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还别说,这年代的汽车不管外部还是内部,看着就有一种高级感。尤其是这种贵的进口车,跟后来的汽车都不太一样。
有种有钱人的专属感。
谢玉川见她好奇盯着车子,小声告诉她,“你要是喜欢,我家里还有很多,让我爷爷送你一辆好不好?”
何向葵捏了捏他的脸,教育他,“你爷爷的是你爷爷的,又不是你的,你有啥权利替他送人?”
“要是车子是你自己赚钱买的,你说要送给我还差不多。”
王老太太没想到她年纪小小能说出这么有脑子的话,欣赏的点点头。
谢玉川也觉得有点道理。
“那我将来赚钱给你买一辆?”
何向葵笑了,“你干嘛老要送我车?”
谢玉川,“因为你家车子实在破啊。”
窗户都要手动摇起来。
而且是漏风的,零件也是稀碎。
坐起来跟拖拉机一样,哐哐当当的。
何向葵....
行吧,她家的车是有那么一点点破,但也能开啦。
谢玉川见她一脸郁闷,就决定以后赚了钱就给她送一辆好的车。
毕竟她家哪哪都好,就是车不行。
可能是她家真的不会买车。
那他以后就送她一辆超级豪华的车。
到王家后,谢玉川热情带何向葵进去。
一路都叽叽喳喳的,跟何向葵介绍家里的情况。
王老太太觉得稀奇。
去年外孙还很孤僻,谁跟他说话都不搭理。
这次去一趟旅行回来,居然变个人似的,话变多了不说,精神气也好了。
她不由感激的看向何向葵。
之前就听闺女说是这个小姑娘的功劳,看来得好好感谢人家一下。
晚上老两口叫了大饭店的饭菜,特意感谢一下何向葵。
何向葵倒也不拘谨,大大方方吃着他们夹的菜。
这家饭店在附近挺出名,但味道嘛,感觉差点意思。
有点美食荒漠的感觉,料很足,就是味道差了点意思。
不过这酱肘子跟卤肠还可以。
她觉得她家的饭店完全可以扩大一点。
最好在市区里也开一家,这样聚餐一多,饭店收入也多。
她把这事跟爸妈说了一下。
虞馨儿跟何建国一直很听她的建议,隔天就上市区去看了。
不看不要紧,一看才知道市区店面价格那么贵。
何向葵却说,“现在不算贵,等将来才叫贵呢。”
现在咬紧牙关买,将来只会稳赚不赔。
虞馨儿跟何建国却想多考察考察。
何向葵想到另一种开店方式,“其实不开店也可以,咱们可以到学校里承包食堂。”
这是她今天在饭桌上听王老太太他们说的。
之前学生上学都是自己带饭菜,但是天气热饭菜容易馊了。
所以学校就提议要开个大食堂。
如果这时候去承包食堂,将来收入就更稳了。
虞馨儿跟何建国觉得可以试试。
当然,这需要门路。
何向葵就奶声奶气跟王老太太提了。
王老太太本身也想回报何家,一听这件小事,倒也可以帮忙。
不过她要求饭菜一定要干净,营养,不可以以次充好。
这点虞馨儿可以保证,他们家的招牌就是料足,干净,营养。
不过他们也是第一次做食堂,还是有点小紧张。
好在之前也做过五百人份的盒饭,对这种大份量,他们知道要备多少菜,倒也不慌。
甚至还请了小工。
请的都是一些老实人,勤勤恳恳做事的那种。
食堂刚开业的时候,何向葵就拉着谢玉川去参观。
一到食堂就发现排队打饭的学生很多,熙熙攘攘挤满了学生。
何向葵跟谢玉川去窗口观看,发现虞馨儿他们戴着口罩跟帽子,忙得不行。
何向葵当即进去帮忙收银。
她从小帮忙找钱,心算又快又准。
谢玉川也去帮忙。
他心算也很好,尤其他是真小孩,算数还这么好,居然一毛都没找错。
忙了两个小时,所有学生跟老师都吃上饭,虞馨儿跟何建国才坐下来休息。
“妈呀,可真累啊。”
她们许久没做这么累的活了。
何向葵给他们捏捏肩膀。
“妈妈,要不然多请几个人吧?”
