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本书名称:
奉旨成亲
本书作者:
其君折枝
本书简介:
【正文完结】
【先婚后爱双向暗恋青梅竹马】
徐端宜端庄娴淑,出身名门。
京师名门之中,不知多少勋贵子弟想求娶她。
谢清崖纨绔浪荡。
虽然生得俊美无俦,却门庭败落,自己也是个不成事的。
谁也没想到这样的两个人,竟然会在一起。
赐婚旨意刚下的时候,谢清崖差点被京师的名门子弟暴揍一顿,所有人都为徐端宜扼腕可惜,觉得一朵鲜花插在牛粪里。
可只有徐端宜自己才知道,她有多高兴能嫁给他。
她知道谢清崖不喜欢她。
所以婚后,她安安分分,从不干涉谢清崖行事,没想到一开始对她避之不及的谢清崖,后来反倒不乐意了。
某日。
谢清涯把她抵在窗边,轻咬着她的脖子,哑声问她:“徐端宜,我让你别管我,你就真的不管我?”再后来,他看着她,像是终于认了输,无奈又气恼地把脸埋在她的肩上,闷声说话,“徐端宜,你还真是从小就知道怎么治我。”
-
谢清崖年少成名,却在一场战役中失去所有。
他故意佯装出一副浪荡纨绔的模样,其实也不过是想守着南安王府的门楣,护着年幼的弟弟妹妹。
他知道徐端宜是太后的眼线,也清楚他们的存在就注定了对立,可他还是不可抑制地爱上了这个女人。
他一次次想逃离。
他想杀了徐端宜,想杀了这个影响他控制他的女人,最后却还是只能放任自己清醒沉沦。
预收1(先婚后爱古言题材)
《迫嫁之后》
家族一朝落魄。
青梅竹马的未婚夫为求自保,连忙退了与沈蓁蓁的亲事。
有人向沈蓁蓁指点迷津,若她嫁给定北侯,或可救她父兄一命。
定北侯陆池南便是她前未婚夫的堂弟。
——可这位昔日战功赫赫、清贵摄人的定北侯,如今却已成为一个不良于行、且性子暴戾的残废。
残废脾气大,还毒舌。
沈蓁蓁起初对自己这个夫君,其实并不喜欢。
直到有一天,她从陆池南珍藏的宝箱中,竟找到一方她多年以前遗失的帕子,另有一支未送出的金簪,方才知晓自己这位夫君,竟是早早就喜欢她。
小剧场:
最初知晓沈蓁蓁要嫁给定北侯的时候,所有人都以为沈蓁蓁必死无疑。
可那年隆冬,京城大雪。
竟有不少人瞧见,那位连天子都不惧的定北侯,竟小心翼翼牵着沈蓁蓁的袖子,低声下气与人道歉:“我知道错了,阿姐别不理我。”
而那些从前舍弃、看不起她的人,如今都得躬着身跪在她面前,颤抖着不敢抬头。
预收2(同青梅竹马欢乐甜爽文)
《惊!竹马竟然暗恋我》
1.
我是个炮灰女配。
在这本玛丽苏中,我跟女主阮音是典型的对照组。
阮音没钱,善良;我有钱,恶毒。
阮音收获了我爸的疼爱,我未婚夫的爱慕,我,因为跟她作对,被赶出家门,死了。
妈的。
我拉着行李箱走了,我爸在后面嘲讽我,我未婚夫说我不用一个小时就得哭着回来。
我呵呵冷笑,出门就直接投奔了江野,我的小竹马。
我的小竹马是个大明星,我在他那蹭吃蹭喝,还被带着上了个综艺,然后——
我火了。
不过这些人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让我跟江野在一起?
我们是好兄弟好吗?还有江野这小子看我的眼神,怎么也开始不对劲了?
可怕。
2.
我是江野。
我喜欢池苒这个笨蛋已经十多年了。
我本来想高考毕业跟她表白,没想到这个笨蛋转头先看上了别人,还跟人订了婚。
我气得跟她断了往来。
我要让她知道我的冷漠无情,要让她后悔。
没想到我还没去找她,这个女人就先湿漉漉地出现在我家门口,让我收留。
我是什么很不要脸的人吗?
