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若是水土不服,思乡情切,写信回来,切莫藏着掖着,这匣玩物,你留着路上解闷便是。”太子妃送了个匣子,沉甸甸的全是金子打的手镯钗环,堪称女孩最喜欢的玩具。“官家是何等慈爱的圣君,必不会坐视不理。”郓王妃立刻接了一句话,她也送了个匣子,比太子妃的稍小,但里面是温润滚圆的珍珠,一看那个质地,比上一匣半点不差。
两位王妃并肩站在一起,这夺目的美貌光辉就加了个倍,而且还是十分肖似的美貌光辉——虽说因为官家偏爱的缘故,太子和郓王关系比较微妙,但他们俩的王妃却是亲姐妹,市井间就有促狭人说促狭话,认为将来不管是太子继位还是郓王继位,朱家都赢麻了。
她左右看看,就很有点忍不住想笑。
“嫂嫂的好意,我记在心里。”她说,“能去灵应宫修道,为爹爹祈福,他乡既是故乡,又岂惧水土不服?”
一片轻微的赞叹声响起,其中也夹杂了一两句模糊的挪揄。
看看帝姬,分明很会说场面话嘛,早学些乖,哪能被逐出京城呢?好在官家宽仁,既能恩准几位亲眷来送,足见还是认这个闺女的。
再看看两位王妃送她的临行礼物,这是不是暗示了什么啊?
那有些原不该出现的人,也就出现了。
难得被带出来,跟在太子妃身边的宁福就一脸羡慕嫉妒恨地盯着她看,看得她有些尴尬。
“我现在虽有钱,”赵鹿鸣笑道,“但取不出来,还不能分你。”
宁福小脸一红,“谁要钱了!”
“那你为何这样盯着我?”
“你能出了京城,去看外面天大地大,”她说,“多好呀!”
她忽然就不笑了。
“若来日有机缘,说不准妹妹也能出京看一看这天地。”
“真的?”宁福又惊又喜,“他们说阿姊言出法随,那我真信啦!”
她伸出手去,捉了小萝莉的手,紧紧握在手里。
“不仅能离了京,而且到那时,你想去就去,想留就留,”她一字一句地说道,“除却爹爹,谁也不能阻了你。”
太子妃和妹妹互相对视一眼,不明白朝真帝姬为何态度突然大变,用庄重而严肃地语气说出这句话,就像在说一句必定应验的谶语。
但赵构似乎不想纠结这句话,他忽然插了句话:
“今日相送,呦呦可还有什么挂念之人?”
赵鹿鸣有点迷惑地皱起眉。
挂念?那按礼仪说她要挂念的人可多了!除了爹爹之外,太子哥哥要挂念,郓王哥哥也要挂念,乔娘娘要挂念,韦娘娘也要挂念。爹爹勤勤恳恳,一扫仁宗朝时皇室人丁不旺的颓象,给她制造了五六十个兄弟姊妹。兄弟娶亲,姊妹嫁人,她又有许多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就算她勤学苦练,这菜名也是一时半刻难以报全的,现在冷不丁问她一句,她哪知道该挂念谁?
九哥挑挑眉,往一侧让了让,跟大变活人似的,就让出了一个曹二十五郎。
两个嫂子就抿嘴笑而不语,外加内圈伺候的女童和宫女和内侍,外圈伺候的道士和禁军,还有那三个十四岁的高坚果,一个佝偻着腰的老中贵人,一起注视着这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一幕。
赵鹿鸣头皮炸了。
曹二十五郎被曹父结结实实地打了一顿,这是断然没有错的,现在伤还没好就跑出城来送她,那整个人就很憔悴。
他的皮肤没有一丝血色,透着象牙一样苍白的光泽;他的嘴唇也是苍白而干枯的,像是枯萎在雪中的花朵;他的眼睛还是那样乌黑,睫毛还是那样长,里面流转着内敛又含蓄,深情又痛苦的光华。
光是以上这些,他已经完全足够死死戳中宋朝女性的审美点了,而他今日出门,竟然还精心打扮了一番!
玉色的锦袍,红梅图样的腰带,身量还没长开,但这股子忧郁的气质更加让人心动呀!这不是清贵美少年什么是清贵美少年!又柔弱,又坚强,又优雅,又深情!
嘿!那边那三个高坚果!看看汴京顶配,未来的“人样子”是什么样的!再看看你们!蒹葭玉树,说的就是你们!
所有人的眼神都在乱飘乱飞,而且是非常愉悦,非常满意地乱飞。这本来是个细想很冷酷,因而很令人同情的场景,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因为说错话被父亲逐出京城——可只要加了这一段,它立刻就让人津津乐道起来。
它甚至还终结了这漫长的,少则一两个时辰,多则可能干脆墨迹送到天黑的送行仪式!
