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他要不理我的话,少不得要动手。”“动手?”马文才不可思议地看着傅歧:“你是想让我去为你助拳?”
“没有没有,我只是觉得多个人壮壮胆,阿不,多个人看起来有气势些,不必你出手!”
傅歧语无伦次道:“他毕竟是先生,我只是个学生,冲撞了总是不好,如果真要起了矛盾,你在一旁劝个场,我们也好有个台阶下,不置于真打起来。”
“当真?”
马文才将信将疑。
这霸王不特意惹事、故意找茬把人揍个半死就不错了,之前好几个骑射先生就是这么请辞的,如今他却说“来你做个和事佬防止我们打起来?”。
小霸王也转性了,知道尊师重道了?
“当真,比金子还真!”
傅歧怕马文才不去,还特意解释:“你别小看乙科现在这个骑射先生,那是行伍中历练过的,有官职在身的参军!手上功夫硬得很,箭术也走的是势大力沉的那一脉,不是江湖上请的装模作样凑数的货色!”
“这不用你说,这参军我认识。”马文才叹气,“他还欠我五万钱没还呢。”
听说馆中虽包吃住,可每个月月钱只有几贯,他说要想法子筹钱,难道就是在馆里当骑射先生筹?
这要筹到猴年马月?说不得这匹马他养一辈子也赎不回去。
听到马文才的话,傅歧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
“他欠你钱?太好了,这下他更不敢对我动手了!”
傅歧乐的差点蹦起来。
“马文才,你记得明早骑射课一定要去啊!”
临到离开,傅歧还一步三回头,不停“提醒”马文才,莫忘了明日的骑射课。
“记得啊!”
“记得记得。”
马文才无奈回应。
想起那个哼唱着《木兰辞》,说着“我喜欢你”,硬生生塞了一只鸡给他的少年,马文才也有些好奇。
姚华是吗?
他倒要看看他这姚华有什么过人之处,让所有人都中了邪!
***
“主公,你是回来吃还是在带走?”
端着米粥和胡饼回来的陈思见姚华正要出门,随口问道。
“带走。”
姚华在门前配好箭袋,背上长弓,看了眼他手上的早饭,微不可见地蹙了蹙眉。
“又是胡饼?”
“虽说有小厨房,可我们剩下的钱不多了,还没到这个月发月钱的时候,阿单去寿阳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呢,您就先将就着吧。”
陈思知道他在想什么。
“要不,你去舍里吃?”
“算了,馆中先生早上都在舍里吃,人太多了,我们现在不宜多认识人。我今日多打两只鸡,留着加肉。”
姚华叹了口气,认命地从陈思手中接过两块胡饼,嘴里叼上一个,另一个塞在腰带里,脚步轻松地出了门。
“在这么打下去,我怕后山的山鸡要绝种啊……”
陈思摇头。
“罢了,现在人都吃不饱了,哪里管得了这些!”
叼着千篇一律的胡饼,姚华又拉开新的一天的日常。
自从在会稽学馆当骑射先生以后,他的日子几乎就是从“早上天不亮起床猎几只早起的鸡”、“给甲舍送完鸡后去跑几圈顺便打打拳”、“去小校场旁的课室准备给学生上课顺便修好坏掉的弓箭”、“下课了去和大黑说说话回住处”,最后“睡觉完事”。
从十三四岁起,他的日子就过的充实而忙碌,仔细想想,这几年来,他国的最安稳的日子,却是在南方。
魏国自胡太后摄政后就一直不太平,这几年来他随着任城王征战四方,时而讨伐造反的羌人,时而讨伐作乱的贼寇,有时候也负责平定叛乱,但大部分时候都是在清剿山贼强盗。
姚华是军户,不懂政治,只知道征战,但也看得出魏国要乱了。
因为他出征的次数变得越来越多,而且大多是北征。
昔年大魏最稳固的边防诸镇,如今却强盗山贼蜂拥而起,被剿灭的“山贼”却大部分人恰恰就是当年的军户人家。