我直接关上门,没到三秒钟,又把人拉了进来。
妈的。
后来。
我跟池苒的节目爆火,还吸引了一票CP粉,我暗戳戳每天扫CP话题,还假意让池苒发现,等着池苒这个笨蛋开窍。
没想到那个笨蛋不仅发,还来跟我邀功。
我又一次气得关上门。
【封面来源酒香村-五祯】
第001章
第
1
章
隆冬之际。
早两日京都就开始下雪了。
都说瑞雪兆丰年,今年的第一场雪,下得极大,两日的时间,就把京都给淹没成了一座白雪做的城。
宫里也是如此。
寿康宫中,徐端宜起来梳洗打扮后,就往昭裕太后所在的主殿过去了。
她是昭裕太后的亲外甥女,也是大夏朝唯一一个,住在宫里的外姓长公主。
身份尊贵,又深得昭裕太后的看重,六岁之后便一直常住在宫中。
天寒地冻。
徐端宜在贴身婢女碧溪的陪侍下,撑伞出去了。
主殿门口的宫人远远瞧见她过来,连忙冒着风雪迎了出来,近前后便先朝徐端宜请安问好。
语气恭敬,唤她“殿下”。
“风雪大,先进去。”徐端宜不愿宫人在风雪中受罪,便带着人先去了廊下。
碧溪收伞的时候,徐端宜一边拿着帕子拍着白狐裘上沾染的雪花,一边朝前边看去,眼见正殿大门还关着,又往旁边看,那一溜朱红门窗,也都还严严实实地紧闭着。
“姨母还没醒?”
她压着声音问身边的宫婢。
宫婢点点头,露出一脸无奈的表情。
“昨儿夜里您走后,太后便又头疼了半宿,待天明才将睡着。”她说着又长叹了口气,“丹枫姑姑她们都愁得不行。”
“长公主,您可得多劝劝太后,这总这样,也不行啊。”
徐端宜自然知道这样不行。
原本姨母冬日身体就不太好,何况如今又出了宝珠这件事……但事情还未解决,前朝议论纷纷,姨母怎么可能睡得着?
虽是在廊下,但毕竟还能感受到外头的风雪。
宫婢怕她在外头受寒。
回头要是冻到了他们这位太后娘娘的心头肉,他们就别想活了。
这样想着,宫婢便先住了话。
“外头风大,殿下还是先去里殿歇息罢。”
她说着就要去给徐端宜推门。
徐端宜却没同意,轻喊住人,而后说道:“既然姨母还没醒,我就先不进去打扰了。”
“让姨母好好睡着,我先去厨房看看。”
徐端宜跟宫婢交待一句之后,便带着碧溪重新撑伞往厨房走去,打算去吩咐厨房,多做几道姨母爱吃的菜。
这些差事,本不需要她做。
只因这阵子,昭裕太后的心情实在不太好,徐端宜素来敬重自己这位姨母,未免其余人伺候不得当,她自得在这些体己小事上,多上些心。
往厨房去的这一路。
路过一处长廊,远远就能听到那些宫婢、太监,议论说话的声音。
“你们说,咱们那位表小姐真能与南安王退婚不成?”
“要我说,这事悬,自打南安王府落败之后,表小姐每年为着这事,都要进宫跟太后闹,可你们瞧,太后娘娘同意没?我瞧啊,这事估计又得跟之前一样,过几日也就好了。”
其余人点了点头。
有人却忽然开口:
“我倒觉着这次是真要退了。”
“你说说看。”
原先持反对意见的那人,继续说道:“这次可不止表小姐进宫,就连护国公府的老祖宗和国公夫人都来了,从前太后可没这样头疼过,我瞧这次这婚事恐怕是真不成了。”
“而且……”
那人故意卖了个关子。
其余人见她如此,自是心痒难耐,忙问:“而且什么?”
那人故作矜持,被人哄着,刚要开口,忽然听到一声轻咳。
这一声轻咳,引得那原本围在一起说话的几人,忙战战兢兢站了起来,往外看,便瞧见嘉顺长公主和她贴身婢女的身影。
当即——
一伙人都白了脸。
一边心惊胆战冒着风雪出来,一边跟徐端宜问好:“长公主万福金安。”
徐端宜看着跪在面前的一群人,并未出声指责,却也没立刻让他们起来。
“天寒地冻,你们想躲懒,并不是什么要紧事,但这样的话,不许再说了,明白了吗?”
那些人哪敢说不?
尤其刚才说话最多的那个人,更是顾不得寒冷,忙给徐端宜磕头道歉起来:“奴才失言,请殿下恕罪!”
徐端宜让人起来。
也没让他们罚站,警告过之后,便让他们回去了。
但那些人哪还敢继续躲懒?