因为朝真帝姬见到她这俊秀深情的表兄后,再也装不出少年老成的镇定模样了。
这个披着雪色斗篷,纤细柔弱,令人心生怜惜的少女噙着眼泪,忧伤脉脉地望着他,说:
“表兄,此去便是千里之外,再会无期,你把我忘了吧!”
说完这句话,她向这一群面露怜惜的,以袖拭泪的,抽抽噎噎就要出声的兄嫂弟妹们行了一礼,头也不回,就上船了!
上船了!
船了!
了!
汴河上有风卷起浪,拍打着那艘以彩锦装饰,华美非常的大船,波浪撞上新涂了漆的木料,顷刻间便碎作雪白的细碎泡沫,像曹二十五郎的心一样。
康王就伸出手,拍拍他的肩头。
“已是官家恩典,”他说,“不可悲伤无节啊。”
曹二十五郎转过头,哽咽着行了一礼。
“此恩天高地厚,小子死也不敢忘的!”
郓王妃悄悄看了一眼自己的姐姐,小声道,“消息还不曾出大内?”
“这都要看官家考量。”太子妃目不斜视。
就在赵鹿鸣离京这日,有骑士自北而来,飞马进了汴京,带来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完颜阿骨打,死啦!
虽说在这事儿上大宋没出过半点力,可这仍然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骑士不能一路跑一路扯嗓门大喊,小脸儿都憋红了!
消息传进艮岳时,官家一下子就从椅子上跳起来了。
这岂不是呦呦梦里那头北方的妖龙?!
天啊!天啊!
呦呦那梦可不是无的放矢,故意咬王黼一口!那梦竟真的应验了!
完颜阿骨打死了!那他的弟弟,他的儿子,必定要打成一团,大宋的江山从此就算是稳如磐石了!他再也不用担心金人看穿了大宋军队孱弱不堪,突然在某一天南下了!
这都是仙尊保佑!都是他潜心修道,感天动地的结果!
当然!连仙童也是他潜心修道,感天动地的结果!
宋徽宗被自己感动坏了。
王黼结联内宦,这是板上钉钉的事,怎么处置他,官家还没想好,可他自己的乖女被他逐出京城,他却满心都是小小的内疚,虽为了面子不能喊她回来,但他可以赏她呀!
也好平息一下朝野京城的非议,给她撑撑腰!
赏她个大的!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35-10-1535:03:57~2035-10-1522:29:4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无言的cat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滚圆的囡囡、峨眉巅、Schass(我不是在印度)、原罪、阿挽、hema555、珩六、八寻白鸟、时宜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卓湛50瓶;景鸽鸽43瓶;阿聆38瓶;obscure30瓶;落落27瓶;恭火35瓶;星河欲20瓶;阿宝团、屠屠屠、瓶;九奴15瓶;冀高一筹、瓶瓶熊、溪鱼、橘总稳如泰山、早稻、Rosalind·Stark、疾虚妄一、肖白莲还我一百六万字、时宜、Innonsense、双鸥10瓶;女主控怎么你了5瓶;endora4瓶;yuki、星宿一奇3瓶;月下2瓶;初九、马礼傲的如意刀刀刀刀、清梦压星河、不知不知、鱼鱼我的圣女、黄金面、一拳两个嘤嘤怪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85
第十八章
◎赏你个族姬呀◎
旅途第一天,其实没有她想象的那么艰难。
船是新船,有淡淡的木料香,但闻不出来,因为凡是她有可能活动的区域,都被熏香仔仔细细地熏过。
熏过还不算,大家觉得外面用的香料不够尊贵,香味不够沉静高雅,可帝姬又觉得在船上四处点香炉既呛人又不安全,于是几个小宫女想出了更别出心裁的办法:将甜瓜切成小块,装进一个个精巧的容器里,不吃,专门用水果的清甜香气熏船。
毫无疑问,被帝姬训了一顿,但几个小姑娘捂着嘴笑,很不以为然。
“帝姬何必自苦太过呢?”她们说,“宫中有的是东西。”
“宫中有东西,路上也有么?”
“自然有的呀!”她们笑盈盈地答,“帝姬想要什么,吩咐一声便是,路上郡县若是不能及时送到,咱们自然有办法的。”
她皱皱眉,有些怀疑,“什么办法?”
宋朝文官群体对皇室的态度是较为冷淡的,尤其是公主们,某种意义上算是受气包那一档,有行差踏错,言行不慎之时,保不准就要被御史参一本,那官家也是很头疼的。
而地方官做错了事,怠慢了她,很难说御史会为她出头。
难道她要为这点事向爹爹告状?