自文帝迁都洛阳后,旧都平城和拱卫平城的六镇就被抛弃了,当年能驻守六镇的将领和官员都是地位极高的大酋长,可迁都洛阳之后,只有杂号的将军才愿意去镇守六镇。
北方的柔然被彻底打残后,六镇的原本抵御外寇的作用也消失了,等北边被真正抛弃之后,魏国的南边和北面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军户除了打仗几乎没有任何晋升的机会,又不能和普通百姓一样读书为官,只能世代成为武人。
可自从鲜卑汉化以来,鲜卑一族也学汉人按门第将人分作品级,原本在北魏初年最为光荣、地位也极高的军户却成了低贱之人,被彻底隔绝在了汉化后的北魏士族圈外,连婚配都成了难题。
如今北魏的南边已经完全和汉人无异,旧都平城以北却还坚持着魏国当年的习俗,完全不知道他们的出路在哪里。
那些军户能靠余荫攀上故主,晋升为将门改换门庭的还好,大部分军户只能一辈子靠耕种当年祖上留下的土地为生,一代代下去,那些田早不够自家人分,没得到田地的人或伐木深山,或贩货往还,既赚不到什么钱,还要缴纳给军中缴纳绢栗作为自己的赋税。
几十年过去了,洛阳城中歌舞升平,六镇子弟却穷其力、薄其衣、用其功、节其食,最终还是凄凉疾苦,加之北方的寒冬极为冷酷,每冬天过去,因饥寒死于沟渎者,常十之八九。
在这种情况下,没办法活下去的六镇子弟会聚众为乱,也是寻常。姚华每每随主将出征,到最后斩杀的却是这些昔日手足,常常也生出光怪陆离之感。
他的先祖一定没有想到,当年那些慷慨杀敌的英雄之后,如今竟有许多已经变成人人避之不及的祸害。
这样不安的隐患,就连他这一个小小的参将都能看出,更别说朝中还有许多的有识之士。
从任城王起,到诸多朝中官员都曾上书重视六镇的问题,可以崔光等拥立胡太后为首的官员们,却担心鲜卑皇族会废弃好不容易才重新建立起来的九品制度,数次驳回了他们的上书。
没有崔光他们,当年还是贵妃的胡太后早已经被高皇后按旧制赐死了,是以胡太后极为信任崔光等汉人士族,不肯赈济六镇百姓,也不允许军户脱户自立、离开旧地,反倒越加严苛的对待北方的鲜卑旧族。
可她也怕,怕那些鲜卑贵族会因此生出反意,所以试图掌握一只完全属于自己的武装力量,才将主意打到她的头上。
男人,毕竟是不适合出入宫闱,为她所用的。
但姚华才不愿做她扯起来的大旗。
今日她能名正言顺的册立女将军,明日便能名正言顺的让幼帝禅位与她做女皇帝,胡太后想要的太多,人却太蠢,姚华不想和她搀和在一起。
如今故国乱象频生,梁国却在梁皇十几年的经营后国力日渐强盛,那位天子现在甚至开始试图消弭士庶之间的障碍,给可用的人才不同的上升渠道,这番对比之后,叫姚华怎能不百感交集?
要不是拓跋皇族与他们家有恩,姚华有时候都想干脆真的降了算了。
丢完鸡,给了大黑一个“你懂得”的表情,姚华干脆地翻墙离开,又看了眼隔壁的小院。
他来的太早,隔壁的雅言声还没响起。
姚华将剩下的鸡背在身后,准备趁着天色没大亮送回去。
这每天往来巡逻不止的甲舍,在从斥候出身的姚华眼里,竟有如无人之地。
待送回了鸡,确保中午不会又是全素之后,姚华和陈思对练了一会儿,方提着自己的弓,准备“上班”去。
“真不知道这些身材孱弱的学生有什么好教的。”
陈思虽然没有跟姚华去上过骑射课,但因为他要照顾他们骑来的马,也见识过小校场来来往往的学生。
“让主公教他们骑射,实在是折辱了您。”
“有几个还不错的。”
姚华却并不觉得他们很差,甚至有些欣赏。
“身子弱却不愿自弱之人,都应该得到尊重。”
“……主公说的是,是我有了偏见。”
陈思躬身认错。
“好了,我走了!”
