来在学生中就人气很高。

    教学方式极有个人风格,授课时引经据点,生动风趣。

    许多学生都爱上他的课。

    现在知道曾经喜欢的老师蒙受这样的屈辱,就像现在死忠粉知道偶像受委屈一样。

    必须要为老师讨个公道!

    加上曾经被宋春花辱骂殴打过的女学生们纷纷站出来控诉。

    学校不得不重视起来。

    在与报社记者和东临公安局核实情况之后,又征求了刘宇宁的意见。

    主动发布了一则替刘宇宁正名的通告。

    大概内容就是支持我校刘宇宁老师,并声讨了宋春花借由怀孕在学校寻衅滋事,多次殴打辱骂学生,造成恶劣影响。

    学校下场,新闻中的“刘某某”和“宋某某”的身份立马曝光。

    首都各报社记者们闻风而动,火速跟进。

    对于同一个热点事件,记者们当然得绞尽脑汁从各个角度进行挖掘。

    保证自己报社的报道是最新鲜、最独特的。

    很快,就有人挖掘到宋春花背后之人身上。

    宋春花作为一介村妇,没钱没门路,如何能住进军区大院?

    背后是谁在帮她?

    又有怎样的目的?

    各方知情人士开始陆续跳出来爆料。

    当然,一部分是孟真和刘宇宁提前安排好的。

    另一部分则是正义使者!

    其中就有军区大院的人。

    有人找到报社记者爆料:

    “你写的时候别提我名字啊,毕竟这事儿也算人家的家务事。

    要说那两人的关系,宋春花得叫刘宇宁一声表哥!这还得从刘宇宁父亲娶的后妈说起……”

    “宋春花开始是来大院投奔远房姑姑宋静芝的,就在家里住了几天,谁能想到搞出那一档子事。”

    “宋静芝平时在大院人缘还不错,没想到侄女这么恶心……”

    “嗐,后妈就是后妈,说不定老早就打着让远房侄女嫁进来的心思……”

    宋静芝慢慢浮出水面,出现在公众面前。

    刘宇宁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夸孟真了,每个传播节点把控得十分精准。

    什么时候该放什么料,怎么循序渐进地把宋静芝拱到台前。

    简直把舆论那套玩弄得明明白白。

    在后世,看多了热搜,自己都能总结出来。

    一个事件背后的爆点不能一次全放完。

    要一点一点有节奏的放。

    最好爆料一环扣一环,

    吃瓜群众看得爽,热度自然就上去了!

    不过后世一个热点最多维持七天。

    但感谢八十年代这该死的信息传播速度。

    就这些料,孟真觉得至少能被热议大半年。

    第175章

    孙媳妇初露脸

    军区家属院。

    最近几乎家家户户的饭桌上都会聊到刘家的事。

    有替刘宇宁同情和可惜的:

    “哎,多好的小伙子呀,摊上那么个媳妇儿,全给耽误了……”

    “当初我还纳闷呢,这么正直一个小伙子,即使喝醉了,那也不会跟个村妇……”

    “说谁不是呢。还好刘宇宁自己坚持查出真相,现在发现也不晚,才三十出头,还能好好相看个好对象。”

    更多的是对宋静芝抱有看法的:

    “后妈就是后妈,我看她就是故意把侄女喊到家里想嚯嚯人家刘宇宁。谁家远方侄女去别人家里住这么久呀!”

    “亏得我以前还觉得她人不错,现在看起来,只能说人藏得很深呐……”

    “嗐,这事儿报道出来,我才想起,当时那事儿在大院传得沸沸扬扬的时候,我们找她求证,她说什么来着?”

    “她说年轻人的事,她也管不了?”

    “还说什么男同志年轻气盛,犯错难免……”

    “我呸,新闻里明明写得清清楚楚,她侄女都招认了,事发的时候她完全知情,这不就是故意包庇嘛,想让远房侄女上位。”

    “可不嘛,她自己就是巴着刘振兴上位的,否则她一个东临出来的小护士,咋能当上首都人民医院的副主任?这护士和医生的区别大了去了,她胜任得了吗?”

    “只能说后妈就是心黑,见不得继子过得好!你看刘宇洲都多少年没回家了,肯定早就看出来这后妈是条咬人的毒蛇!”

    刘宇宁这招翻身仗打得十分漂亮。

    不仅甩掉了宋春花,摘掉了头上酒后乱性的帽子,还把宋静芝的阴暗面暴露人前。

    最刺激的是,报纸上没点名道姓,但几乎全首都人民都知道了当事人是谁。

    别的地方报社也在准备转载报道之中。

    刘家人自然也看到了报纸。

    刘老爷子气得在床上躺了好几天。

    差点就撅过去了。

    当时逼刘宇宁结婚,他也参与了。

    虽然是迫不得已,可是现在回想起来,就觉得内心无比愧疚。

    过不去那道坎。

    如果当时相信自己大孙子……

    可惜,没有如果。

    现在刘家面子里子都丢了,还不如当时闹大上新闻呢。

    该死的宋家和宋静芝!