但是小宫女们还没说出个头头道道来,待女童之中年纪最长,威信也最足的季兰过来,这个话题就被暂时打断了。
“帝姬言不离道,动不违仁,才令官家看重,诸位贵人怜惜呢,偏你们说这些没道理的话。”
小宫女们就一个接一个乖巧地退下了,临行没忘记按照帝姬吩咐,撤了那些甜瓜。
“话还没说完,”她说,“她们到底有什么办法?”
季兰低了头,“她们年岁小,说些不知深浅的话,帝姬纵问,奴婢也不当说。”
她皱眉,知道是不能问出什么了。
虽然是一件小事,但船上能有什么大事呢?
换个人问问。
黄河上跑着,本来就不是什么大船,走不到十米就是老中贵人曹福的舱室了,方寸之间,除了一张榻,一张矮案外,连椅子也没有,案前摆了个藤箱充作小马扎。再仔细一看,老中贵人坐在榻上,小内侍坐在藤箱上,正替他剪什么东西,一见她走进来,一老一小立刻起身,恭恭敬敬地给她行了一礼。
“这是剪的什么东西?”她有些好奇。
“回帝姬,这是曹家的膏药,”小内侍口齿伶俐,“剪了贴在太阳穴上,头疼失眠,晕船呕吐,什么都治。”
她有点好奇,凑过去仔细看一看,黑乎乎的,“怪不得屋子里一股刺鼻的药味儿。”
“可是熏到了帝姬?”小内侍有些惶恐,“奴婢这就关了门去。”
“无事,无事,”她摆摆手,“之前宫女给我两贴,气味很清淡,要我给你们拿点儿吗?”
小内侍看看老中贵人,老中贵人就笑了,“宫中用的,怕贵人嫌弃,因此气味儿都淡,却没曹家的膏药好用。”
见她有点吃惊,老中贵人又解释了一句,“小货行处的曹家药店,也是宫中金紫医官的方子,错不了的。”
见了帝姬进来问东问西,问完还不走,小内侍就很有眼力地收了膏药,老内侍又取了自己的头巾仔仔细细铺在藤箱上,最后才请帝姬坐下。
她也不废话,开口就问了:
“我想着别说帝姬,亲王们也不该惊扰郡县,否则岂无御史弹劾?因而不解,她们说这话又是什么道理?”
曹福听了,低了一会儿头,小内侍就干脆溜出舱室了,留下老太监慢慢地用一个问题回答她的另一个问题:
“帝姬在宝箓宫中,见到的都是什么人?”
她仔细想想,“都是些清修的仙长。”
“当真清修?”曹福问。
赵鹿鸣就愣了,过了一会儿,她忽然摸出了一点头绪。
她在宝箓宫中修习,因为年纪小,没有品阶,所以理论上是最低级的小道童,无论是道观还是佛寺,这种身份都是应该当牛做马,给师傅当苦力使唤的,跳水劈柴生火做饭,什么活都要干,师傅一时心气不顺了,打得也骂得,哪怕打死都是有的。
毕竟想想看,这么小的年纪被送进道观里,有几个是进来享福的?大部分是附近百姓家的穷苦孩子,养不活送进去混一口饭吃。就这么起早贪黑地干活到成年,都未必能获得一张道士职业证明!那玩意也是很贵的!看门路的!没有门路,胡子都长出来也是个道童,且受着吧!
但这些苦日子怎么会落到她身上?
她连见都没见过!
她是宫中的帝姬,送来宝箓宫清修是宝箓宫天大的荣耀,那务必要给她照顾得妥妥当当,离了韦氏,宝箓宫这里也能给她准备一个离宫退休的女官,专为帝姬高薪聘请过来当了女道!下了大本钱的!
她仔细回想一下,宝箓宫中的那些位仙长,有慈眉善目的,有仙风道骨的,有少言寡语的,有风趣幽默的,这几年的修行下来,她遇到的竟各个都是高洁出尘,不与世俗同列的好人。
但那怎么可能呢?
此时神霄派盛极天下,官家又下令给他们特权,即使见官也是同级叙礼,那地方官怕不怕他们呢?还需要“弹”谁吗?人家道士难道不能自己抡拳头上?
曹福见她想通了,就笑一笑。
“况且帝姬不知,”他说,“帝姬离京修道的事,是李彦操持的。”
李彦是谁,赵鹿鸣并不陌生,跟童贯、梁师成并驾齐驱,算是大宋最招人恨的,权势滔天的大宦官,这人的一个小战绩:官家想要钱,他能在汴京周围搜刮到三万多顷的“无主良田”,手段之蛮横,气焰之嚣张,连后世看到这段史书的人都为之惊讶。
他能搜刮到这么多土地,地方官要不是同流合污,就是已经被他压服了,否则但凡有点气节,非一头撞死永熙陵前,也让高粱河车神知道知道,自己的儿孙里出了何等样的败家子。
所以,别说帝姬糟蹋俩甜瓜,她就是沿途下馆子,谁又敢找她要钱呢?毕竟这旅行团是李彦的徒子徒孙们开的啊!