姚华其实是个性单纯的人,心里想着要去上课就一点都不愿耽搁,从马厩里牵出自己的替马,跨马持缰便往小校场而去。
会稽学馆之中,会在馆中骑马穿林过馆的,只有姚华一人。
起先,大部分人还有些意见,可见他并不纵马,馆主也没有什么意见,渐渐的,大家对于这个新来的骑射先生每日骑马进出,也就见怪不怪。
姚华知道大部分人是不重视骑射这门课的,有的学骑射是因为家中便学过,凑个成绩;有的学骑射是因为家中有人便是将领,日后好去投靠,真正对此有兴趣的,寥寥无几。
但他是个认真的性子,拿了人家的钱,就希望能给学馆教好学生,所以对每个学生也很“认真”。
不过在这些平日里娇生惯养的学生眼里,他这种军中操练新兵的法子,实在跟怪物也差不了多少了。
“姚参军。”
“姚先生。”
“姚师傅。”
见冷面大魔头进了校场,一干学子腿肚子有些发抖,壮着胆子向他问好。
姚华对他们点了点头,眼神往校场中一扫,怔了一怔。
“你来了。”
他笑着对祝英台打了个招呼。
祝英台笑得眼睛都眯成了月牙儿:“是啊,我来上骑射课。”
姚华往祝英台身边望去,见自己的债主也在,还新添了不少学生,有些纳闷地用食指搔了搔脸,不太明白为什么自己的课突然受欢迎起来了。
明明从他上课起,已经跑了几十个学生。
“既然人都到了,那就先都跑五圈吧。”
姚华在一阵哀嚎声中指了指前面的校场:“跑精神了,再来练臂力。”
祝英台以为教骑射就是先从拉弓射箭开始,没想到会和前世的体育课一样一来就先跑步,忍不住脸色发白。
她看了眼小校场的范围,就算再“小,”一圈下来至少有两百米,五圈……我的天,五圈一千米?
她的腿肚子也开始发抖了。
祝英台还没要求什么,姚华就已经先为她开好了后门。
“你体质不同于他们,能跑几圈跑几圈吧。”
姚华看了她一眼,很理所应当地说:“你跑完了就到我身边来休息。”
“这不公平!”
傅歧看姚华不顺眼,不顾祝英台地猛瞪,大叫了起来。
“凭什么他能跑几圈跑几圈,我们要五圈?”
“就是就是!”
“为什么我们要跑五圈。”
“因为他的根骨不适合练武啊。”姚华眨了眨眼,“你要觉得不公平,他跑不完的你替他跑了吧。”
“你!”
傅歧气的半死,突然被身边的梁山伯拉了拉袖子。
“你拉我干嘛!”
“祝英台身体不好,应该是有心疾。”梁山伯压低声音,睁着眼睛说瞎话,“你就别惹事了。”
心疾?
傅歧呆了下,看了眼面色红润的祝英台,半点都不相信。
但他还是没再嚷嚷。
“我,我觉得我能跑的下来,就是有点慢。”
祝英台不知道姚华为什么会为他开后门,想来大概是因为那首《木兰辞》,但她却不愿意接受这样的“照顾”。
她以前虽然不是什么元气少女,可考试体育课也是必考的,八百米她跑的下来,想来一千米也就是那个,稍微,累一点?
她没什么底气地又补了一句:
“你们不嫌我慢就行了!”
“我怎么会嫌弃你呢。”
姚华笑了笑。
“你这样已经很好了。”
祝英台的脸,又一次唰地红了。
傅歧在乙科一直是说一不二,他没闹了,上课的学生们也就没有跟着闹腾,加上祝英台说了自己能跑完,只是有点慢,所有人便活动下手脚准备跑圈,却见姚华撮指为哨,一只细长的黑色猎犬从马厩里跑了出来。
“大黑!好你的姚华,我的大黑果然是在你这里!”
傅歧刚刚压下去的火气又升了起来。
“你不经过我同意就用我的狗?你问我的意见了吗?”
“我不是从你的院子里偷来的。”
姚华无辜地说:“它自己找来这里的,我见它善于奔跑,就让它每天陪着学生们一起跑圈。你这是猎犬,每天不跑上足够的路,会身体衰弱而死的。”
“你听你胡言乱语!”