请点年轻的,老实肯干的那种。
虞馨儿犹豫,“请那么多人,也要不少工资的。”
何向葵告诉她,“你们将来是要当老板的,将来咱还得多承包几个食堂,那才有赚头呢。”
这时候要学的是如何培养员工。
最好给员工下一个规章制度,不准偷工减料,也不准以次充好。
她自己当过学生,每天在学校最渴望的就是下课去食堂吃好吃的饭。
要是学校食堂不好吃,那简直是灾难。
虞馨儿觉得很有道理。
“员工培训肯定要的。”
“但你说咱还要承包更多食堂??”
这是她没想过的。
她以为只要承包一个食堂,再开着饭店,就已经很厉害了。
没想到闺女野心比她还大?
何向葵笑了。
“要赚就赚个大的。”
这年代还属于人人都可以创业的时代。
等到二十一世纪,那时候创业的人多了,就挤不进去了。
趁现在有机会,多创业。
将来多赚点钱,就可以提前养老了。
虞馨儿跟何建国面面相觑。
觉得闺女说的很有道理。
【第37章,老家漏水,得回老家】
何建国心里其实也是想拼的。
自从创业后,他觉得每天都过的很充实,赚钱的感觉让他很有成就感。
所以对于闺女的建议,他是同意的。
虞馨儿也觉得自己还年轻,不如拼一把。
就把这个计划写上了。
培养员工的时候,何向葵跟谢玉川都来了。
找食堂员工最好找老实本分的,不要太多花花肠子。
不然买菜会偷菜钱,给学生们买坏的菜。
到时候吃坏学生肚子,名声就完蛋了。
所以选员工的时候,虞馨儿非常严谨。
连续观察大半年,才放心一点。
至于食堂经理,虞馨儿找了老家的一个好友来帮忙。
那好友是她未出嫁时候的好闺蜜。
两人同时结婚,对方却因为连续生了三个闺女被离婚了。
不过离婚后那女生也没有自哀自怨,反而一个人带着三个闺女边打工边供三个闺女上学。
虞馨儿是很佩服她坚强的韧性,就打电话让她过来北市。
那闺蜜也很相信她,带着三个闺女来了。
虞馨儿给她们安排了住的地方,先让她在食堂打几天工,看看她的能力。
这闺蜜不负她的期待,洗菜做饭打饭都很利索干净。
收钱管理也很利索。
包括怎样买菜,怎样对接跟讲价,她都是一把好手。
虞馨儿都夸她,“丽姐,你之前做过管理吗?”
看着挺有经验的。
丽姐笑了笑,“之前啥活都干,也去过酒店当过经理。”
后面被婆家说去酒店不正经,影响到娘家人,才不得已把工作换了。
她是有脑子有野心的,奈何被婆家娘家拖累。
好在如今有机会当食堂经理,她想好好珍惜。
虞馨儿愿意给她机会,让她好好干。
她三个闺女的学费她都包了。
丽姐感动的要跪下来。
虞馨儿赶紧扶住。
有丽姐的帮忙,虞馨儿就放心把食堂交给她。
她们夫妻又看其他食堂去了。
到快过年的时候,老家打电话来了。
是何老太,她张嘴就说,“老大啊,家里老房子淹水了,你回来看看吧。”
当初分家,老房子是三个儿子都有份。
如今房子淹水,肯定要回来一起出钱维修。
“而且小老四跟老五找到了,你们快回来帮忙确认一下。”
虞馨儿一听,“小老四?你那走丢的弟弟妹妹?”