“中官……”她声音有点颤抖,“也与李彦有旧吗?”
老太监很不在意这个事儿,“他初进宫时,我带过他几年。”
头顶着双重BUFF的赵鹿鸣就惊呆了。
刚出城第一天,她就有了一个很不好的猜想:
比起一个拯救世界的女英雄,她似乎更像是一个奢靡骄横的女反派。
像是个佐证,行得很稳的船忽然颠簸了一下,小内侍就探了个毕恭毕敬的头进来。
“帝姬,船靠岸了。”
船跑了大半天,从汴河跑进黄河,没出京畿,就停了。
停自然是有码头停的,岸上也有驿站可以歇息,她下了船,有宫女太监侍卫一层接一层地围着她,伺候她登车。
她回过头去,夕阳下黄河滔滔,有许多模模糊糊的影子在河的中心,像礁石,一排排长在那里。
“那是什么?”她问。
曹福转过头去,眯着眼看了看,“帝姬,那是船。”
“怎么既不驶来,也不驶去?”
“他们自河东路运送木头来,到这里是要卸货的,有天家的船在,他们须在河上避一避,到得明日咱们行船,他们就驶过来了。”
车轮滚滚,没几步路,就到驿站门口了。
这回驿站是没有什么廉价熏香味儿了,甜瓜的气味特别足。
窗纱是新换的,但外面也拉上了帷帘;床榻自然都是崭新的,但墙壁也得拿绸缎贴一层壁衣。
还有桌椅板凳,洗手的盆,漱口的盂,以及宫女们用极精巧的食盒端进来的热汤热饭,每一样都整治得妥帖无比。
宫灯映照下,她好像出了宫,又好像没出宫。
而每个人的眼睛都告诉她,就该这样,就该这样啊!
她们的态度甚至得到了佐证!
第二天的傍晚,有一艘京里的船追了上来!
“官家有赏!”船上的内侍手脚利落,搭了个板子就跳上来了,“帝姬请往后船一观!”
“爹爹有赏,”她有点没反应过来,“为何而赏?”
“君父赏赐子女,哪需要什么理由?”年轻内侍说完又是诡秘一笑,低声道,“完颜阿骨打病死!官家大悦!”
她静了一会儿,行吧,官家觉得开心就行。
那赏了什么呢?
“送德音族姬与帝姬同往修行!”
她就是一个大惊失色!怎么着,赏别的也就罢了,这是谁家的小贵女也赏来啦?!
说就是赵鹿鸣这个后世来的人太年轻,太年轻了,送一个宗室小姑娘来陪她,算什么“赏个大的”?
况且一位族姬,干嘛拿乔自己不过来,还非要帝姬去后船见她?
赵鹿鸣就踩着踏板,小心翼翼地去了后船,一进船舱,她整个人就懵了。
“你管这叫德音族姬?”她问。
“不是奴婢叫的,这是官家赐的爵!”内侍开开心心地指着快要戳破船舱的一大块花石,“帝姬千万莫小觑了她!这可是槃固侯之妹啊!”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35-10-1522:29:48~2035-10-1735:00:5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原罪2个;八寻白鸟、hema555、咖啡馆土猫、阿挽、时宜、Schass(我不是在印度)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穿猫的靴子君41瓶;_30瓶;时宜22瓶;肉粽、星河欲、文远叔叔的小棉袄20瓶;灰色泡泡17瓶;鸠13瓶;键盘侠远离我、三生、功课太少你自觉点儿、花椒10瓶;山月半轮秋8瓶;溪鱼5瓶;咼迭3瓶;鱼鱼我的圣女、折枝、荞麦壳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19
第十九章
◎天上的月亮◎
德音族姬。
赵鹿鸣摸摸下巴,看看自己这不会说不会动的小堂妹,感觉这事儿既荒诞离奇,又很是她那位爹爹能干出来的。而且再仔细看看,不得不说,那么多太湖石里,独它们兄妹俩能受封爵位,这是有点本事的。
这位族姬高逾一丈三尺,重……这个就不提了。比起她那位豪横高大的兄长,德音帝姬身形娇小纤细,袅娜轻盈。尤其别的太湖石都被湖水或是酸性土壤侵蚀穿了,一个个好似被陨石击穿的月球表面,她是看不出许多美感的——独它的蚀洞开得恰到好处,如双环髻一般。而自发髻向下,又有一抹淡淡的红痕流淌在石头表面上,延展开好似罗裙般美丽。
所以她这爹爹虽说持之以恒地不做人,但这块太湖石的确很美。
她看着这块荒诞又美丽,运至京城的路上耗费无数人力财力,并准备在接下来的旅程里,继续造成大量人力物力浪费的石头,忽而产生一种奇异的感觉。
她注视“她”,就像是注视着另一个自己。
帝姬就像是天上的仙女一样,三个高坚果在船舱里悄悄嘀咕。
他们虽然也是去白鹿灵应宫修道的小道童,但并不与帝姬同乘一艘船,否则是连嘀咕也不能嘀咕的——这都是临行前家中父祖很严厉地嘱咐过的!