傅歧卷起袖子,给了马文才一个眼色,找个由头就要上去干架。
“你欺人太甚!”
旁边围观的学生有许多已经被姚华每日纵狗惹得满肚子怒火,加上尚武之人性格本就外放,如今见乙科小霸王要对冷面大魔头动手,一个个吹哨的吹哨,喝彩的喝彩,唯恐天下不乱。
傅歧已经卷起了袖子,频频递给马文才眼神,递的眼皮子都要抽筋了,那马文才还是毫无所觉一般,在原地一动不动。
其他人以为傅歧是邀请马文才一起对付姚华,也有不少人听过马文才武艺不在傅歧之下,眼神更加期待。
见傅歧左右眼都快眨出眼泪来了,觉得这一幕实在是幼稚的马文才心中一声叹息,终于还是开了口。
“姚参军说的没错,猎犬难于豢养,除了保证每天的肉食,足够的活动也是必须的,如果你长期把它养在院中,很快它就不是细犬,而是肥肠了。”
傅歧难以置信地看向马文才,似乎是没想到马文才会为姚华说话,他举起的拳头就这么僵硬了一会,最后还是慢慢放下。
“算了,既然马兄为你说话,我就不为难你了。大黑我自己会溜,日后不劳你‘费心’,你也别老是骗它来小校场了!”
傅歧趾高气扬地对姚华丢下这句话,伸手一拍巴掌。
“大黑,跟我一起去跑圈!”
可他双手连拍了三四下,大黑依旧蹲坐在那里,伸出长长的舌头看向姚华,等候着后者的指令。
至于傅歧的叫声,根本是置若罔闻。
眼见着傅歧脸色铁青又下不来台了,梁山伯不忍直视地一拉他的袖子,低声说:“大家都开始跑了,你也别老盯着狗了,我们赶紧也去跑吧!”
再站下去,他真怕傅歧尴尬到当场自尽啊……
傅歧没想到自己养的狗居然不理他,失魂落魄地被梁山伯拉着跑了起来,频频回头,看着姚华以哨声为令,指挥着大黑去咬落在最后之人,几乎觉得自己眼睛看错了。
就连马文才都说自己只会用狗,可这叫做姚华的参军一天都没有养过大黑,却能用哨声指挥它突左突右,犹如大将军指挥自己的卒子一般,这教他心中怎么能平衡?
更别说所有人都一副习以为常的样子!
明明大黑是他的!
是他的!
马文才因借助在傅歧屋里欠过他人情,所以被他恳求后才会来上这骑射课,可如今跟着一群寒生在小校场跑圈,身后还有猎犬狂吠之声、哭爹喊娘求饶之声,几乎跟菜市场一般喧闹,他面子实在有些架不住,只觉得这一切都蠢哭了。
他体力不弱,从小也刻意锻炼过脚力和耐力,所以此时跑起圈来,倒一点也不吃力,让人意外的是祝英台和梁山伯居然也能跑下来,梁山伯是男人也就算了,可祝英台能气喘吁吁地跟上就实在让人意外,说不定她说没错,慢是慢点,跑五圈应该也没问题。
但他的乐观估计从大黑加入跑圈后就消失了。
只见大黑一下场,祝英台便神色惊恐,只要犬声一吠,她就几乎是抱头鼠窜地跑到他或梁山伯的身边,靠他们的身体做掩护离那狗远远的,可见怕狗怕成了什么样子。
那边姚华正一心指挥着大黑追赶掉队之人,祝英台又混在人群之中,没注意到她的异状,马文才见她一惊一乍连续摔了几脚,心中有些烦躁,就想上去跟姚华理论一番,看能不能不要用狗。
只是他脚步还没迈,校场上情况却突然变了。
原本还能不紧不慢跟在人群之中的梁山伯,却好像体力用尽一般慢了下来,渐渐落在了队伍的最后面。
每当祝英台要跑到大黑身边时,梁山伯便会落在最后,那大黑自然是向他扑去,于是“惊慌失措”的梁山伯便会渐渐将狗带离祝英台身边,而劫后余生一般的祝英台自然是趁机大步跑开有狗的地方,完全没注意到她为什么突然会“安全”了。
等祝英台离开了,梁山伯的脚步又会陡然加快,往前超上几位摆脱掉大黑,但是始终坠在队伍的最后,不停地重复被大黑追、受到刺激加快速度跑开,再被大黑追的过程。