给徐端宜问完好,便各自散开了。
徐端宜也没说什么,继续领着碧溪往厨房走去。
她脸上未露什么多余的表情,心里却也在想宝珠和谢清崖的婚事。
宝珠和谢清崖的亲事本是四年前定下来的。
那个时候谢清崖身为少年将军,屡建奇功,炙手可热,身份尊贵,又俊美非凡,不知有多少人想嫁给他,姨母便做主把他与宝珠许了亲事,想着等宝珠及笄之后再嫁给南安王。
原本按照计划,明年开春,两人就该成亲了。
哪想t26到前几日宝珠忽然哭哭啼啼进宫,非要让姨母收回成命,说是宁死也不肯嫁给南安王。
倘若真的逼她,她就去自缢,去撞墙!
左右是不会让这婚事成的。
其实这些年,这事经常发生,自南安王府落败之后,宝珠就不满这桩亲事了。
只她从前忌惮姨母威严,也就是哭闹几句,不似这次闹得这般大,这般决绝。
可她即便声势闹得再浩大,任谁都能看出她那只是虚张声势,断舍不得真的死的,姨母自是不会理会。
没想到没两日,外祖母和舅母也匆匆进宫了,竟也是要退亲的意思。
姨母细问之下,才知晓宝珠看上了今年的新科探花,非他不嫁,怕他们不答应,还私下先与人亲近过了,没了清白之身。
姨母知晓之后,自是气得不行。
可这样的情况,想让宝珠再嫁给谢清崖,自是不行了。
纵使南安王府如今失势,这位小南安王也早已不是往日能比,但这样的事若传出去,丢得是皇家、是萧家的脸面。
姨母最看重的就是脸面。
这阵子姨母为了这件事,气得直上火,连日来睡不安稳、头疼不止。
徐端宜叹了口气。
碧溪听到之后,便看了一眼身侧的主子,问她:“您又在想表小姐和南安王的事了?”
徐端宜轻轻嗯了一声。
碧溪没说话,只继续撑着伞,扶着徐端宜往前走,过了一会才开口:“也不知道这事会怎么处置?”
徐端宜也不知道。
这婚事是四年前定下的。
南安王府虽然如今落魄了,但毕竟还有老南安王和大长公主的名声在,朝中也还有不少注重儒教的旧臣。
若姨母和萧家真准备随便悔婚,这些老臣们肯定又得跪在皇极门前了。
而且他们本来就不满姨母和萧家许久了。
若是萧家还有别的适龄女儿,恐怕便会换人,可萧家只有宝珠一位女郎。
因此徐端宜也只能摇摇头:“且看姨母和舅舅会如何商量吧。”
徐端宜估计姨母应该会另择一门好的亲事给谢清崖,或是赏赐些别的东西,弥补南安王府……
她只希望,若姨母真的要给谢清崖,重新选择一门亲事的话。
她希望那位姑娘日后能好好善待谢清崖。
他是很好的人,理应被好好对待。
纵使如今谢清崖变了许多,外头传言他风流纨绔、浪荡不堪,可徐端宜依旧相信,他骨子里是极好的人。
伞外的世界仍是白茫茫的一片。
徐端宜看着前方那苍茫的雪色,依稀想起建安十三年,她刚进宫那会,也是这样的雪日。
那时,她才不过六岁。
因母亲难产而亡,姨母怕父亲照顾不好她,便亲自派人把她接进了皇宫。
那会她刚刚失去母亲,又初入皇宫,自是胆怯不已。
姨母让她与表哥一道玩。
可表哥那会已经十三岁了,已开始跟着姨夫处理政务,哪里有时间理会她这么个小孩?
倒是谢清崖——
他那会是表哥的伴读,只比她大两岁。
表哥让他带她玩,他虽不乐意,却也是真的带她好好玩了好些年的。
她少时所有欢喜愉悦的场景,皆与谢清崖有关。
想到旧时情景。
徐端宜还是忍不住扬唇一笑。
她披着御寒挡风的白狐裘,双手拢着碧溪刚才递给她的手炉,此时望着前方,眼睛甚是明亮。
徐端宜为人端庄温柔,又自小养育在昭裕太后的身边,一应礼仪规矩,皆可以称得上是京城贵女们之间的标杆典范。
平日她纵使是笑,那也是浅浅的一道。
何时像如今这般?
被这雪色一照,晃眼的,就跟春日时节明媚又温暖的晴日一般。
碧溪就在她身边,自是看到了她脸上这抹熟悉的笑容。
多年主仆,碧溪岂会不知主子在想什么?