何建国点头,当初他妈生的是四个,老四据说是对龙凤胎。
因为何老太的婆婆得了龙凤胎孙子孙女很有面子,就带孩子出去炫耀。
结果因为跟人家聊的太投入,要回家的时候才发现孩子不见了。
她慌忙让人一起找。
找了两天都找不到。
最后报公安,公安也帮忙找。
但找了大半个月都找不到。
何老太知道后都哭死过去好几次。
也恨了婆婆大半辈子。
如今居然找回来了,何建国也觉得神奇。
何向葵也来听。
上辈子她倒是没听过四叔或是四姑回来,可能是因为她重生,事情发生了转变。
因为刚好要过年,食堂也放假。
虞馨儿跟何建国才有空回去。
这次回去直接买机票。
不过他们依旧低调,不穿金戴银,只穿的干净整洁。
带的礼物也是店里剩下的那些炸肉炸鸡。
顺便再去小卖部买几瓶酒,几包烟,顺便买点米面油。
这些都是实在用品,老人家都能用的到。
虞馨儿还换了点零钱,准备给老人包红包。
他们提着大包小包,刚到家的时候,就看到门口很多亲戚。
亲戚们一看他们神采奕奕的回来,也
哟了一声,“老大回来啦?”
何建国点头,跟他们问好。
虞馨儿跟着问好。
这群亲戚见他们提这么多东西回来,过来八卦,“建国,你们这些年在外面赚多少钱了?”
何建国摆摆手,“没多少,糊口而已。”
亲戚们不信,“你们是不是在外面买房子了?”
不然怎么一年到头就回来一次?
何建国摇头,“没有,我们租房子住。”
他这些年做生意,已经懂得财不外露享太平,自然不会炫富。
那群大娘却不信,“你要是没房,怎么没在家里盖房子?”
肯在外面买了。
何建国也不反驳,她们爱说啥说啥吧。
有女亲戚也来问虞馨儿,“你们现在还在外面给人做饭吗?”
虞馨儿点头,“是啊,我们只会这个。”
女亲戚好奇,“那你们现在工资多少?”
虞馨儿装的很自豪的说,“有八百块了。”
“明年估计要涨到一千块了。”
那群女亲戚闻言却不屑,“你们去那么远才赚八百块?”
“那也没多厉害嘛。”
他们夫妻去镇上打工也有一千块的。
还不如他们呢。
虞馨儿干笑,“现在镇上工资涨这么多啦
?”
怪她太久没回来,不知道这边的工资涨多少,说的少了。
其他亲戚见他们赚那么少,对他们就不感兴趣了。
都去跟老二老三讲话。
这几年老二老三包工地,赚了不少。
看那两栋楼,都盖好,还装修好了。
可见他们确实赚了不少。
何建国看两个弟弟赚的好,心里是为他们感到高兴的。
毕竟弟弟们条件好了,父母也能过的好。
可何老太看到他,却一脸委屈的告状。
“自从老二老三有钱后,对我们态度就不好了。”
老房子漏雨,也不知道喊她们去新房子住,一点都不孝顺。
何建国听后蹙眉。
“他们家不是三层吗?”
给老太太住一层都不让?
何老太一肚子委屈。
“这些年我帮他们带孩子,多辛苦啊,也不知道让我们去住一下子新房子。肯定是他们媳妇撺掇的。”
她凡事都习惯性怪儿媳妇。
不过这事也确实是老二老三媳妇不让的。
她们现在有钱了,更硬气了。
新新的房子就不乐意让何老太住,嫌何老太脏。
怕何老太把新房子给弄脏,所以绝口不提让他们来住的事。
何建国听后,对何老太道,“既然不让你们住新房子,就把老屋翻新。”
只要父母自己住,婆媳矛盾也少点。
何老太也是这么想的。
“一会儿你起头,看看一人要给多少钱。”
反正她跟老头子是没钱盖房子的。
【第38章,回老家,要兄弟三个翻新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