如此几番后,姚华似乎也看出了什么,一声长哨把大黑叫到了他的身边,引得所有学生纷纷意外,但没有那恶犬扑人,他们却完全不敢因此大意,因为姚华要亲自下场更加可怕,一个个生怕姚华会亲自盯人,只能使出吃奶的劲儿跑,这一日跑圈的时间竟比平时用的更少一点。
半刻钟过去后,马文才见祝英台已经没有最先的惶恐了,实在不耐烦再兜圈子,脚下一个发力,第一个跑完五圈。
在他过后,傅歧等几个学子陆陆续续也跑完了五圈,开始在场边休息。
大黑一直没有下场,祝英台虽然跑的很慢,但居然不是最后一个跑完的,有个比祝英台还矮的瘦小学子最后一个跑完。
在梁山伯被咬之前,他一直是被狗咬的最多的,裤子都被咬下来几回,如今顺利跑完之后立刻往地上一摊,向着梁山伯投去了感激的目光。
可惜梁山伯没接受到他感激的目光,刚跑完的他正在被傅歧调侃。
“你还说你身子不弱,刚刚给大黑追的!啧啧啧,它每天吃的鸡还是你做的呢,真是白心疼它了。”
傅歧拍着梁山伯的肩膀,说着说着突然又高兴了起来:“它这么刚正不阿,一点都不徇私,随我!”
马文才恰巧从他们身边过,听到傅歧调侃梁山伯体力不行时忍不住一声冷哼,和他们擦肩而过。
“他哼我干嘛?”
傅歧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马文才刚刚是不是笑话我自吹自擂了?”
“没有,傅兄想多了。”
梁山伯好脾气的笑笑,看了马文才的背影一眼。
他应该没有发现吧?
毕竟姚参军将那狗唤回去的很快。
说起来,祝英台是为何得到了这位骑射先生的照顾呢?他居然会让她能跑几圈就跑几圈,后来又似乎是看出她怕狗,一直让大黑伏在他脚下不动,明显是为了照顾祝英台的样子。
不仅如此,祝英台明显是不好动的人,因为动物的毛发会让她全身红疹甚至咳嗽,也一直不肯上骑术课,甚至家中连骑装都没为她准备,今天穿的还是临时用马文才的劲装改小的。
那她为何独独要来上这骑射课?
梁山伯满心疑惑地向祝英台看去。
蓦地,看到祝英台望向姚华的视线,他的后背一僵。
他性子通达,与人的情绪变化最为敏感,否则也不会猜出祝英台会是女儿身,继而和她保持距离。
可现在他看到了什么?
即便是对着马文才这样的名门公子也应对自如的祝英台,居然会因为那姚参军低声询问了什么就红了满脸?
不仅仅如此,她抬头看向姚华的眼神,明明是充满了仰慕和喜爱的神采!
完全就是少女怀春一般?!
是姚华发现了什么,在勾引祝英台吗?
还是祝英台自己单方面生出了某种好感?
马文才像是护着自家妹妹,不,像是护着自家女儿一般护着祝英台,竟然没察觉出祝英台对这位骑射先生所生出的特殊好感吗?
他那种对于自己的防备和警惕呢?在这一刻通通失灵了吗?
梁山伯难以置信地向着马文才的方向张望,想看看他现在是什么表情。
站在祝英台身侧的马文才似乎毫无所觉,不但完全没有注意祝英台看向姚华的眼神,反倒和姚华说起话来。
马文才素来高傲,也极少服人,可和姚华说着说着,竟和祝英台一般,眼神中有了钦佩的神色。
看见马文才的神色,梁山伯心中的震惊也渐渐平静了下来,最终变成了认命的一叹。
他与祝英台结交便是攀附权贵,因为他出身太低又身无长物,无论怎么看,都像是另有图谋。
姚华虽不知什么出身,可明显也是养尊处优养大,礼仪做派和寻常庶人大为不同,能这把年纪当上参军,大抵阵中冲杀的本事也不弱。
祝家庄尚武,祝英台喜欢这样的少年英雄,若对方出身不低,马文才为何要从中阻扰?