    刘振兴是刘家老大,下面还有个弟弟刘振华和妹妹刘振美。

    刘老爷子床前。

    刘振华放下手里的电话听筒:“爸,我给大哥家电话没人接,办公室那边说他去东临了,估计大嫂也跟着一起的。”

    “哼,去宋家能有什么好事?一家子豺狼虎豹。估计那孽子还不知道这事儿呢,你跑一趟宇宁学校,让他来家里吃饭。”

    当事人不在,刘老爷子憋着一口气没处发。

    遂又想到自己大孙子白受了两年冤屈,心头涌起一阵酸涩。

    刘宇宁回首都之后,一直在忙着新闻的事,没去看过老爷子。

    刘振华电话一来,他立刻应下。

    当天晚上买了点伴手礼就去看老爷子。

    突然想到孟真还没在老爷子那儿露过面,得提前帮她铺铺路。

    于是又回宿舍把孟真送他的一顶棕灰色格纹贝雷帽装到礼盒里。

    刘老爷子家。

    “二叔。爷爷呢?”刘宇宁进门后,没在熟悉的位置看见老人。

    刘振华往楼上看了一眼,叹了口气。

    “床上躺着呢,这几天气够呛。那新闻我们都看了,哎……”

    刘宇宁没接话,直接提着东西往楼上走。

    当时宋春花逼婚的时候,眼前这位二叔也没帮他说话。

    虽然也没出面逼他,但不表态已经是一种态度。

    跟孟真和刘宇洲待久了,又经历了这些事,他性格也有转变。

    不再是以前那种随时见人都春风和煦的感觉。

    “爷爷。”走到老爷子卧室门口,刘宇宁敲门喊了一声。

    刘老爷子知道他要过来,没舍得睡,一直等着。

    终于见到大孙子,挣扎着就要从床上起来。

    “我扶您吧。”

    刘宇宁上前给刘老爷子床头放上软垫,然后慢慢扶着他坐起来。

    坐起身,刘老爷子看着眼前的大孙子,心头感慨万千。

    “小宁,委屈你了。是爷爷没能护好你。爷爷……对不住你。”

    刘宇宁抿了抿唇,他也没法真的跟老人置气。

    说到底那件事罪魁祸首还是宋静芝和宋春花。

    “都过去了。我给您削点水果吃吧。”

    刘宇宁从礼盒里取出一个红彤彤的苹果,坐在床头认真削起来。

    刘老爷子视线扫过桌上放着的礼盒。

    “来就来,还带什么东西。咱们一家人这么见外。”

    “没带什么,就是点水果糕点。”

    削完水果,刘老爷子非常给面子地吃了一小瓣。

    剩下的刘宇宁吃了。

    刘老爷子瞅了瞅大孙子:“小宁呀,你以后有什么打算,有……喜欢的女孩子没,要不要爷爷给你相看个好的。”

    “爷爷,你别操心了,我现在不考虑个人的事,随缘吧。”刘宇宁想像弟弟一样,找个情投意合的对象,相亲什么的,他才不考虑。

    想起弟弟刘宇洲,他从礼盒里拿出一顶包装好的帽子。

    递到刘老爷子面前。

    “爷爷,您试试这个帽子合适不,我看您那个帽子戴挺久了,换个新款的试试。”

    羊毛材质的格纹贝雷帽,既保暖又儒雅。

    大孙子给买帽子,刘老爷子嘴角都要咧到耳根子。

    接过帽子就戴上。

    “好看!像大文豪”刘宇宁赞美得十分真诚。

    被孟真熏陶久了,他也会夸人了。

    “是么?呵呵……”

    刘老爷子戴着帽子左右晃了晃,又取下帽子看。

    “哟,这帽子不便宜吧?”

    刘宇宁笑道:“您喜欢吗?”

    “当然喜欢!以后我肯定天天戴。”说完刘老爷子再次把帽子戴上。

    刘宇宁道:“这帽子,其实是你孙媳妇送你的。”

    “孙媳妇?”

    刘老爷子脑子转了几个弯,才明白过来,“是小洲那个媳妇儿?”

    刘宇宁点点头。

    “您孙媳妇儿可能干了,长得漂亮,还会设计衣服,在东临开了家很大的服饰店,这帽子就是她自己做的。明年还要参加高考,考到首都来念大学……”

    第176章

    宋静芝回东临

    说起孟真,刘宇宁话匣子一下打开了。

    他平时在刘老爷子面前,还从没这么话多过。

    刘老爷子将信将疑:“听起来这个小姑娘很能干,人也上进。怎么跟你爸说的完全不一样?”

