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47章

    此后幽州军全面龟缩,放弃两州之地,将大军集中到幽州城附近。

    而白虎营和玄武营,也纷纷投效朝廷,弃暗投明。

    而赵云等人也趁机收复檀州,将玄武营重新收回。

    如今朝廷在北境,可谓是占尽上风。

    赵云看向一直没开口的杨延西,主动询问道:“杨将军以为如何?”

    作为玄武营主将,杨延西的意见可以说是至关重要。

    后者微微皱眉道:“如今战事初歇,檀州也刚刚平定,民心不稳,此时开战是否有些操之过急?”

    收复城池可不单单是大军进驻,变幻城头旗帜的事,官员的任免,百姓的安抚都是需要考虑到的。

    尤其是平州巡抚马文英身死,如今新任巡抚还没到,平州的大小事项都要他们去考虑。

    “石勒在北境经营多年,与其有利益勾结者众多,北境的官员难以尽信。”

    宁飞雁也是颇为苦恼,伸手揉了揉眉心。

    北境的官员基本都和石勒有所勾结,这些人若是全部换掉,没有那么多合适的人选补充。

    若是不换,又担心一旦开战会后方起火。

    “我已与蓟州的赵武端将军联系过,他会给与帮助。”

    赵云突然开口道:“新任平州巡抚从蓟州选拔,连同一些基层官吏都会在近几日前来。”

    说着,他看向宁飞雁道:“敕封宁将军的正式圣旨,也会一同带来。”

    后者点点头,算是默认此事。

    以往北境三州的军务,包括地方将军的任免,完全由北境自己决定。

    而如今则不同,她平州将军的封号是正经的圣旨敕封。

    赵云继续道:“另外,蓟州军会分出一部分前来,帮助我们守城。”

    闻言,众人都是有些振奋。

    “太好了!”

    张镇江恶狠狠道:“这下可以没有后顾之忧了。”

    先前白虎营被屠杀殆尽,他也身负重伤险些死掉,这个仇必须要找石勒报。

    “如此一来,各州府能够维持正常运转,但官员的空缺还有许多。”

    杨延西轻声道:“还是要朝廷尽快派遣人才前来。”

    大乾以州划分地方,天下总共三十六州,其下设府或者郡。

    疆域人口满二十万的大城设府,不满二十万的则是设置郡,府和郡下面设县。

    北境三州总共三十六府,上百县城,对于官员的空缺是巨大的。

    “北境之事相信陛下早有决断。”

    赵云如此说道。

    ......

    幽州将军府。

    时隔几个月,石勒境界终于稳固,彻底出关。

    “外界情况如何?”

    徐征答道:“如今平州、檀州各府皆已落入朝廷之手,我们便只剩下幽州。”

    “早晚会回来的。”

    石勒不甚在意,眼前得失不过一时,还是要看最终的那场决战。

    “还没找到他?”

    他更关心的是另外一人。

    大皇子账内有一位白面书生,但不久前此人失踪了,还带走了大皇子的两万亲军。

    徐征摇头道:“都找遍了,毫无踪迹。”

    第168章

    石勒沉默不语,似乎心有忧虑。

    见状,徐征忍不住开口问道:“那人到底有何特殊之处,值得如此重视?”

    他内心好奇不已,不过带走了区区两万亲兵而已。

    就连朝廷如今驻扎在平州的大军都不放在眼中,为何偏偏重视此人?

    石勒看他一眼,“你能调动殿下的亲军吗?”

    徐征闻言沉默不语。

    “我只知道此人来历不俗,似乎与仙界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石勒轻声道:“具体跟脚,恐怕只有殿下清楚。”

    “所以殿下还有后手?”

    他禁不住皱眉。

    “不知。”

    石勒瞥了一眼外界天空,随即沉默不语。

    ......

    京城。

    文渊阁作为大学士的办公地点,内阁也因此而得名。

    “臣等参见陛下!”

    当秦天迈入文渊阁,以王通为首的内阁大臣恭迎跪地迎接。

    “内阁之中,不用行此大礼。”

    秦天摆摆手,示意众人起身,“朕今日来,是为了北境事宜。”

    “陛下是指赵云将军收复平檀二州?”

    王通若有所思。

    “不错,平檀二州光复,以赵云为首的诸多将领劳苦功高。”

    秦天点头,“关于功勋赏赐,内阁可有意见?”

    “若是论功行赏,以赵云将军的功勋当升任征北将军。”

    高览上前一步道:“但内阁的意见,是等幽州平定后一起封赏。”

    他继续问道:“勋爵方面呢?”