看着马文才对祝英台的眼神毫无所觉的样子,他自己恐怕还未识情爱是什么东西,否则少年对心上人的情绪最是敏感,怎会视若不见?
罢罢罢,傅歧说的没错,什么事一碰上祝英台就会变得奇怪,他明明是心如止水之人,为何如今却频频自怨自艾,即便是出身不好,他以前也从未有过这样的情绪。
大概是身体跑累了,脑子就越发活跃,老是想一些有的没有的吧。
梁山伯为自己找了个借口,最后看了那三人一眼,朝着自己等会儿练骑射的五花马走去。
***
校场边,姚华让大黑到一边玩耍,笑着向祝英台和马文才走去。
“没想到你能跑完,你看起来这么柔弱。”
姚华看着面前的祝英台,夸奖道:“毅力不错,是可塑之才。”
祝英台刚刚跑的像是小命都要跑掉了,却坚持跑完了全程,鬼知道怎么跑下来的。
那时她只觉得再不跑完就要被狗吓死了,眼里只能盯着前方一直跑。
“哎,我怕狗,碰到牲畜的毛发还会发疹子,为了不被狗咬,只能拼了命跑啊。”
如今想想,能跑下来,还真跟狗有关系,就是这办法太残酷了。
“原来是这样。”
姚华了然地点了点头。
“那你下次跑圈的时候,我就不放大黑了。”
他辛苦点,自己下场盯人吧。
“真的?!”
祝英台高兴极了,连忙确认。
“当然。”
姚华的目光从祝英台纤细的骨架上扫过,笑得意味深长。
“对我来说,你是特殊的。”
完了完了完了……
她又被撩了!
祝英台心怦怦直跳,连耳根都红了。
见到祝英台和姚华在说些什么,马文才走了过去,好奇地问:“你们在说什么?”
“我在和姚先生说我怕狗,而且对动物毛发敏感,姚先生说以后我跑圈的时候就不放狗了。”
祝英台连忙言简意赅地解释。
“是吗?”
听到不用跟蠢狗一起跑步,马文才也松了口气,对他露出了微笑。
“姚参军倒是体贴,也免了祝英台被狗咬。”
“大黑不会随便咬人,我放狗也不是为了吓唬你们。”姚华怕他们误会,解释着:“人在惊惧之中时,会在一瞬间激起自身的潜力,完成许多原本做不到的事。而只有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里,才能获得信心。”
姚华看向面前摩拳擦掌准备去牵马的学子们。
作者有话要说:
“馆中许多学子其实很有天分,可他们有许多在读书上并不比别人出众,只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所以才来练骑射寻找其他出路。他们在读书时受到了打击,便不觉得自己能练好骑射,来了也态度敷衍,不过是混混日子。我只能用其他法子让他们看清自己。”
他平静地说着自己的意图。
“跑圈虽然枯燥,可人在奔跑时精神最为集中,也是最快提升体魄的办法。”
“原来如此。”
马文才有些意外。
“你教书倒是认真。”
会稽学馆并不重视骑射,或者说没条件重视骑射,之前招来的先生一直是来糊口的,什么本事都稀松寻常,别说傅歧看不过去,连他来上过一堂课都有揍人离开的冲动。
不说别的,之前那位骑射先生居然用玩具小弓来教导学生,只为了人人能射中靶心,充作自己教导上的“成绩”,岂不就是把人当傻子一般?
这参军来教书,居然是真的想要认真教学生些什么,就足够他意外了。
马文才性子高傲,可有一点和所有士族一样,他很尊师重道。
对于认真想要教导好学生,也有能力教导好学生的老师,马文才往往也会给予对方尊重。
在此之前,姚华在他的心目中不过是“欠钱的穷酸武夫”……
可从这一刻起,他开始对他改观。
小剧场:
祝英台:(内心挣扎)我告诫过自己在学馆绝不谈恋爱!绝对不早恋!