    不一样?

    “我爸怎么说的?”

    “嗯……说是村里的知青,还嫁过人,小洲救人的时候被缠上的。”

    缠上?

    刘宇宁心头轻笑,谁缠谁还不一定呢?

    要不是他亲眼见过弟弟小两口相处,他可能也会被这些传言带偏。

    见孙子不说话了,刘老爷子以为确有其事。

    摇摇头:“你说小洲样貌周正,家世又好,找个什么样的对象不行,怎么偏就……能干上进固然是优秀品质,放在女同志身上,那就是野心勃勃呐!

    家里有那个姓宋的就够了,再多一个,怕是家宅不宁……”

    宋静芝前几年除了生儿育女,倒是安分。

    跟家里人也处得融洽。

    时间长了,别人看不出,刘老爷子岂会不知。

    三不五时就撺掇儿子给宋家开方便之门。

    刘振兴这点上倒拧得清,没干啥糊涂事。

    结果宋家眼见后门走不通,就在东临打着刘家的旗号行事。

    要不是刘老爷子提前给老战友们打过招呼。

    指不定宋家就干出啥连累刘家的事来。

    而且宋静芝娘家一直想攀高枝跟别家结亲的事,也有人在刘老爷子面前提醒过。

    可惜呀,那女人把自己儿子哄得服服帖帖的。

    还生了一儿一女。

    眼下也没出什么大岔子,总不能让两人离婚吧?

    要知道,刘振兴这种级别的人离婚,影响可不小。

    刘宇宁怕老爷子对孟真误会,赶紧解释:“爷爷,不是您想的那样。弟妹跟小洲那是两情相悦。

    她是下乡知青不假,也确实被家里人卖给同村的人当媳妇儿,只是新婚当晚她就跳河逃走,后来才被小洲救起来的。

    小洲那么谨慎聪明,早就查得清清楚楚。您别跟我爸一样,关心则乱。”

    原来是这么回事。

    刘老爷子点点头。

    想到孙子刘宇洲的性格,又冷又硬的,寻常女同志在他眼前估计过不了三招就得现原型。

    他终于松口:“那你让小洲带回来给我瞧瞧,今年过年正好。”

    刘宇宁也暗暗松了口气,只要老爷子点头,孟真基本就被刘家承认了。

    他又陪刘老爷子聊了一阵,话题不知怎么又回到最近的新闻上。

    刘老爷子拿过报纸,手指点了点上面发现证据那一段内容:

    “宇宁,这些事,不像是你一个人的手笔呐?”

    “嗯,其实这次的事,多亏了小洲和弟妹,不然我可能一辈子都没法澄清。”

    刘宇宁没把孟真在事件中具体的行动告诉刘老爷子,只捡了些能说的说。

    听完之后,刘老爷子心情愉悦起来,眸中闪动着对孟真的浓厚兴趣。

    “小洲的媳妇儿,倒是有点意思。”

    “嗯,等爷爷见到她就知道了,她脑子新奇想法多着呢。”

    刘宇宁心道,早知道刘老爷子想听这些,他一进门就该说的。

    时间不早了。

    刘宇宁明天还要去学校:“爷爷,您早点休息吧,改天我再来看您。”

    “好,让你二叔开车送你。”

    东临市。

    刘振兴去见老朋友,顺路把宋静芝送回娘家。

    宋家一大家子早就准备好饭菜等着。

    眼瞧着一道清雅的身影从车上下来,旁边一个穿制服的小伙子将后备箱的东西拎出来送到门口。

    “姑姑!”

    “小妹!”

    几道声音同时响起。

    宋静芝也迎上去,脸上挂着笑。

    “大哥、二哥、茜茜!”

    宋大哥往车那边看了一眼:“妹夫没来?”

    “他去见朋友了,可能有事聊,我们先进去吧。”

    宋静芝和宋茜亲热地挽在一起,往屋里走。

    宋大哥还追在旁边,语气有些苛责:“小妹,你怎么不跟着妹夫一起?既然是他东临的朋友,认识了以后也好给我们牵线搭桥呀……”

    “都是些老战友,正直得要命,我们宋家一点讨不到好,热脸去贴人家冷屁股。有那个功夫,还不如哄好你妹夫。”

    费力不讨好的事,她宋静芝才懒得干。

    还有一点她没说,那些老战友的妻子,大多都跟原配叶佩兰相识。

    她要跟着去,人家指不定怎么冷待她。

    宋家客厅。

    饭桌上。

    宋老爷子端着酒杯,呷了一口。

    这个年份的茅台,滋味果然跟那些寻常白酒不一样。

    入口绵远甘醇,后劲十足。

    宋大哥和宋二哥也相继端起酒杯,慢慢品着。

    宋静芝闻着这酒味儿,又看了看酒瓶子。

    不就是上次她寄回来那两瓶茅台吗?