    闻言几位内阁大臣当即明白,陛下是想给赵云封爵。

    众人稍稍有些迟疑,大乾勋爵共分五等:公、侯、伯、子、男。

    其中伯子男三级较为常见,只要立下足够功勋便可获封。

    而侯爵之上,非军功不可封,且条件很是严苛。

    “按理来说以赵云将军的功勋,足以封侯。”

    迟疑片刻,高览继续开口道:“但大乾已有近百年,未曾有过侯爵诞生。”

    自先帝时候开始,逐渐用宗室亲王取代边关大将领兵,以至于上百年来武勋中没有产生新的侯爵。

    说到底就是皇帝不信任武勋,而开始重用亲族。

    但如今陛下的心意,他们有些不敢揣摩。

    “近百年没有封侯,不代表未来百年不会封。”

    秦天语气平静,“且宗室之人也未必都是贤才,大乾应当借此昭告天下,只要有功便能封侯。”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老皇帝重用宗室领兵,造成了皇帝与武勋集团的分裂。

    更是堵死了所有人武将的上升通道,让人觉得皇帝任人唯亲,不选贤才。

    如今秦天就是要将大乾拉回来,重新回到正轨。

    “唯有让全天下都亲眼见证,军功制度依旧存在,不论出身只要立下足够军功,皆可封侯。”

    他视线扫过众人,“这样一来,天下人才愿意继续为大乾效力。”

    还有一点他没有说明,但内阁几人都清楚。

    那就是如今大乾军队的战斗力太差,军纪也太差。

    虽不至于阵前哗变,但没人会真正效死,这一点也和上升通道被堵死有关。

    “那陛下认为,该给赵云将军封什么侯?”

    王通站出来开口询问,算是代表内阁表态,愿意给赵云封侯。

    第169章

    “暂定武城侯吧,此事不急。”

    秦天端起桌上茶水,饮了一口道:“若他能彻底平定幽州,朕也不吝啬一个镇国公。”

    闻言,众人脸色微变。

    镇国公,已经是大乾官员能够获封的极限,再往上便已经是封无可封。

    大乾立国以来,也唯有两次封国公的先例。

    一次是太祖爷平定天下后,于皇宫内建造云台,敕封三十六名开国将领。

    三十六勋爵,其中有九人获封国公。

    另外一次则是靖难之役,那位燕王篡位成功后,将亲信将领封为国公。

    “陛下,此事......”

    高览还想再劝,却被身旁的王通悄悄拽了拽袖子。

    二人对视一眼,他改口道:“此事可行,陛下圣明。”

    敲定此事后,秦天继续道:“北境空出来大量官职,需要京城进行任命,希望内阁不要扯前线将士的后腿。”

    闻言,高览等人皆是面色发苦。

    北境空出来的大小官职,何止是上百之数,哪怕是他们近几日不眠不休都难以补缺。

    此时的高览,都恨不得亲自前往北境收复幽州,也不愿意留在内阁。

    秦天笑道:“年关将至,早些将事情忙完,回家过个好年。”

    王通微微沉吟道:“如今朝廷空缺的人马皆已在递补名单上,但即便如此也远远不足。”

    “哦?”

    秦天闻言一挑眉,“朝廷之中空缺的人才如此之少?”

    按理来说,科举或者地方推荐的官员,都会在中央暂时搁置。

    等待地方有了空缺,才会外派出去任职。

    大乾已经数百年不曾有过大规模裁撤官员,为何如今还会人手不足?

    “陛下,先帝时期便已废除科考制度,如今中央官员也基本都是四十岁往上。”王通语气有些苦涩。

    闻言,秦天才恍然大悟。

    “倒是朕的疏漏,内阁择一时日,重开科举吧。”

    闻言,王通立马接话道:“新年的十五,是个好日子。”

    “王阁老似乎早有准备。”

    秦天看他一眼,笑道:“那便定十五。”

    随后,他继续道:“还有边关将士的待遇,以及战死士兵的补贴,这些都要酌情提升。”

    如今大乾军队战斗力不足,一来是待遇太差,二来是晋升无门。

    所以想要改变这一点,还需要双管齐下。

    一整天的时间他都待在内阁中,与几位阁老商谈具体事宜。

    直到夜幕深沉,他才意犹未尽地离去。

    “陛下当真是一代明君啊。”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高览忍不住感慨道。

    陛下今日所言,无一不是利于百姓的好政策,言辞恳切。

    “不过从前没听说过陛下有治政的才能。”

    另一位姓徐的阁老有些疑惑。

    早在陛下登基之前,从未展露过这方面的才能。

    登基之后却像换了个人,不仅处理政务得心应手,还能提出如此多的针对性政策。

    “许是位置不同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因此有感而发吧。”王通轻飘飘说了一句,旋即转身离去。

    好不容易结束,还不早点回家休息,想什么呢。

    ......