或许这世上,也只有她,才知道掩藏在主子内心深处的那抹心思。
或许——
碧溪忽然心下一动。
她实在不忍主子这般自苦。
主子还这般年轻,总不能真的一辈子待在宫里不嫁人了,她不由自主开口:“主子,或许……”
但话到嘴边,想到如今那位南安王的模样,碧溪又立刻住嘴了。
下意识的开口,是出于对主子爱而不得的不忍。
如今的住嘴,却是对如今南安王为人处世的不满……自长野之战后,南安王府接连折损了三位正经主子,留下如今的小南安王和一双龙凤兄妹。
那双龙凤兄妹如今还年少,也担不起事。
而从前那位享誉盛名的小南安王,却成了个城中人人皆知的风流纨绔,日日只知流连酒楼、青楼,与一些狐朋狗友结对。
这样一位纨绔子,哪里配得上主子?
她也怕主子真的嫁给他后,受尽委屈,这样想着,原先想劝的话,反倒是有些说不出口了。
徐端宜倒是知道她想说什么,也知道她后来的未尽之言是因为什么。
她敛笑,神情也淡了一些,低声与碧溪说道:“日后不许再起这个心思。”
“我与他不可能。”
“我这辈子,也没想过嫁人。”
徐端宜说这些话的时候,并不觉得自苦。
有桩事,碧溪实在想差了,她从未觉得自苦过。
从喜欢上谢清崖,到后来被姑姑许配给表哥,再到后来表哥薨逝,谢清崖与宝珠定亲……她从来都没说过什么。
她是喜欢谢清崖。
但谁说喜欢一个人,就一定要和他在一起?她远远看着,希望他好,盼着他好,那也够了。
那就够了。
“主子……”
碧溪闻言蹙眉,还想说话,厨房已经到了。
眼见那边人多眼杂,碧溪怕人听见一些不该听见的,坏了主子的名声,自是连忙住了嘴。
……
而就在主仆俩,走进厨房的时候。
寿康宫的宫门外,也迎来了一位“稀客”。
这稀客,便是如今的司礼监大太监兼掌印太监曹达。
寿康宫的宫人怎么也没想到,这天寒地冻的,这位曹掌印竟然会过来,虽然吃惊,但他们也不敢不报去。
只因这曹达的身份实在非同寻常。
当年先帝还在的时候,他便常伴在先帝身边,之后先帝驾崩,他与如今的昭裕太后一道清洗内廷,又一道扶持少帝登基。
如今他在司礼监任提督太监,是这内廷宫人们的老祖宗,管理内廷、分管批红,说他是这内廷的内相也不为过。
话传到正殿这边的时候,昭裕太后也刚醒来。
她这一觉又睡得奇差无比,醒来之后,还是头疼得不行。
刚想喊丹枫进来,就听到外头传来一些窸窸窣窣的碎语声,因此等丹枫进来之后,昭裕太后便按着太阳穴,不耐烦问:“外头又怎么了?”
丹枫没想到她竟然醒了,又听她嗓音沙哑,忙先给人倒了一盏茶。
等昭裕太后喝完,她才说:“曹达来了。”
昭裕太后一听这话就拧起眉,本来就不好的心情,在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更是差到了极致。
“他来做什么?”
她想也没想,就说道:“让他滚。”
她如今跟曹达的关系,已经不似新帝刚登基那会,那么好了。
这些年曹达行事越来越混账,她看他也是越来越不爽了。
因此自是不耐在这心情本就不好的时候,见他。
这若换作平时,丹枫听她这样说,自然早下去吩咐了,绝不敢忤逆她,惹她心烦。
但今日她犹豫片刻,还是先回道:“曹达说了,他有办法解决您如今的烦闷。”
听到这话,昭裕太后脸上的神色一顿。
沉默片刻,她最终还是不耐地开了口:“让他进来。”
第002章
第
2
章
徐端宜并不知道曹达来了,她还在厨房忙活。
手里拿着一旁管事宫人递上来的今日菜单,徐端宜一边看一边同人慢慢说道:“姨母这两日有些上火,这道山煮羊就不必上了,免得吃了加重燥热,换一道清口的鱼羹。”
“再上一道酥黄独,姨母喜欢这个,记得淋上金秋新做的桂花酱。”
管事宫人哪有不从的?