    上次大哥还说早就已经喝完了,眼前不还放着一瓶。

    她没忘记刘振兴嘱咐过的事:

    “大哥,另一瓶茅台酒你给刘宇宁没有?这次振兴到东临,保不齐就要过问这个事。”

    宋大哥这才想起来。

    “你放心,酒瓶子还在,到时候装点别的年份的酒,应该也喝不出来。再不济,反正这酒转了几道手,谁知道怎么回事。刘振兴总不能因为一瓶酒就跟我们家翻脸。”

    道理倒是这么个道理。

    宋静芝点点头。

    说到刘宇宁,也不知道他媳妇儿宋春花怎么样了。

    “宋家村那边的最近有跟你们联系吗?宋春花说回老家,这走了好几个月了,一点消息都没有。”

    东临这边的新闻报道滞后。

    宋家人还没收到消息。

    大家摇摇头。

    “好久都没来往了。哼,估计是觉得巴上刘家之后,不用费心跟我们维持关系了呗。”

    “要不是小妹你在首都,好心收留她,他们家野山鸡能飞出山窝窝?”

    “就是,早知道就该让我们茜茜嫁给刘宇宁。现在亲上加亲。”

    被点到名的宋茜:“小姑,我才不要嫁给刘宇宁,我想嫁给刘宇洲……”

    宋大哥和大嫂也附和:“是呀小妹,我们茜茜为了等他年纪都拖大了。那小子跟块顽石一样,捂都捂不热。听说还跟个乡下知青闪婚了。”

    宋茜脑海里立刻浮现孟真那张狐媚子一样的脸。

    第177章

    她想住小洋楼了

    宋茜想起上次在文工团和孟真结仇的经历。

    今天正好跟姑姑告状:“小姑你都不知道那女的有多嚣张,不仅骂我,还骂你。说你后妈进门,见不得继子过得好。

    当时食堂很多人都听见了!你和姑父怎么会允许那个恶毒粗鲁的女人进门呐?!”

    被点破心思,宋静芝放下手里的筷子。

    “你也是蠢,大庭广众之下跟个村妇对骂,不管输赢都跌份。不过那村妇想进门没那么容易,你姑父对她很不满意。”

    话锋一转,宋静芝又劝道:“茜茜,你还是另外相看一个合适的吧,刘宇洲那小狼崽子你拿捏不住,一身反骨。

    何况他那个工作岗位,没权没钱的,还时常被派去偏远山区。你要是跟着他,一辈子都只能在山窝窝里打转。

    正好这次有个合适的男同志,空军编制,父母还都是东临市政府的领导。你要是能跟他成了,就不用远嫁到首都。”

    宋大哥和大嫂赶紧表态:“不错不错,本地的好,有什么也能照应着点。趁小妹你在东临,早点带着茜茜跟男方家相看一下吧!”

    “爸、妈……”

    宋茜嘟着嘴。

    别的男同志再好,能有刘宇洲长得好?

    她不仅要挑家世好的,还要挑外貌、身材……

    宋静芝笑道:“那我尽快跟男方家约一下。茜茜你年纪也不小了,再拖下去还能找到什么好的?”

    “是啊,闺女”。

    宋大嫂分析起来。

    “等刘宇洲离婚了你再嫁,那就是二婚,万一那个村妇还留下个一儿半女的,你还得当人家后妈!你以为后妈好当呀?

    本来你男人的工资全都该给你,现在多了几个拖油瓶,那家用都得掰成几份花。不划算!

    再有等孩子长大,你还得给人家准备彩礼嫁妆,留给你的家底儿剩不了多少。这笔账怎么算怎么亏。不信你问问你小姑……”

    宋静芝点头,也掰开揉碎地给侄女剖析其中厉害:

    “可不是么,两养不熟的白眼狼。一个个的工资从来没往家里寄过。小的那个就不说了,大的那个宁愿每个月交钱给家里保姆,也不愿给我半毛。”

    “刘家那种家庭,外人看起来高门大户,羡慕得不行,实际明里暗里不知道多少双眼睛盯着你,半点油水都捞不着。个个都清廉得不行,也就指望着那点工资过日子。”

    “要说好处,你嫁过去后,能给你在哪个单位安排个闲职,把工作给解决了。我从军区医院调到普通医院,还是求了你姑父好久,才给我调的。”

    宋静芝是护士,在军区医院拿死工资,往上晋升到头也就是个护士长。

    操劳不说,工资也没多多少。

    关键还没有任何油水可以捞。

    她调到普通人民医院,在产科当副主任。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