“当然。”
姚华的目光从祝英台纤细的骨架上扫过,笑得意味深长。
“对我来说,你是特殊的。”
祝英台:(已经疯了)呜呜呜呜我不要早恋,更不要师生恋!!!
第63章
任我驱驰
跑完圈休息过一会儿,便是骑术课。
骑射骑射,放一起好像是骑在马上射箭这么“高端”的本事,但实际上会稽学馆很长时间以来都是骑术一个师傅,射箭一个师傅,能兼通“骑射”的简直少的可怜。
一开始馆中即使请的是“代课老师”,也没奢望到请到能“骑射”的,只指望对方骑术和射箭都会就已经万幸。
姚华不是张扬的人,自然也不会满大街去喊自己会“骑射”,也就默认了这种教导骑射的想法,单日安排教导骑术,双日则是教导箭术。
今日恰巧是单日,大部分也都是冲着学教骑马来的,到了箭术课的时候,来的人更少。
毕竟马再怎么不普及,会骑马也算是个本事,到高门人家去求差事,会骑马至少能当个执马鞭的亲近之人,很多官员招收幕僚时也要求能骑马,至少传递消息不需要另外请人。
学馆里养着的大多是“果下马”,这种马高只有三尺,属于蜀马,可骑行在果树下行走,故称呼为“果下马”。
即便是果下马,在南方也很少见,会稽学馆会有这么多只也是偶然。
最初的十几匹种马,是刚刚建立五馆时朝中为了教导学生而赐下的,这么多年来这些马几乎没有病死的,繁衍生息之后,居然养了一群。
平时没有骑射课的时候,馆中也会拿这些果下马去驮货,这些马原本就是用来载物的,每一只都能载千余斤的重量,而且善于走山路。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马,其实才是馆中最大的资产。
但对于很多人来说,看到这种矮小到甚至可爱的果下马就有些嗤之以鼻了,比如傅歧和马文才这样骑过北地马的士人来说,这些连驴都算不上。
可大部分没有见过马的寒生,却对自己能骑马感到十分兴奋。
见其他学子或两人一骑、或三人一骑去分配那些果下马,马文才面露嘲讽的牵过了细雨送来的大宛良马象龙。
黑色的大宛马浑身都泛着一种如玉般莹润的光泽,长长的鬃毛被细致地编成一个个小辫子,以防止马鬃因风大被吹拂的散乱而影响骑手。
马上放着的马具也精美而华丽,为了和黑马相配,颜色多用金银,越发显得这匹名马神骏非凡。
正因为这马太过神骏,穿着锦衣脚踩皮靴的马文才站在一旁,倒显得有些黯然失色了。
“大黑!”
若说看到这马最高兴的是谁,定然是姚华无疑。
随着他的叫声,那大宛马仰头嘶鸣了起来,不远处也有一只猎犬在高兴地吠叫,一马一犬竟隔着半个校场你嘶我吠,叫了大半天,惹得站在旁边的马文才脸色铁青。
刚刚遛狗跑圈犹如菜市,现在马嘶狗吠像是进了兽栏,这骑射课上的毫无雅致可言,简直让人有掉头就走的冲动。
没一会儿,梁山伯借的五花马“似锦”也被惊雷送了过来,递到了梁山伯的手中。
似锦是匹母马,性子如马文才所言很是温顺,梁山伯壮着胆子摸了摸它的额头和脖子,见它没有对他露出防备的姿态,才松了口气。
傅歧也不知道是在哪个交好的士族那里借来了一匹青骢马,虽然不是什么神骏,但也比身高不过三尺的果下马好的多。
他见姚华在十分认真地和学子们讲解上马的要点,心中实在不耐,给了马文才一个眼色便翻身上马,自行策马跑起来了。
看到自家的狗狗傻乎乎蹲在校场那边,傅歧也学着姚华的样子打了个唿哨,大概是太想动了,那边的大黑居然狂奔了过来,乖乖地跟在青骢马的身后一路小跑。
傅歧得意给了那边的姚华一个眼色,却见他在帮着一个寒门学子上马,连头都没抬下,顿时觉得无趣,转身策马而去。
对于马文才、傅歧这样的学子来说,骑术的基础确实没有什么听的必要,马文才看了眼安安静静站在旁边的祝英台,想着她又不能骑马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当即抬步上前,黑马缀着流苏的金镂鞍一震,马文才便也翻身上了马,策马追上了前面的傅歧。
只剩下一干学子,还在跟自己的果下马较劲。
果下马虽然容易骑上去,可让它动却没那么容易,只要是马,驾驭起来都要求技巧,这一点和它高矮没有关系。
于是乎,许多学子眼红地看着已经在校场上小跑着遛马的马文才和傅歧,再看看胯下骑着的矮脚马,只觉得泄气极了,甚至都不愿意再骑。
“先生,我们苦苦练着骑这劳什子有什么用!真要打起仗来,哪里跑得过那些高门的名驹!”