当即诶声答好。
管事宫人心里松了口气,嘴上也恭维着徐端宜:“也亏得您在这,要不然奴婢们这些吃的送过去,恐怕又得惹太后不高兴了。”
徐端宜笑笑。
“姑姑做得已经够好了。”她说着把手里的漆红菜单递回过去。
管事宫人忙躬着身,伸手接过。
“那奴婢就按照您说的,吩咐人去做了。”她又道,“厨房油荤重,长公主还是快回太后那边去,没得熏了这一身油荤味道,太后娘娘知道,又得心疼坏了。”
徐端宜点头,起身往外走去。
管事宫人弓着腰,亲自陪着她出去。
她亦是陪着昭裕太后多年的老人了,平时这宫里,谁不敬她几分?说句大不敬的,就算碰到他们那位新帝,她都不至于这般恭敬。
可嘉顺长公主不一样。
要不是文昭太子薨了,今朝后宫做主的就是身边这位主子了。
宫里的人都有眼色。
主子看重谁,他们自然也得要多捧着一些。
自打文昭太子薨了之后,t26如今昭裕太后身边,也就只有嘉顺长公主这么一位可心人了。
何况如今这满天下,也就只有这位贵主,方才能劝得住他们那位太后娘娘,因此宫里的宫人们,都十分尊敬这位长公主殿下,就盼着日后有个什么,能请人帮忙求个情。
“雪天路滑,长公主可千万小心。”
“不如还是让奴婢喊人去备辆轿子,也免得您这样走回去,湿了鞋袜。”
“不用,也不过几步路。”徐端宜温声婉拒了。
管事宫人听闻也就不好再坚持。
碧溪在外面候着。
她手里抱着徐端宜的白狐裘。
先前被风雪淋湿了,她才从隔壁用暖炉驱过寒,这会见她出来,碧溪忙上前替人仔细穿戴好,又把那包着蜀锦的手炉递了过去,免得人着了凉。
管事宫人瞧见她,自是又客客气气喊了一声:“碧溪姑娘。”
碧溪与她点了点头,也笑着回喊了一声“芳姑姑”。
徐端宜身边一共两个贴身婢女,一个碧溪、一个时雨,都是自幼跟着徐端宜进宫的,感情自是不同。
知晓徐端宜看重她们,宫里人对她们的态度,自然也要敬重许多。
之后碧溪便扶着徐端宜出了小厨房。
这会雪还下着。
碧溪走在徐端宜的身边,替她撑着伞。
徐端宜让她过来一些,免得风雪太大,把她淋湿了。
碧溪笑着应好。
主仆俩就这样挨着走着。
才出了小厨房。
眼见身边没别人了,碧溪便与徐端宜报了前头传来的消息:“主子,曹公公来了。”
徐端宜蹙眉:“这大冷天的,他来做什么?”
“听说是为了表小姐和南安王的亲事,不过……”话还没说完,前方忽然传来一道声音:“长公主。”
碧溪一听这个声音,立刻住嘴。
徐端宜也顺着伞面,抬眼看去。
不远处,曹达身披灰鼠皮大氅,手握暖炉,正由小太监撑伞护着,从不远处走来。
这样冷的雪天。
他身边的小太监都快成雪人了,曹达身上倒是一点风雪没沾。
这位掌管内廷多年的大太监,如今也近五十了,露出来的那点头发也都花白了。
他脸上噙着一道笑,看起来一副好说话的样子。
徐端宜却不会觉得他是一位好说话的人,但凡知道他是谁的人,都不可能这样觉得。
“曹公公。”
徐端宜也客客气气与人问了声好。
曹达笑着走过来同徐端宜说话:“先前不见殿下,还以为今日没法与殿下问好了,这样冷的天,殿下是去哪了?”
徐端宜回话:“姨母这阵子胃口不好,我去小厨房看了下今日的菜单。”
曹达听闻之后,感慨道:“怪不得太后娘娘这般疼爱您,如眼珠心肉一般。”
“不过殿下也不必担心,娘娘忧扰之事,很快就能解决了。”曹达说到这的时候,始终看着徐端宜笑着。
这笑让徐端宜的心里,无端有些不太舒服。
她不欲与曹达多言,正想提言告辞,就听曹达又笑吟吟地说道:“只看殿下肯不肯帮这个忙了。”
“帮忙?”
徐端宜再次看向曹达,蹙着柳眉,不解询问:“不知公公此言何意?”
曹达笑着说道:“娘娘忧虑小南安王的亲事,本想从京中贵女之中挑选一名适龄又适宜的女子。可如今适龄,又未成亲,身份背景又能合得上小南安王的人实在太少了,咱家便向娘娘举荐了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