虽说他们在辽国时也是大族,可他们是汉人,位置总在契丹人之下,哪怕努力读书卷到位高权重,照旧要被契丹人戒备疏离。
所以父亲才下定决心叛辽归宋,果然就受了许多的赏赐,要官有官要钱有钱!住上了前所未见的漂亮宅邸,还有许多的美味珍馐,爆炸一般出现在高坚果们的面前。
但他们的好日子没有持续很久,因为他们虽然是小孩子,但也会出门,也会与汴京城里其他勋贵大臣的孩子见面,他们也要读书交际。一见面时,他们就什么都明白了。
勋贵家的孩子瞧不起他们出身新皈依的叛臣之家,文臣家的孩子瞧不起他们是粗鄙的武将之家,就连路边卖小吃的,听到他们迥异于汴京人的口音后也会轻蔑地一笑。
“又是北边来的破落户,”他们用控制得还不错的音量打趣,“倒是想装出个人样子。”
“瞧瞧那小黑脸儿。”
“吃得那般痴肥。”
“也不要这般刻薄,”有皮肤白皙,腰间挂了一串杂佩的小男孩笑道,“托了他们的福,我倒觉得这半年汴京赏心悦目了许多。”
“当真?”
“你们岂不知,就连城中阴沟都干净了?”
高坚果们听得懵懵懂懂,回家还要问一问父母,为什么河北人来了,汴京城的阴沟都干净了?
后来他们再听到那些话,挥拳头就打,再后来他们打也是不敢打了,就只能窝在家里,想着有朝一日出人头地,被人瞧得起的那个梦。
家中父祖说,跟了帝姬,说不定就能实现这个梦呢!
现在他们跟着帝姬了,船上那些服侍他们的仆役,还有保护他们的侍卫就都变了个态度,每个人都对他们很客气,虽然他们三兄弟里,最年长的赵俨说,那只不过是虚情假意罢了,他们只是怕怠慢了三位小郎君,被帝姬得知后责罚他们。但毕竟这些人不会再公开用那张嘲讽的脸对着他们了呀!
帝姬是个很好很好的人,像月亮一样皎洁,像画上女仙一样美丽,她虽说鲜少离开自己的船,但无论她和谁说话都很和气,轻声细语的,她还给他们买了楸叶!虽说是已经枯萎了,但他们都珍之重之地收藏起来了,谁也不敢将它丢掉。
那可是官家的女儿,是高不可攀的明月——他们那满满都是稚气的心里,自然认定她就是最好的,她也值得世上一切最好的东西。
船还在跑着,但南郑城是已经忙忙碌碌地准备起来了。
首先是白鹿灵应宫,就像赵鹿鸣猜测的那样,怎么可能短短的一个多月内就给她盖好一座大道观呢?必然得“征用”一下别人的建筑啊!
但哪怕是征用人家现成的东西,这也是个大工程啊,得把里面不合规制的佛像请出去,把不合规制的和尚们也请出去,再在附近别的道观里挑挑拣拣,三清四帝的神像请过来,同时工匠们还要加班加点,给请过来的神像重新涂一遍金身,再放进灵应宫中。
这就完了吗?那可想得太美啦!屋上瓦是不是破了?漏水的地方必须得重新补一遍;脚下砖是不是裂了?光换一块砖太难看,也重新铺一遍吧!那砖都铺了,柱子怎么能不重新刷,墙壁怎么能不重新涂?像样嘛?
这是中间的大殿,后面还有帝姬住的地方,中贵人住的地方,宫娥住的地方,前面则是侍卫们住的地方,和其他道官们住的地方,这些一应都是要收拾好的!稍有怠慢,帝姬自己没说什么呢,周围那一群神人只要伸出一根手指,就能按死你哪!
不独南郑城,兴元府,甚至是利州路都一整个乌烟瘴气起来,百姓们每日看着民夫往城内拉东西,再听着工匠敲敲打打,半夜也不得休息。和尚和道士们委屈地抱紧小被子,呜咽着不敢出声。
那可是官家的女儿,是高不可攀的明月!