一位寒门士子满脸屈辱地说:“他们学骑术用的都是真正的马,我们只能用这种比驴子好不了多少的东西,练得再好有什么用?!”
他这话一出,顿时附和声不断,一股戾气充斥其中。
“他们骑术这么好,来上什么骑射课,明明就是来看我们笑话的!”
“就是!那傅歧之前揍走了那么多先生,还说本事不及自己的不配当他的老师,可是我们也是要先生教授的,他赶走他们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我们愿意不愿意?我们都不介意先生本事如何,只要有人教就行了,他怎么能明白我们学骑射有多不容易?”
“姚参军,这果下马真的能练骑射吗?!”
想来这些学子在乙科已经对傅歧憋闷了许久,只不过摄于对方的武力和门第才敢怒不敢言,想想也是,傅歧本事高超,可他们都是初学的新人,还未入门就接二连三的看见先生被赶走,三年过去什么本事都学不到,全在换先生了,有谁能愿意?
可傅歧偏偏又不是用手段把别人挤走的,他本事太好惹得先生们自惭形秽自己纷纷请辞,就算学馆里想找傅歧麻烦也没理由发落。
姚华对傅歧并不太了解,他之前一直以为他是个家族已经败落的士族,所以才混到连饭都没的吃,连喂狗的花费都没有,又想着自己抢了他的饭碗怕他过不下去,才日日去送山鸡。
可听这些学子的口气,傅歧的门第似乎不低,而且在学生中名声也不小,人人都怕他却不敢惹他,所以才将怒气压抑到如此地步。
姚华性子直率,并不懂人和人之间的勾心斗角,行事单凭直觉和良心,听到这傅歧似乎是个唯恐天下不乱的性子,忍不住微微皱起了眉头。
他这眉头一皱,却让旁边一个人着急了。
梁山伯在馆中待了许久,自然明白这些学子都是些什么想法。
傅歧对乙科先生的刁难,是因为他对能当自己“老师”的人有自己的评判标准,而乙科的骑射先生向来能力不济,无法让他满意。但这些学生却不明白高门对“师道”的重视,只以为傅歧是恃强凌弱,故意不让他们安心上学。
这种怨气积累已久,但没有哪个骑射先生能坚持到数月真正将傅歧扳倒的。而这叫姚华的参军一看就不好惹,也是第一个没有一开始就被傅歧刁难,也没有在傅歧手下吃亏的先生,甚至还能使唤起傅歧的爱犬,所以学生们对他也起了某些期待。
人心复杂,有心不甘情不愿的,就有心思弯曲的,所以才借着果下马的缘由,在言语间有意无意地挑起姚参军的不满,想要借他的手收拾傅歧。
如果这姚参军是个心胸狭窄又眼里容不下沙子的,之后势必要和傅歧有所龃龉。傅歧性子暴烈,只要有所冲撞,越演越烈之下,不是姚参军又自行请辞,就是傅歧气恼再不踏入骑射课一步。
梁山伯向来不喜欢这种“挑拨老实人”的事情,哪怕姚华之后真能被挑拨是因为他气量狭小又蠢,这种蓄意挑起矛盾的心思也实在让人恶心。
他看了眼为首几个叫嚣的最厉害的,终于还是忍不住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