    皇陵之内。

    老皇帝一袭道袍,静静盘坐。

    掌印太监陈宏站在一旁,神色恭敬道:“奴才恭祝陛下突破仙人之境!”

    第170章

    “众多奴才中,就你会说话。”

    老皇帝一挥袖袍,不怒自威,“那就借你吉言,愿朕能一举筑基成功。”

    眼下他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期,只要在体内成功筑造道基,便正式踏入筑基期。

    从炼气到筑基,算是从无到有,从零到一的过程。

    这一步虽看似简单,却不知有多少修士七八十年才筑基成功。

    “那老奴便在此等候陛下出关。”

    陈宏走上前来,手中托盘递出。

    在托盘之上,摆放着一颗丹药以及碧蓝色的琉璃珠。

    琉璃珠不过橘子大小,内部光华流转,有蔚蓝色的能量在其中孕育。

    “为了这颗筑基丹,朕可是忍痛答应了仙师不少条件。”

    秦无道的目光落在丹药之上,喟然一叹道。

    陈宏立马宽慰道:“只要陛下成就筑基,让出去的一切都能重新收回来,大乾也有足够的实力与上界仙师谈判。”

    “只是想到那些死去的百姓,朕心甚痛,呜呼哀哉!”

    他面露痛苦之色,转而目光放在琉璃珠上。

    “以这颗沧海珠作为筑基奇物,只要成功突破,朕在筑基修士中也不算弱者。”

    他先将丹药送入口中,旋即又拿起琉璃珠。

    “大乾必将在朕的手中重现荣光,朕才是这座天下唯一的真神!”

    沧海珠悬空而起,蔚蓝色的能量自内部流转而出,朝着他笼罩而去。

    后者周身也浮现出蔚蓝色的灵力,与那沧海珠中的能量交相辉映。

    陈宏见状,默默后退几步守在四周。

    听闻有鸟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只待陛下出关的那一日,必将再度腾飞,也唯有陛下才能将大乾带到全新的高度。

    ......

    皇宫之中,长公主府。

    秦滢望着面前的棋盘,轻轻皱起眉头。

    在她对面是一袭道袍,头戴莲花冠的道姑,气质脱俗。

    而眉心一点朱砂,却又增添了几分妖媚之感。

    只是此刻,楚玉姝却有些心不在焉。

    秦滢玉手探出,轻轻落下一子,“国师似乎坐立不安?”

    白皙的柳眉微微蹙起,她冷声道:“陛下究竟在犹豫什么?”

    自打那日她入宫后,一连过去七八天时间,秦天却始终没有答复。

    “大约是有些担忧吧。”

    秦滢面色平静,执黑落下一子后,复又粘起白色棋子。

    “本座还能害他不成?”

    她声音愈发冷厉,语气很是不满。

    借助大乾龙气修行,本就是一举两得,到时秦天的境界也会突飞猛进。

    再者说,以她的姿色怎么都是秦天占了便宜,结果他还不愿意了?

    秦滢看她一眼,轻声道:“陛下对宗门总归是抱有极大敌意的。”

    言下之意,国师也是宗门出身,还是道门一脉领袖。

    楚玉姝沉默无语,片刻后才开口道:“我可以保证,未来不会与大乾为敌。”

    秦滢不言,只是专注于面前的棋局。

    她冷笑道:“难道还要我听他调遣,给大乾效力?”

    “陛下的意思是他不会逼迫国师,而国师也不应该逼迫他。”

    秦滢提子,将数颗黑子放回棋盒之内,方才继续道:“毕竟国事繁忙,借用龙气修行过于消耗时间。”

    闻言,楚玉姝面色变幻不定。

    这是故意逼迫她,除非答应为大乾效力,否则便不会让她借用龙气。

    “陛下此举未免有失气量。”

    秦滢手谈不停,面色淡然道:“我不过是传话,至于其他的不好多管。”

    她打量着这位大乾长公主,冷笑道:“你何时与他一条心了?”

    第171章

    “我二人本就是姐弟,自然齐心协力。”

    秦滢神情平静。

    “那位突破在即,他不会真以为能高枕无忧吧?”楚玉姝冷笑连连,“到那时,他还能坐得稳皇位?”

    “这个不劳国师担忧。”

    见她依旧平静,楚玉姝气不打一处来,恨不得拔剑将棋盘斩碎。

    突然,她转头望去,微微动容。

    只见一道极端霸道的气息,自皇陵内传出。

    这一刻,在道门望气术的观察下,大乾皇陵之内气运如龙。

    “突破筑基的波动,他要成了。”

    楚玉姝微微凝眉道。

    闻言,秦滢同样看向皇陵的方向,眼神微微凝固。

    “先帝已然闭关筑造道基,若是再拖下去只怕大乾要变天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