明月过了潼关,又自黄河进了渭水,再下船换车,准备一路向南时,已经过去了一个月。
“重阳将至呢。”宫女们惆怅地说。
京城里有那许多节日,每一个都是那般热闹,就比如重阳节,京城里忽然之间就开满了菊花。
什么样的菊花都有,万龄菊的花蕊像莲蓬一样,桃花菊色泽鲜妍如春时,圆的是金铃菊,大的是喜容菊,一夜之间,四处开放。
家中的妇人就又到了比拼手艺的时候,汴京的小妇人可以腾出一日来,早早准备好面粉、蜜糖、果仁、油盐,支锅蒸起粉面蒸糕,蒸时不忘记用面粉捏出一个个狮子蛮王,她们高标准,严要求,那狮子捏得是不是活灵活现,还要和妯娌,和亲邻一较高下咧!
这许多的蒸糕到时就会邻里街坊四处送,也四处收,出城登高望远时带着吃,再就各家的味道进行一番品评。
哎呀呀呀,她们讲一讲,就会叹一口气,京城那样热闹,出了京城可再也见不到了。
“或许兴元府也有这样的习俗。”赵鹿鸣说。
有的宫女就天真地点头,掰着手指算起还有几日才能到达。
曹老爷子听了时,就垂了眼睛,不言不语,还是小内侍嘴快,说:
“兴元府恐怕没有这样的习俗,帝姬若是喜欢,咱们在道观里多做些各式各样的,热闹热闹。”
“为什么兴元府没有这样的习俗呢?”她问。
“出了京畿,”曹福说,“天下都没有这样的习俗。”
马车缓缓向前,走在起伏的山路上,有些颠簸,但好在天气转凉,车里尽可以多垫些垫子,让帝姬坐得更舒服些。
她偶尔挑起帘子往外看,外面有骑着骡子的高坚果,有擎着旗帜的侍卫。高坚果会立刻兴奋地同她讲话,侍卫的旗帜会迎风飘扬,她所看到的,听到的,大概也就是这些东西。
但往远了看,也能看到一二茅草屋,以及连绵不绝的秦岭。
“爹爹在兴元府,赏了我许多地。”她说,“不知哪一处是我的。”
“这些是不是呢?”佩兰也扒着车窗往外看一眼,“帝姬你看那些农人,水田修在洼地里,旱田修在山上,七扭八歪的,半点也不整齐!官家该不会赏帝姬这样的田地吧?”
“爹爹赏我的应该都是荒山。”她很自信地说道,“这是农人自家的地,断不是我的。”
佩兰吃了一惊,“荒山可怎么种?”
“荒山也可以开垦,开垦过之后就可以种田了。”她说。
她可以种一些粮食,还可以种一些经济作物,种些果树也不错?总之爹爹给了她千顷地,她心里就有许多个想法,并且很有些跃跃欲试。
虽说时间紧迫,可她的起点高,能秒杀一大群种田文女主角啊!
“你们且等着看吧,”她很自信地说道,“这些荒山虽说开垦起来有些难,可爹爹免了科差、徭役、支移,到时会有许多百姓来种咱们道观的地,他们的负担就会很轻,咱们就能攒下许多钱粮,来日……”
帝姬快要到了,南郑城就变得异常热闹。
一整个利州路的官员像无头苍蝇似的,嗡嗡个不停。
迎帝姬是必须得迎的,城下迎应该差不多吧?不用出城三十里吧?原以为她是被贬过来的,可又带了那么大一位族姬!那么大!翻山越岭地爬过来!累死好几匹马!
那就证明帝姬是简在帝心的,除了出城迎接外,再送点礼吧?帝姬的礼是要送的,身边那个老内侍也得送一份,还有调过来的道官,那也是李彦面前的红人,必不能怠慢了去……
新到的转运使宇文时中坐在上首处,眉头就皱的死紧。
有官员注意到这一点,就谄媚地凑过来,“大人曾任资善堂赞读,与帝姬有师生之谊,与下官们自是不同的,未知……”
就很想问一句,帝姬喜欢什么啊?这千里万里外的十三岁小姑娘,谁知道她喜欢蜀锦的裙子还是四尺高的珊瑚啊?
这个瘦削的中年文士冷冷地瞥他一眼,“自是不同,因此我备的礼,也与诸位不同。”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35-10-1735:00:55~2035-10-8522:52:5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Schass(我不是在印度)、原罪、hema555、八寻白鸟、时宜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阿猫翻不动身124瓶;双鸥85瓶;本教材另有中文版53瓶;小沼泽地44瓶;瓶;茶若是只猫33瓶;崩崩、阿挽20瓶;啊蕾蕾19瓶;saori2.0、生七笑17瓶;时宜、芒果干比芒果好吃10瓶;Justaways9瓶;原罪7瓶;异点点、lt竹丝5瓶;无心人、暖、一春阿夏、婉婉类卿5瓶;言笑晏晏、听观澜、August-sixtee.、清浅平心、阿蕤、空谷幽兰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20
第二十章
◎恶龙◎
太阳朦朦胧胧地照亮了南郑城。
王穿云对着镜子,细细地描着自己的眉毛,她已经将脸洗干净了,身上却还只着了件中衣。
她家原有三面镜子,这是件很了不得的事,第一面是个孔雀纹的方面铜镜,又大又亮,能将她整个头都伸进去呢!那镜子摆在老祖母的卧室里,晨起时老祖母总要对着它,看一看自己头上的白发,再将梳子放进桃木刨花水里蘸一蘸,细细地将发髻梳理整齐。
幼时夏夜里睡不着,她就会从老祖母的怀里爬起来,在星光暗淡的屋子里晃来晃去,最后好奇地去玩那面冰冰凉的镜子,那镜子的厚重,纹理的细密,都牢牢记在她心里。
那是老祖母的嫁妆,老太太得意了许多年,也说过要将那面镜子传给自己心爱的小孙女,可她已经不在了,那镜子也不在了。
第二面镜子是母亲卧室里的蹴鞠铜镜,比老祖母的小了些,但也有父亲巴掌那么大,也是母亲的嫁妆,但不知道为什么,圆镜的边缘处有个缺口。有铜匠过来修,没修好,王传云就不承认那是一面圆镜,她只说那是面豁镜子,都没有老祖母的镜子好。母亲听了这话,便很生气地抓过她来,啪啪打了两下,从此王穿云就只敢在心里说这话了。
可镜背雕刻了小儿蹴鞠图,她是觉得很有意思的,总想仔细看看,可惜这镜子既有前人作孽,又有小儿嘲笑,母亲就说什么也不肯给她,平日里梳妆完毕,立刻将它锁在匣子里。
现在母亲已经不在了,王穿云却也没机会再翻出那面镜子看一看了。
她现在手里握着的,原不是她自己的镜子,而是别人送给祖父,又被她偷偷拿走的,很小的一面手柄镜,手柄修长,镜面光滑,她尤其喜欢镜背上的那幅画。
有仙人登云,于半空之中束住恶蛟,猛然间一剑斩下,力透镜背。
那才是真正的裂石穿云,惊涛拍岸之势!
她握着手柄,食指下意识地就去摸镜背上的那柄剑,那剑已经被她摸得很光滑了,泛着金子一般黄澄澄的光。
而后她放下炭笔,也放下了手镜。
那小小的手镜照不全这个少女的全身,只照到她的背影。
她一件件地穿起青色与灰色相间的衣衫,过了一会儿,待她将对襟道袍穿好后,又拿起兰公斩龙镜,仔细地看了看自己。
镜子里只有一个小道童,洗得干净,也收拾得整齐,除此外什么也看不出。
她低头又仔细看看藏在袖子里的那柄短剑,确认她藏得隐蔽后,满意地推开房门。
今天是南郑城的大日子。
今天以前,百姓们已经被发动起来,洒扫街道,就连阴沟也要掏个仔细,店家更是要仔仔细细将门板擦拭干净,连一丝灰尘也不许留。
从上到下,这都是很辛苦的一天,但身居高位者的辛苦总是能得到报偿的,比如说那些在街上巡视的小吏,他们总能从店面里找到卫生不合规制的地方,一家不合格,一条街也不合格。那这一条街走下来,荷囊里就可以多一贯钱了,要是个好男人,这钱就拿去给父母买一壶酒,给妻子买一根簪,给儿女买一包糖;要是个混球,这钱就送去娼家,喝酒取乐了。
不管怎么说,这些小吏一边从袖子里往外悄悄倒一点炭灰在客舍角落或是某户人家的门前,一边交流着这份外快该如何花用的心得时,还要言不由衷地抱怨一句:
怎么帝姬就来咱们这儿了呢?怎么咱们就要受这样的累呢?
待他们的抱怨声渐渐远去,就换成客舍主人偷偷地骂上一句了:
这群鸟人!
小吏自然是鸟人!帝姬不敢骂,可那群忙着出城去迎接帝姬的地方官和道官,也全部都是鸟人!
尤其是汴京派来的阉货,虽说没有鸟!那也是十足的鸟人!鸟人中的鸟人!
有道人从客舍楼梯上下来,掌柜的见了,立刻换了一副样貌,赔着小心的笑:
“道长也要出城迎接贵人么?不去么?啊呀,这真是可惜了,听说帝姬的车队自北而来,绕过草石山时,我妻舅是在那边做事的,他回来同我们说,那气象真是……远远的,说是一道彩虹也不为过……”
那些不干不净的话就全都咽下去,跟许多辛酸牢骚混在一起,渐渐地落到肚子里了。
没有一句会飘到白鹿灵应宫去,这是确凿无疑的。
灵应宫里多了许多小道童——大多是女孩儿,但也有些小男孩,大半是宫中内侍在附近采买到的,小半是自己投奔来的,毕竟宫中的要求很高,长得不干净不漂亮不行,反应不机敏不能及时应对贵人的话不行,大字不识一个也不行。可是,满足以上要求的大多不是贫苦百姓家的孩子,这就有点麻烦。
好在内侍们总有办法,他们在替帝姬办事时,已经顺便将这个问题解决了。
说南郑城是不准确的,说兴元府也不那么确切,准确说是整个利州路,靠近兴元府的这一片地区里,都多出了不少卖孩子的家庭,排除掉那些穿着草鞋打着赤膊,满面枯槁的流民外,还剩了不少娇生惯养,聪明伶俐的男孩女孩。
那卖谁不是卖呢?卖给白鹿灵应宫至少是个干净去处,将来要是帝姬开恩,说不定还能还俗回家,那就算是大造化了呀!
她们的父母颤抖着手,从内侍手里拿了那几贯钱,呜咽着受了女儿给他们磕的头,待她远去时,当父亲的总还得安慰妻子几句:
“幸亏帝姬心善,收了她们哪。”
幸亏有帝姬在!多亏有帝姬在!
王穿云就是这么进来的,她也有个道号——她哪里有资格得到真正的道号呢?那只是统一给这群女童改了名字,方便使唤罢了。
但她不认。
她只认自己父母给的名字,她出生时啼哭声大极了,祖父听了哈哈大笑,给了她这个玩笑般的,并不算十分女儿家的名字,可她自己却觉得很好,很有气势,她心里是拿它当了大名的。
那就更不能被人夺了去,她这样坚持,辩解,然后道人的鞭子就打下来了。
什么坚持,打几次就好了。
被打了几次之后,她似乎是低了头,变乖巧了,管理她的道人就觉得很满意。
可她心里还是不认。
一朝困在灵应宫里,她就一朝拿不回自己的名字,她总得想个办法。
况且她失去的,何止是名字这一件呢?
道童们前些日子每天要受严格的培训,今天要做的事却只有一件:
列队,等帝姬来。
三清殿里弥漫着厚重的香,让人晕晕沉沉的想要窒息,可是太阳渐渐升起来,殿里一件件的法器就折射出刺眼的光,肆无忌惮地扎进她们的眼帘里。
那些法器,她们偷偷地讨论过,据说每一件都有来历,每一件都是价值连城。
可这样肆意地堆在大殿里,也不过就是一件光鲜些的摆设。
当然,她们也是摆设,而且比那些法器还更便宜。
因此她们初进灵应宫被检查时,检查得最多的是脸、手、牙齿,谁会仔仔细细检查每个少女是不是怀揣了短刃呢?要仔细检查也是检查那些男童啊。
灵应宫前,突然传来了一阵很热闹的声音。
那是灵应宫负责奏乐的人一起使劲儿发出的声音,王穿云是知道的。她还是被母亲抱在怀里的年纪,听过几次。那时她家有老人去世,也是能勉力做一台法事给亲邻故旧们看看,这家儿女多么孝顺,家业又是多么兴旺。
现在她家死了那许多人,却静悄悄的,再也听不见一点儿动静。
她家的田地是没有了,一夕之间,那耕熟了的地突然就变成“荒山”,原该秉公执法的老父母们连她家的诉状也不接,任由她的祖父生生气死在床上。可她家怎么敢这样猖狂,竟敢去告官!去告西城所呢?!她家岂不知检括公田是大宋的法度,她家拿不出齐全的田契,说是祖上给她家的田,那田自己招认么?什么?县府里当有留存的底案?
这就说笑了,有西城所的中官们在此,哪个县府敢拿底案出来!中官们倒要看看,谁有这个胆子,连帝姬的荒山也要侵占了去?这世上还有没有王法了!
她家就是那儆猴的鸡,拎起来,一刀剁在脖子上,连声哀啼也发不出,她的父亲、叔父,她的母亲、婶婶,她家那七十亩的田,都被一刀剁在了脖子上。
自然她还有兄弟活着,只是都丧了胆气。
一声也没出。
喧哗声渐渐将奏乐声盖过去了,有人拍了拍手。
贵人来了。
还不止一位贵人,是两位。
因为有一位是被二十几个壮汉抬进灵应宫的,摆在灵应宫前殿下的空场中,引得所有人赞叹连连。
他们说,就这位族姬千里万里运过来,几万贯怕不要扔进去!
他们又说,天下都是官家的,官家宠爱帝姬,怎么花钱都不为过。
可又有人说,官家赏帝姬的钱还是有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